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重庆市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发展的动态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分析重庆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并利用重庆市1978年—2007年商贸流通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协整分析,确定商贸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长期与短期互相促进的均衡关系,最后对加快发展重庆市商贸流通业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构建了长江上游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利用2005~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及演进趋势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地区商贸流通业总体发展趋势向好,但地区间非均衡性特征明显。下一步,各省市要完善跨省市商贸流通业合作机制,加强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域商贸流通网络,从而带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长沙如何全力打造商贸流通业升级版,大力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长沙商贸流通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但在政府组织保障、商贸流通业态、商网规划布局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推进商贸流通业供给侧改革形势下,应从发挥政府职能、创新运作模式、实施"互联网+"等方面打造升级版的商贸流通业。  相似文献   

4.
商贸流通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县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县级商贸统计,扩大规模,做大做强县级商贸流通业是当前发展趋势,更是反映商贸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后中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国际商贸企业集团的进入不仅打破了现有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格局,给我国的商贸流通业带来空前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为国内商贸企业带来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学习机遇。本文首先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商贸流通业的作用和地位,以南京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为例,对商贸流通业的现状和外资商业企业进入南京后的市场效应进行评估,最后对南京商贸业如何应对国际市场竞争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小城市商贸流通业产业安全概念,分析产业安全视域中小城市商贸流通业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发展环境变迁,以此为基础明确中小城市商贸流通业规划指导思想、规划目标和重点发展任务,并提出促进产业安全视阈中小城市商贸流通业规划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4):F0004-F0004
为了响应《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号召,进一步发挥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先导作用,推动珠三角商贸流通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后中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国际商贸企业集团的进入不仅打破了现有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格局,给我国的商贸流通业带来空前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为国内商贸企业带来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学习机遇。本文首先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商贸流通业的作用和地位,以南京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为例,对商贸流通业的现状和外资商业企业进入南京后的市场效应进行评估,最后对南京商贸业如何应对国际市场竞争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讲的主题是中国商贸流通业的科学发展问题.刚刚召开的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理论上的重大贡献是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新修改的党章中,科学发展观对各个产业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2012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流通业发展的39号文件,首次指出流通产业已经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产业,根据党的十八精神和国务院的文件,结合当前我国流通业发展的实际,我对今后商贸流通产业科学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展开.  相似文献   

10.
构建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城乡双向流动商贸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建立和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已成为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我国城乡商贸网络布局不合理、现代物流配套服务差距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服务落后等现实,应通过在农村发展多层次的商贸流通服务网络、整合和推广信息技术服务、发展现代物流服务模式、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和提升服务水平等,构建城乡双向流动的商贸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基于基尼系数分解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agum(1997)提出的分解方法,计算了我国东、中、西部及三地之间的基尼系数和贡献度。计算结果表明,我国的地区收入差距表现为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其中又以东西和东中之间的差距为主,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自1990年以后有扩大的趋势,地区间的基尼系数贡献度占地区总基尼系数的比重已经达到80%;东部地区内部的收入差距要大于中、西部地区内部的差距,但东部各省之间的差距有缩小趋势,而西部各省的差距正在不断扩大,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技术差距、技术溢出与后发地区技术收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拓展的Verspagen技术赶超模型分析技术差距、技术溢出效应与技术赶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技术差距和溢出效应都取决于后发地区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等技术吸收能力;后发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的技术差距要适当合理,过大或过小的技术差距都不利于后发地区充分地利用发达地区的技术溢出效应从而实现技术收敛;对后发地区来说,通过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育提升自己的技术吸收能力可以实现技术收敛和经济收敛。其政策含义十分明显,后发国家要实现技术收敛需要培育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13.
1992—2011年间,我国区域内的差距是扩大的,而区域间的差距是缩小的,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呈收敛趋势。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因素:技术效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政府干预的制度环境,然后是资本投入。而人力资本的影响又超过了物质资本。  相似文献   

14.
东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西部地区,传统的以国有经济为主的单一所有制结构并无实质性的改变,民营经济发展程度很低,这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东西部差距的一个关键因素.西部地区唯有从思想认识、基础设施、政策环境、市场体系、人力资源等几方面下工夫,才能促进民营经济在西部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  相似文献   

15.
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缺乏显著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成为2000年后区际技术差距持续扩大以及近年部分地区过早去工业化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利用2001~2017年全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研究证实,各地区技术水平与工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中西部在2005~2014年承接了较大规模产业转移,而区际技术差距却持续扩大,技术溢出效应显著为负。在相对偏低的技术水平条件下,中西部地区在十余年的产业承接中主要依赖于廉价的要素成本优势,其自主创新能力、创新资源积累已不足以抵御本地消费升级、要素成本上升与国际需求疲软等负面因素的叠加影响。最终,技术差距、商品及服务净输出赤字的扩大至少加快了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去工业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考察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影响,不同财政支出项目的影响方向不同,且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中国三大地区存在差异性。因此,研究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能仅就全国范围进行考察,还需分区域进行。本文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一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与区域协调发展是促进社会结构更为合理、社会生活更加和谐的重要机制之一。但统计数据及相关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在社会资源和收入分配、适应与发展能力及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如果任由这种差距继续扩大,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公平、稳定与和谐。运用“累积性因果关系理论”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差距严重,并且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如何缩小区域差距,并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是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80—2007年的数据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地区差异进行测度,结果显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总体差异以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内部的差异在缩小;但与此同时,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间的绝对差距却是在不断扩大,物流业发展呈现"俱乐部趋同"现象。对物流业发展的β收敛性检验表明,物流业发展整体差异和三大地区之间物流发展差异在1996年以前呈现发散态势,而1996年以后呈现收敛状态;三大地区内部物流业发展差异呈现收敛特征。  相似文献   

19.
所有制结构变迁是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利用1995-2008年30个地区的数据进行面板协整检验表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协整关系,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分别与城乡收入差距也存在协整关系;国有经济、公有制经济能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而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则扩大城乡收入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采用动态面板方法,利用我国2003-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财政分权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财政分权对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区域间有所差异.财政分权对缩小东中部地区城乡差距的作用程度相当,对缩小西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作用略小.在全国范围内,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农村地区人力资本越高,越容易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