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正>《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由中国银监会主管主办。杂志社坚持"服务全局、面向基层"的办刊宗旨,以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农村金融的方针政策、银监会的监管法规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成果为已任。她既是银监会的重要舆论工具和宣传窗口,也是全国农村金融领域各类金融机构舆论宣传、获取资讯、经验交流,信息共享的主要平台。她以信息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广泛性而深受广大农村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研究咨询机构的好评和认可。《金融监管研究》杂志是全国发行的金融专业学术类期刊,站在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前沿,刊发有关金融监管、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由中国银监会主管主办。杂志社坚持"服务全局、面向基层"的办刊宗旨,以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农村金融的方针政策、银监会的监管法规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成果为巳任。她既是银监会的重要舆论工具和宣传窗口,也是全国农村金融领域各类金融机构舆论宦传、获取资讯、经验交流,信息共享的主要平台。她以信息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广泛性而深受广大农村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研究咨询机构的好评和认可。《金融监管研究》杂志是全国发行的金融专业学术类期刊,站在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前沿,刊发有关金融监管、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由中国银监会主管主办。杂志社坚持"服务全局、面向基层"的办刊宗旨,以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农村金融的方针政策、银监会的监管法规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成果为已任。她既是银监会的重要舆论工具和宣传窗口,也是全国农村金融领域各类金融机构舆论宣传、获取资讯、经验交流,信息共享的主要平台。她以信息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广泛性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由中国银监会主管主办。杂志社坚持"服务全局、面向基层"的办刊宗旨,以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农村金融的方针政策、银监会的监管法规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成果为已任。她既是银监会的重要舆论工具和宣传窗口,也是全国农村金融领域各类金融机构舆论宣传、获取资讯、经验交流,信息共享的主要平台。她以信息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广泛性而深受广大农村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研究咨询机构的好评和认可。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由中国银监会主管主办。杂志社坚持"服务全局、面向基层"的办刊宗旨,以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农村金融的方针政策、银监会的监管法规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成果为已任。她既是银监会的重要舆论工具和宣传窗口,也是全国农村金融领域各类金融机构舆论宣传、获取资讯、经验交流,信息共享的主要平台。她以信息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广泛性而深受广大农村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研究咨询机构的好评和认可。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由中国银监会主管主办。杂志社坚持"服务全局、面向基层"的办刊宗旨,以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农村金融的方针政策、银监会的监管法规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成果为已任。她既是银监会的重要舆论工具和宣传窗口,也是全国农村金融领域各类金融机构舆论宣传、获取资讯、经验交流,信息共享的主要平台。她以信息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广泛性而深受广大农村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研究咨询机构的好评和认可。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整个金融改革发展最为薄弱的环节—农村金融,随着国务院办公厅最新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有望得到根本的改观。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意见》提出深化改革、发展普惠金融、引导加大涉农资金投放等一系列举措,对推进农村金融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1加强能力建设:存量改革增量培育《意见》明确提出,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分类推进金融机构改革,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和规  相似文献   

8.
银监会将今年9月定为"银行业金融知识宣传服务月",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宣传,组织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推动金融知识宣传的深入化、系统化和持续化为提高全社会对提升金融素质和加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的重视程度,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金融知识宣传教育的投入力度,银监会将今年9月定为"银行业金融知识宣传服务月",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宣传,组织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金融》是我人生的益友、写作的良师和进步的阶梯,她是一本深受基层农村金融机构干部员工喜爱的刊物,也是一本高度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的刊物。杂志要办得更有品牌效应、更有生命力,我认为应坚持开门办刊,进一步增强杂志的思想性、指导性、可读性,让农村金融机构愿订、大众读者爱看。一是选题要准。从重点工作中选,紧紧围绕银监会某个时期的工作重心确定选题;从难点问题中选,力求给基层金融工作者以启迪和借鉴;从热点问题中选,能回应大多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干部员工的关注关切;从亮点工作中选,反映涉农各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杂志是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主办的行业杂志。《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杂志是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系统唯一的全国性期刊。《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杂志向广大读者及时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农村经济、合作金融的方针、政策;探讨合作金融理论;报道关于农村信用社大力支持“三农”,加强经营管理,改进服务,努力增收节支的先进做法,介绍加强合作金融监管及合作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反映广大农村信合员工的良好精神风貌;传播相关法律及有关专业知识。《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杂志的读者对象:各级主管农村金融、合作金融的领导;各级…  相似文献   

11.
前言:2010年6月7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明确将金融作为推进改革的重要领域之一,希望金融能够发挥资源配置的重要基础性作用。7月19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今后将在金融机构设置、加强信贷支持、发展边境贸易等重点政策领域,改善服务,全力支援新疆。对此,本刊积极响应,记者亲赴新疆实地采访当地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工作,并组织相关稿件,对各地金融援疆的进展情况予以展示报道。  相似文献   

12.
<正>9月1日上午,2014年"金融知识进万家"银行业金融知识宣传服务月活动启动暨银行业金融知识读本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年一度的公益性金融知识宣传活动拉开帷幕。银监会副主席郭利根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银监会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刘元主持,教育部、财政部相关领导以及部分银行机构负责人和青少年代表等参加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快农村信用社向现代金融企业的转换步伐,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2009年12月,银监会印发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银监发[2009]107号文件,以下简称指引),要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3—5年内按照“梳理-规划-建设-提高”的路径,分类制定风险建设的中长期战略规划,逐步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提升核心竞争力。本期“焦点透视”多视角报道农村金融机构对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认识与实践。进一步探讨如何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银行监管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监管是合作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重要保障。建立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纪律严明的监管队伍是新时期合作金融监管工作的迫切要求。为提高合作金融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2005年11月17日至24日,中国银监会在京举办了首期合作金融高级监管人员培训班,正式启动了合作金融机构监管人员三年连续培训计划。在首期培训班上,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副主席李伟作了重要讲话;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围绕农村信用社的监管与风险监测评价体系、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银行业监管的最新发展和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等作了专题授课;世界银行、荷兰合作银行、蒙古农业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的专家分别讲授了合作金融的最新发展及国际金融监管的经验教训、农村金融的商业可持续发展、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环境和风险管理等课程,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为满足广大监管人员学习业务的需要,本刊将陆续刊载领导和专家的授课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2006年,随着全国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向纵深推进,作为全国合作金融系统惟一中央级期刊-《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杂志已伴您走过了16年发展历程。十六载风雨兼程,200期倾情奉献。《中国农村信用合作》忠实地记录了信合事业的成长、探索、发展和壮大,更会与您一起见证信合事业明天的灿烂辉煌。2006年,作为全国合作金融系统惟一权成期刊,我们将站在高端,跟踪前沿,把握焦点,当好宣传农村金融政策的喉舌,当好银监会指导全国信合工作的舆论工具,全方位展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丰硕成果,努  相似文献   

16.
农金速览     
银监会:加大对水利建设和粮食生产的信贷支持 日前,中国银监会专门印发《关于全面做好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以支持水利建设和粮食生产为重点,全面做好农村金融服务工作。《通知》强调加大抗旱救灾和春耕备耕资金投入,切实做好促进粮食生产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7.
农村金融是“三农”的重要支撑。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着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银监会和银行业金融机构责无旁贷。昨天,银监会制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银行业市场准入政策的重大突破,是农村金融改革的重大创新,标志着银监会在着力改善“三农”金融服务方面迈出了又一重大步伐。  相似文献   

18.
<正>农村金融的业务拓展以及服务机制优化,面临诸多法律掣肘,亟需国家通过加强农村金融立法,优化农村金融的法律环境,确保农村金融为"三农"发展提供全面、持久的金融支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长期服务于"三农"等经济薄弱环节和社会弱势群体,事实上承担着普惠金融服务的大部分责任。而业务成本高、政策限制多、经营风险大、金融监管严等严重影响了普惠金融作用的充分发挥,亟需国家加强农村金融立法,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机制,以为促进"三农"发展提供更有力、更全面、更持久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9.
身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乡下人”和金融人,笔者对农村金融服务一直比较关注。日前,笔者欣喜地在《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第15期上读到了以“全覆盖中考”为主题的一组文章。三篇文章以深度报道的形式.展现了银监会“三年实现中国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计划执行到一半之际.三家涉农金融机构在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实现县(市)及以下乡镇、行政村金融服务全覆盖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付出的艰苦努力和取得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0.
农村金融是“三农”的重要支撑。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着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银监会和银行业金融机构责无旁贷。昨天,银监会制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银行业市场准入政策的重大突破,是农村金融改革的重大创新,标志着银监会在着力改善“三农”金融服务方面迈出了又一重大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