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含义所谓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指企业或部门聘请外部审计人员来执行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人员由企业内部转向企业外部。内部审计外部化并不是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而只是内部审计主体的变化。一般而言,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与外部审计人员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二是企业不设内部审计机构,而是与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审计服务机构签约,由其提供职业内部审计服务。从理论上讲,第二种  相似文献   

2.
质量问题是任何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审计质量就是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事业的生命,这关系到内审事业的兴衰,更关系到铁路规范经营,持续发展的宏伟大业,因而抓好铁路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是铁路内部审计人员的一项重要而长久的工作任务。文章结合所在单位的审计工作经验,从规范审计作业程序角度来探讨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第一条为规范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工作,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推动内部审计的职业化发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是指由具备职业胜任能力的人员,以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同时参考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对组织的内部审计52作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第三条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目标是促进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遵循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4.
企业财务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对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监督检查,对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作出客观、公正评价的活动。财务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日常性、基础性、常规性工作,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为审计重点,以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行为为目的,强化会计基础工作,重点审查资金分配和管理的真实性、规范性,支出结构的合理性,揭露和制止资金损失浪费、隐瞒收入、虚列支出、  相似文献   

5.
审计监督是我国八大监督主体之一,在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都设置了内部审计监督机构,但是这些企业在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重点工作等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如审计机构设置、人员素质等。《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的出台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所存在的问题与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要求不相符,因此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改革势在必行,推动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6.
1当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1)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目前我国内审工作主要是依据《审计法》第二十九条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来进行工作的,没有形成内部审计自身相对独立的准则和工作规范。(2)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独立性是审计监督的基本特征,在审计机构的设置上应保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从目前一些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来看,内审部门被合并到其他部门的形式不少,但这种设置存在极大的弊端:不符合国际惯例,超脱性较差,审计监督很难做到独立性和客观性,审计机构在审计工作中易受企业行政领导个人意志的影响,不利于对…  相似文献   

7.
企业稽核制度设计赵在行企业稽核制度是单位会计机构内部设专人对会计核算工作和经济活动进行稽查、复核,以纠正错误、防止弊端、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加强会计监督的工作制度。它是单位会计机构的内部会计监督,不同于内部审计监督或外部会计监督。其基本特点:一是主体的...  相似文献   

8.
经济合同审计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依据国家有关经济合同法律、法规及单位内部合同管理的相关规定,运用规范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对单位及下属机构与外部企事业单位签订、履行经济合同的过程结果进行审计监督、检查、评价和咨询的活动。随着经济合同在市场经济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经济合同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内部控制审计、预算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基建工程审计一样,成为内部审计主要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9.
内部审计质量是指内部审计工作及其结果的优劣程度。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指由内部审计的业务管理机构或部门对内部审计的各种业务活动或行为进行有计划的监督、综合和协调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10.
吴晓媛 《时代金融》2014,(3):268-27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内部质量控制在企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突显,与此同时,作为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外部审计的工作同样不容忽视。内部质量控制与外部审计的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在协调经济利益矛盾、加强宏观调控与监督、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约束机制以及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者不能相互替代,更不能相互排斥。一个企业只有建立并完善内部质量控制系统,才能高质量高速度高水平的完成审计工作。因此,加强外部审计与内部质量控制之间的合作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提升企业治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外部审计和内部质量控制两个关键点入手,从区别和联系两个视角进行分析,并对解决的方法和合作的方式提出建议,使二者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协调合作的作用,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朱英梅 《理财》2011,(7):74-75
审计的独立性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自始至终不受外来或内在因素的干扰或影响。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是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和免除偏见的从事审计活动的先决条件,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也是内部审计机构的灵魂,表现在形式和实质上的独立。形式上的独立表现为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形式上的独立,不受企业内部其他机构的约束;实质上的独立表现为精神上的独立,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在精神上是独立的,在道德上是正直的,对有关审计事项的判断和决定不屈从于他人的意志,不受其他事项的干扰。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就要重视和加强企业  相似文献   

12.
我们要授予的是一份具有特殊意义的荣誉。这一荣誉,是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工作具有开创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指导、服务内部审计的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是指由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以内部审计准则为标准,对组织的内部审计活动进行检查,评价内部审计的管理和实施情况是否遵循准则,同时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内部审计机构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推动下,目前在北美地区,大约50%的企业或单位都已经开展了内部审计质量评估。  相似文献   

13.
一、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 1.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审计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以保证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审计工作全过程为对象,运用多种管理方法,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指企业从外部聘请专业审计人员执行审计工作,履行内部审计职能。内部审计外部化有两种具体形式:一种是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与外部审计师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内部审计工作,可称为部分外化;另一种是企业不设内部审计机构,而是由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机构提供职业内部审计服务,可称为完全外部化。从20世纪90年代起,内部审计外部化成为一种重要现象。据调查,迄今为止,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美国企业已占到20%以上,汽车、电子、航空、化工、信息等行业已超过50%。  相似文献   

15.
简讯     
国资委要求国有企业内部 建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日颁布并实施了《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应当依据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完备内部控制机制的要求,在董事会下设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企业审计委员会成员应当由熟悉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等方面专业知识并具备相应业务能力的董事组成,其中主任委员应当由外部董事担任。《办法》规定了企业审计委员会应当履行的主要职责:审议企业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监督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与财务信息披露;监督企业内部审计机构…  相似文献   

16.
审计的独立性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自始至终不受外来或内在因素的干扰或影响。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是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和免除偏见的从事审计活动的先决条件,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也是内部审计机构的灵魂,表现在形式和实质上的独立。形式上的独立表现为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形式上的独立,不受企业内部其他机构的约束;实质上的独立表现为精神上的独立,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在精神上是独立的,在道德上是正直的,对有关审计事项的判断和决定不屈从于他人的意志,不受其他事项的干扰。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就要重视和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们把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开展的审计审查归入内部审计的范畴,认为它不同于外部审计和国家审计。国家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在监督工会经费使用、指导工会审计工作时,也要求工会审计机构按照国家有关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开展审计活动。但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  相似文献   

18.
孙艳 《中国外资》2013,(2):164+166-164,166
<正>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当前审计监督体系中三大审计之一,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领导决策和民众监督的"眼睛"。因此,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对于规范企业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和实现经营目标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审计成果作为审计工作的最终结果,是审计过程中被审计单位有关业务活动信息、审计发现、结论以及审计意见和建议的真实体现,是为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和高层领导决策提供更多有价值依据的最有效途径。如果审计成果得不到利用或利用不充分,将直接影响着审计职能的发挥,减低审计工作价值,增大企业经营风险。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审计成果的共享和运  相似文献   

19.
盛燕兰 《财会学习》2020,(15):161-161,163
审计监督从行政监督中独立出来成为"八大监督"之一,标志着党和国家对审计监督的新认识、新定位。在新的形势下,内部审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企业健康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结合建筑施工企业内部项目审计工作,针对项目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浅谈审计工作质量优化的一些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审计工作底稿是联系审计证据和审计结论的桥梁。它可以为形成审计报告提供依据、说明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为评价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依据、证实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是否遵循内部审计准则,为以后的审计工作提供参考、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直接决定最终形成的审计报告的质量。因此,规范审计工作底稿,对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工作风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