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省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空间面板计量分析方法,考察中国省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动态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和地区效应。在此基础上,使用空间自相关固定效应模型,对1985~2006年中国省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演化上看,中国经济增长差异呈现先趋同后趋异再趋同的趋势,并表现出两俱乐部趋同;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存在条件收敛,且收敛速度先减缓后加速。从空间演化上看,经济集聚和省域差距相伴随出现,增长过程中区域外溢显著存在,促进了经济的趋同演化。  相似文献   

2.
熊灵  魏伟  杨勇 《经济学(季刊)》2012,(3):1037-1058
本文在新增长理论和空间经济学框架下,构建贸易开放与区域增长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1987—2009年间中国省际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省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层面的增长均存在空间相关性;控制空间相关性后,贸易开放对省域经济的增长效应为正,伴有空间收敛与发散双向效应,并因地区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差异而存在空间异质性;产业层面的空间效应体现了产业特征,与整体经济并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3.
中国省域经济脆弱性的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脆弱性影响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在脆弱性理论框架下对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经济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拓展了脆弱性研究的新视角。根据脆弱性理论中VSD评价模型,从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自然—资源—环境子系统中选取经济敏感性指标22个,经济适应性指标25个,运用熵值法、多级可拓评价方法、空间差异分析方法,对新世纪以来中国省域经济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和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省域经济脆弱性差异较大,西部地区省域经济脆弱性较高,经济脆弱性波动幅度大;省域经济脆弱性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省域经济脆弱性类型显著增加。(2)经济脆弱性的区域之间差异逐渐增大,区域内部差异是经济脆弱性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呈现区域不平衡突出且有加强的空间格局特征,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呈现区域不平衡性处于减弱的空间格局特征。(3)经济脆弱性空间结构演化趋势呈现波动性的变化特征,2011年后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离趋异加强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采用我国30个省份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数字经济对省域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省域碳排放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即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具有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数字经济对省域碳排放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此时“倒U型”结论仍然成立;数字经济对省域碳排放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其中我国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则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基于我国大陆30个省域1996—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其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并进行了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的技术效率水平一直呈下降趋势,而且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明显,省域的极差超过30%,八大综合经济区的极差超过20%。通过对各省域、八大综合经济区间以及八大综合经济区内进行β-收敛、σ-收敛的实证检验,发现技术效率不存在收敛性。研究认为,我国的区域差距存在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别从产业一体化、诸侯经济为特征的区域"均衡与非均衡增长"两种发展模式视角,以中国内地30个省域(西藏除外)2002-2007年中国地区42部门投入产出表为数据基础,构建多省域的产业网络模型,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技术上的K-cores网络解构方法,分析了我国省域产趋同演变及其空间格局与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区域产业一体化视野下存在着省域产业趋同演化的空间差异性,东部地区的长三角、京津唐经济圈,中部地区的长江中游经济圈和西部成渝经济区超越了早期的产业趋同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产业互补与错位发展,其他区域一体化演变效果表现并不突出;而强调本省域的局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诸侯经济发展模式,使得众多不临接省域在产业战略布局上,形成了与国家产业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效果相协调一致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4—2019年中国内地28个省域面板数据,构建三阶段DEA模型,测度各省域创新型产业集群投入产出效率,运用变异系数和静态面板模型分别检验其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进而揭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四大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投入产出效率的动态演进趋势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2014—2019年全国创新型产业集群投入产出效率由0.62提高至0.72,更多省域向高效率演进,到2019年,35.7%的省域达到生产效率前沿;中国创新型产业集群投入产出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部>中部(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东北和西部的发展格局,较低的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分别是制约东北和西部地区效率提升的主因;样本考察期内,全国整体、东部和中部创新型产业集群投入产出效率存在σ收敛,全国整体及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而中部仅存在条件β收敛,且不同区域条件β收敛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据此,针对提升不同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投入产出效率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现有财政支出收敛理论和经济增长空间收敛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公共卫生服务动态空间收敛理论模型,并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收敛模型对1997-2006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公共卫生服务收敛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地区间公共卫生服务并不存在绝对收敛,但是存在条件收敛,差距有所缩小。财政收入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增加分别从供给、需求和收入效应的角度提高了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水平。但是,地区间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存在显著的空间负效应,降低了地区间公共卫生服务收敛速度,省级政府间未形成趋好竞争,反倒形成了逐底竞争。  相似文献   

9.
彭志敏  吴群琪 《技术经济》2017,36(12):63-71
利用2006—2015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的相关指标数据,运用耦合协调理论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结合ArcGIS10.2软件和GeoDa0.95软件,分析了中国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态势及其区域差异和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中国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的发展并不平衡,两者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偏低;中国四大经济区域的两业融合发展水平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的空间分异特征;中国省域两业融合态势呈现出东高西低的"三级阶梯"空间分类特征;中国省域两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向集聚性,且呈逐年提升态势;中国各省域两业融合发展水平呈现出非均衡化发展态势,两级集聚现象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区域聚集非均衡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涛  赵会玉  杜苗苗 《经济学》2008,(1):565-586
本文运用空间统计学Moran I指数法和β-收敛模型分析了中国31个省级区域和八大区域的FDI聚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省域FDI增长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在地理空间上存在集聚现象,区域经济增长在时空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效应;(2)空间相关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国内贸易及外资等经济活动频繁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31个省域区际吸引外资的空间不均衡,空间集聚使得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地理区位(距离)产生的空间成本降低,但地理特征将深刻作用于区域经济增长空间集聚的中心和外围关系;(3)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重要,但它却不能轻易改变经济地理的规则,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在地理空间上的非均衡集聚导致了迥然不同的区域引资格局。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空间统计学MoranI指数法和β-收敛模型分析了中国31个省级区域和八大区域的FDI聚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省域FDI增长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在地理空间上存在集聚现象,区域经济增长在时空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效应;(2)空间相关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国内贸易及外资等经济活动频繁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31个省域区际吸引外资的空间不均衡,空间集聚使得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地理区位(距离)产生的空间成本降低,但地理特征将深刻作用于区域经济增长空间集聚的中心和外围关系;(3)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重要,但它却不能轻易改变经济地理的规则,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在地理空间上的非均衡集聚导致了迥然不同的区域引资格局。  相似文献   

12.
基于空间分析的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ESDA全局和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利用我国2007年省域旅游经济数据,对我国省域旅游经济总体和局域空间差异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1)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中分布,较大的空间正相关特性表明了我国省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存在;(2)我国省域旅游经济的空间关联模式可分为扩散效应区(H-H)、极化效应区(H-L)、过渡区(L-H)和低速增长区(L-L)四种类型;(3)我国旅游经济和旅游资源禀赋呈正相关关系,但旅游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依赖于旅游资源禀赋。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煤炭生产—消费的地区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培宏 《经济地理》2012,(8):97-101
利用1991—2009年中国30个省市的煤炭消费及原煤生产数据建立Panel-Data模型,分析各地区煤炭消费的地区性差异影响,并将30个省域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比较了三大区域煤炭消费的地区性差异。结果表明,河北(与北京和天津)与江苏(与上海)的煤炭消费最强,东部地区的煤炭消费远高于中西部地区。研究认为,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摆脱对煤炭的高度依赖,有必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同时中西部地区也要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原煤开采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告别资源依赖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空间收敛视角下中国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收敛模型对中国大陆30个省区2006—2016年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空间差异的演进特征进行定量刻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启示。结果表明:(1)无论是全国层面、区域层面,还是省域层面,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在研究期内总体上都呈上升趋势;(2)除东北地区外,全国层面和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空间差异表现出σ收敛特征,σ系数在考察期内都呈波动下降趋势,区域间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总体差异逐渐缩小。同时,全国层面和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地区分布还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东北地区存在绝对β收敛,但不存在条件β收敛;(3)土地资源禀赋、人口规模、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主要因素,但不同变量对不同区域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空间收敛过程的影响程度并不一致;(4)应该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作为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重要参照,通过规划约束、市场引导等抑制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无序扩张。同时探索城市存量土地资源价值核算理论和方法,指导城市用地结构调整及新增建设用地空间配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字经济理论内涵,构建中国省际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加权法进行测度,并借助探索性空间分析法、时空跃迁法、空间杜宾模型对中国2011—2020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及收敛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且区域差异显著,呈东部地区高、中西部地区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数字经济整体上存在空间外溢效应和空间格局锁定特征,较难实现跃迁;全国及区域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存在α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空间因素可加速其收敛,收敛速度呈东部、西部、中部地区依次减弱。  相似文献   

16.
《技术经济》2015,(12):83-92
在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的理论框架下,构建并推导了半参数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环境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如下:化石能源消费碳足迹较大的区块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且局部区域的化石能源消费碳足迹呈减小趋势;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环境影响存在时间滞后效应和空间滞后效应,其中时间滞后效应为0.8850、空间滞后(溢出)效应为0.6517,两者的贡献差距达15.18%;东、中和西部地区的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环境影响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效应。  相似文献   

17.
柳思维  杜蓉  周洪洋 《经济地理》2019,39(12):168-177
基于2007—2016年中国省域的年度数据,采用全局Moran指数和局部Moran指数分析我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空间相关性,建立空间杜宾模型研究金融发展、人力资本投入对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促进作用明显,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可以显著带动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且二者对相邻地区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存在正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蒲勇健  魏亚敏 《技术经济》2013,(4):104-109,129
研究了金融开放背景下我国省域金融成熟度的空间相关性和区域收敛性。基于金融成熟度综合指标体系,全面衡量了2001—2010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金融产业发展水平,并利用Moran's I从全局及局域层面揭示了各省金融成熟度的空间关联性。在此基础上,选择标准β收敛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β收敛进行分阶段探索。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成熟度在金融开放过渡阶段呈显著的β收敛特征、地区差异在减小,而在全面开放阶段呈显著的发散特征、地区差异在增大;金融开放加大了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79—2014年我国大陆31个省份的统计数据,从固定资产投资、资本形成额、银行贷款资金及外商直接投资(FDI)四个方面,借助GIS的空间分析模块,系统分析了我国省域不同资本的时空演化过程,然后,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揭示了东中西三大不同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1)各区域资本规模持续增大,不同板块间的差距显著,东部地区占据主导地位,其次为中西部地区;(2)各省域资本空间分异明显,高值区域即资本活跃区集中于山东等沿海省份,较高值区域以中东部省份为主,中值区域呈零星分布,低值区域以西藏等省份为主;(3)相邻省域表现较弱的空间集聚特征,演化格局较稳定,热点区逐步由东部向中部地区延伸,冷点区(西藏、青海等省份)变动不大;(4)东部地区各资本与区域经济水平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中西部因资本形成额和固定资产投资的不显著,未能形成稳定关系,且银行贷款资金的贡献较大,其他资本的作用存在区别。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数字经济理论内涵构建中国省际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测度,并采用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揭示数字经济发展的分布动态、区域差异及来源,利用变异系数和空间计量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发展的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研究发现:2011—2018年,中国区域数字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稳步提升;4大板块数字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空间分布呈非均衡性和渐进演进态势,空间集聚特征明显;除东北部外,全国和其他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趋势,且发展水平较低的西部和东北部具有较高的收敛速度;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存在趋同,但收敛速度不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