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建立社会主义企业利益共同体,既要体现党和国家的全局利益,又要体现企业和职工的局部利益;既要兼顾长远利益,又要考虑当前利益;是国家、地方、企业、职工等各方面利益的综合反映。如何建立这种利益共同体;除了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外,主要依靠企业的自身  相似文献   

2.
王瑶 《经济师》2003,(12):175-175
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 ,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所有制制度。企业文化体系应当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理想共同体”的结合模式。比较研究中外企业文化 ,批判地吸收我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一切有价值的成果 ,最终建设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企业发展要求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3.
加强“企业凝聚力工程”建设的措施张景焘所谓“企业凝聚力工程”,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用企业特有的道德观、价值观及其传统文化将职工凝聚成为一个整体,为实现企业近期的和长远的发展目标而共同奋斗.为了抓好“企业凝聚力工程”,我认为应从...  相似文献   

4.
凝聚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等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打造企业凝聚力是个系统而持续的工程,需要从利益共同体、企业文化、沟通机制、参与机制等方方面面进行网状设计、系统实施和持续优化。  相似文献   

5.
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国有企业,我认为突出的问题是要真正建立“四制”。 一、在企业内部真正建立起“我要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全体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迸发是企业活力的真正源泉。 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是与人的追求分不开的。人的追求与企业利益高度一致,就真正形成了职工与企业唇齿相依,命运与共的共同体。 受社会主义教育,现代人的追求为理想为事业是主流。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把人们的追求通过直接的强有力的纽带真正与企业的利益高度一致起来,从而真正在企业内部建立永不衰竭的我要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6.
智敏 《经济师》1998,(1):16-17
股份合作制: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智敏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都是公有制实现的具体形式,两者之间在控股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在两者之间都有这样一些作用。首先,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得到增强。实行股份合作制,形成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的共同体,企业的利益机制大大强...  相似文献   

7.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增强企业活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广北 《经济师》2006,(4):172-173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关键,是现代企业建设的必由之路。企业从自身生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出发,紧紧抓住“以人为本”的思想,找准市场定位,瞄准竞争焦点,打造市场品牌,促进企业发展,拥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而且这一巨大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企业中出现了职工敬业爱岗、企业形象上升的局面。从而不断提高了企业整体素质,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企业预期超短期化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缺乏长期利益的代表力量和缺乏使企业长期利益和职工短期消费利益相互制约的机制。因此,根治企业预期超短期化,应该釜低抽薪,设计和建立企业长期利益保障机制,从最根本的方面着手。这样,我们就必然不可回避理论和实践上的两道难道:一、谁是企业长期利益的代表者,企业长期利益属谁占有?二、由谁行使控制职能,如何建立企业长期利益的调节保障机制? 国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两权”分离后,企业只是“相  相似文献   

9.
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进而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职工收益,关键要在企业引进竞争机制。 一、尊重职工,发挥职工的主人翁精神,是搞好竞争机制的基础。 竞争是建立在调动和发挥职工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的基础上的,离开了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就无从谈起。深化改革后劳动关系由国家和职工的关系逐步变为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向市场化、契约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并没有改变。我们应当引导职工以主人翁态度从事劳动和工作,与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鼓励职工在“双增双节”、劳动竞赛、合理  相似文献   

10.
<正> 凝聚力是物质疑聚活动的力度。企业凝聚力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复合产物,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源泉、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一个企业凝聚力的大小,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存亡。凝聚力强的企业,职工士气高,干劲大,自觉性强,企业有活力,有实力,有竞争力;凝聚力差的企业犹如一盘散沙,职工情绪低落,人心涣散,企业难以形成合力。因此可以说,增强企业凝聚力是企业管理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企业和员工真正成为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时候,企业发展的目标和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才有可能很好的统一起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刘建民  董东灵 《经济师》2003,(6):287-287
随着我国加入WTO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对企业兴衰和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断提升。在 2 1世纪 ,如何使企业获得竞争的主动权 ,已引起企业界的广泛重视。致力塑造具有石油特色的企业文化 ,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已成为企业的共识。一、企业文化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有效途径企业凝聚力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表现为企业与职工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相互吸引、同舟共济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综合力。市场经济新形势下 ,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于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地位更为凸显。某种程度上,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前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而对职工群众和工会来说,最大最直接的影响是劳动关系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形成国家、企业、劳动者三方利益格局。工会作为劳动者的代表,已成为劳动关系的内在组成部分,它在代表职工利益,调节劳动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本文就加强企业工会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关发展思路,以此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相似文献   

14.
对现代企业理论影响较大的新古典经济学,把经济活动的参加者都当做“经济人”,每个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市场的调节下,实现社会的利益。企业重建和创新理论则指出,现有的企业单纯服从于所有者的利益,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企业成为单纯的创造货币的机器,忽视了企业应当承担的实现社会福利,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责任。那么终将走入一个死胡同。如靖江市钢瓶厂属于江苏民生集团公司下属厂,是一个与民政部门挂钩的乡镇企业,目前企业中有近3O0名残疾职工,我们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基本目标的同时,始终以保障职工利益,减轻社…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从建立国企利益共同体入手,创造性地提出按企业增值额分配模式合理分配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使国家实现税收,投资者(国家)实现投资收益,企业职工实现管理收益,增值额分配模式把企业目标内化于职工个人目标,营造了共同的价值观,从而能克服国企的各种弊病,使企业管理走向文化管理,实现国企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相似文献   

16.
企业内部分配,是指企业根据每个劳动者在集体劳动贡献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在企业内部进行的再分配。企业的内部分配,尤其是工资问题是改制企业最敏感的问题,因为它与职工(股东)切身利益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合理的工资分配机制,能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因此,建立合理的企业工资分配机制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目前,改制企业的工资改革,要在“市场决定工资,企业自主分配”的方针下,健全管理,尽快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仍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模糊工资”的问题。所谓模糊工资是指企业对职工工资收入的发放采用保密形式,如信用卡、工资卡、红包等。某个职工只知道自己当月的工资收入水平,可以对照本人以前月收入作纵向比较,  相似文献   

17.
陈捷 《经贸实践》2008,(8):19-19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传化越来越感受到支配和推动这个企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各类人才,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更是‘事业共同体”。为此,传化集团提出“事业以人为本,发展以人为先”的企业发展理念,始终把人的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把各类人才的发展作为经营企业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企业建立年金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炼周  刘跃新 《经济师》2009,(1):228-228
在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企业年金属于第二支柱,企业建立年金制度符合社会、企业和职工三方面的利益。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灵活设计年金方案,对年金实行专业化管理,通过市场化的投资运作以实现年金基金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9.
郭秉毅  贺维林 《经济师》1999,(10):101-10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作为党联系金融员工的“桥梁”与“纽带”的金融工会组织如何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进一步增强凝聚力,成为金融员工拥戴的“职工之家”,是我们金融企业工会组织面临的重大课题。结合中国金融工会1997年度命名的全国金融系统模范“职工之家”的农行平鲁支行工会工作实践,笔者略陈己见。一、加大深化力度,以健全民主制度、拓宽民主渠道、提高整体参与水平为深化民主管理的着眼点,把“职工之家”建成“主人之家”,发挥金融员工主人翁地位作用,确保金融业的健康发展首先,深化组织机…  相似文献   

20.
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细胞,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发展关系企业每一名职工的切实利益.企业党组织即是企业发展的政治核心,又是服务企业职工的重要保证.企业党组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切实做好服务职工的工作.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学习,加强党员培训,提高党员素质,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职工的工作体系,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企业的先进分子,从而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企业所有党员和职工作为一个整体,有共同的企业发展目标,作为党员,应该在工作责任、工作标准、自身要求、工作绩效上高于普通职工,切实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在企业各项工作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助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