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IPv6自1995年被IETF首次提出后,在全球范围内一直受到普遍关注。尤其随着IPv6协议的各项技术和商用实验网构架的逐渐成熟,进行大范围全面推进IPv6的商业化部署成为IPv6发展的又一个重点。如何在各地区成功部署IPv6?如何成功推动IPv6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尤其是对于中国而言,如何推动中国IPv6商业化进程并推动中国信息产业的整体发展?带着这些思考,全球和中国通信产业的各路精英将聚首北京“2003全球IPv6高峰论坛”,在会上将分别就IPv6产品与服务、移动IPv6、 IPv6研发、各国各地区IPv6项目及活动、商业IPv6网络部署以及面向下一代P电信网解决方案进行阐述。当前全球与中国网络通信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基于IPv6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下一代网络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也使得“2003全球IPv6高峰论坛”的召开更加意义非凡。基于IPv6产业化对于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本刊记者日前分别对国际电信联盟(ITU)电信标准局局长赵厚麟、全球IPv6论坛主席Ladif Ladid以及我国较早倡导和呼吁发展IPv6的北京英纳特网络研究所所长刘东等几位IPv6方面的权威人士进行了采访,就IPv6产业化进程与今后的发展、标准的制订以及在推动信息化方面的作用等问题与各位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到的普遍共识是,IPv6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广泛部署,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现在的通信环境,为电信运营商带来更多商机。  相似文献   

2.
IPv6目前在全球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亚洲,由于缺少地址等原因,对待IPv6的态度比欧美积极,其中最积极的是日本和韩国。日本政府把IPv6技术的确立、普及与国际贡献作为政府的基本政策,把现有网络推进过渡到IPv6网络作为“超高速网络建设和竞争政策”的具体目标,明确设定在2005年完成互联网向IPv6的过渡。目前日本在IPv6的研发与应用方面走在世界  相似文献   

3.
庄耀理 《当代通信》2004,(10):47-48
“中国需要IPv6更需要中国。中国的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正是IPv6发展所必须的。”2004年4月13日,在授予天地互连公司总裁刘东“2004 IPv6互联网先锋”殊荣的颁奖仪式上,全球IPv6论坛主席Latif LADLD先生如是说。  相似文献   

4.
贺钟红 《当代通信》2004,(10):56-57
虽说日本率先将IPv6应用推向家庭,推出了在线游戏.视频点播.网络化家用电器以及智能家居等家庭应用.中国仍有许多机会在该领域实现创新。一些用于企业网络的IPv6应用.如工作组协作和多媒体会议等.正处于发展的襁褓阶段。这是一片有待开发的沃土。  相似文献   

5.
目前,作为全球通信新技术和应用的主要市场,中国IPv6的发展正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作为下一代网络的基础核心协议,IPv6已经成为各国抢夺下一代网络话语权的焦点。在我国,尽早实施以IPv6为基础核心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战略和建立高起点、开放性的大规模IPv6实验平台已经迫在眉睫,以IPv6为核心技术的下一代网络以及应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使读者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IPv6技术及其应用,了解IPv6在产业界的最新进展以及全球IPv6发展与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快IPv6在我国的商业应用,探讨运营商未来基于IPv6的成熟商业模式,我们将从本期开始开设'IPv6视野”栏目,由北京英纳特网络研究所所长刘东从网络、产业标准、应用、产业合作、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全面系统介绍IPv6的发展状况。作为中国第一家互联网产业研究与技术开发的专业机构——北京英纳特网络研究所的所长和BII集团公司总裁,刘东曾参与政府制订IT政策提案,担任国际互联网域名与地址管理机构(ICANN)的中国政府代表顾问等职务现致力于下一代网络——中国第一个商用IPv6实验网的建设运营。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战略项目——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的启动.我国IPv6商用化进程进入了实质性发展阶段。尤其是在近期.IPV6在国内更是日益升温。作为中国IPv6产业最重要的推广活动.“全球IPv6高峰论坛“已经连续三年在中国举办。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在IPv6产业上具有巨大潜力.这一点从今年高峰论坛“中国IPv6引擎“的主题中也可窥一斑。鉴于IPv6发展及部署的战略性.本刊记特意采访了全球互联网之父Vint Cerf及全球IPv6论坛主席Ladif Ladid两位IPv6方面国际权威人士,听取他们描述了各自眼中的IPv6发展趋势及前景以及对于“中国IPv6引擎“的理解与诠释。  相似文献   

7.
庄耀理 《当代通信》2003,(23):45-46
现在的因特网是在IPv4协议的基础上运行的,它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信息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然而随着网络规模的持续膨胀和新型网络需求的不断增长。目前的因特网在可扩展性、IP地址空间.安全、服务质量控制、移动性、运行管理和盈利模式等诸多方面面临着挑战,尤其是IP地址空间匮乏、可扩展性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因特网的发展。需要探索新的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IPv6通过采用128位的地址空间替代IPv4的32位地址空间来扩充因特网的地址容量,使得IP地址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不再成为限制网络规  相似文献   

8.
刘东 《中国电信业》2003,(11):54-57
全球IPv6产业重新布局 2003年2月,美国白宫发布网络安全计划,商务部将负责推动下一代网络协议标准(IPv6)的研发,美国国防部  相似文献   

9.
日前,IPv6权威组织——全球IPv6论坛正在实施一项名为“IPv6Ready”的认证计划,用以推动IPv6技术在全球的进一步普及与发展。众所周知,对于运营商而言,选择设备的重要标准就是考虑设备是否成熟、可靠以及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性。更重要的,IPv6所涉及的产品层面及种类将非常广泛和众多,以IPv6为基础协议的下一代网络将成为国家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从基础设施、行业监管、服务与应用、媒体与内容设备制造等各个层面形成新的巨大产业,并带动国民经济,从基础教育、科研、医疗、能源、交通、国防、金融、环保、工业到家电产业等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毫无疑问,  相似文献   

10.
《当代通信》2004,(19):42-43
从国家高度来说,建IPv6网络具有战略意义。2003年,CNGI项目全面启动,全国牵头并投入专项支持资金,明确提出必须采用IPv6技术建立下一代互联网网络,2005年我国将建成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大规模IPv6网络,届时将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IPv6网络的基础设施,截至2005年,中国政府的预算是14亿人民币,其中的6亿元人民币用来购买IPv6网络设备。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业界对于下一代网络、下一代互联网、3G 等的关注日益升温,IPv6的受重视程度也逐步提升,而且其商用化进程也得以进一步推进。在这一发展形势下,一年一度全球 IPv6行业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内容最丰富的 IPv6盛会——第四届”全球 IPv6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今年峰会主题为“CNGI 和 IPv6:无限创新,中国实现“。在大会召开前夕,本刊高级顾问、此次大会特邀嘉宾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局局长赵厚麟接受邀请并撰文,就中国及国际电联在 IPv6发展中应扮演的角色及发挥的作用进行全新阐述。  相似文献   

12.
“第三届全球IPv6高峰论坛2004”于2004年4月12—14日在京召开,与会人员超过3000人、论坛演讲场次超过100场。它不仅规模宏大,而且聚集了全球IPv6的顶级精英人物,并举行了“精英论坛”。这次会议将对我国IPv6网络建设起巨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IPv6除了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它问题,例如端到端IP连接、服务质量(QoS)、安全性、多播、移动性、即插即用等。基于如此优越的技术优势,IPv6将成为未来数据通信领域内的主流发展趋势。而且IPV6技术的发展一直就是与下一代网络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虽然国际上对下一代网络尚未统一定义,但向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开放的体系架构、支持各种综合业务、可持续发展的下一代网络的演进和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而且IPv6将成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信业》2003,(9):60-62
从2002年开始,我国主要电信运营商相继启动IPv6实验网络项目。2003年中,大规模下一代互联网示范项目全面启动,国家牵头并投入专项支持资金,明确提出必须采用IPv6技术建立下一代互联网络,并实现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的高速连接。这一大规模下一代互联网项目对于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标志着国家对以IPv6为基础核心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的支持到了一个实质性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日本:IPv6发展步入新阶段最近美国一份标题为“IPv6:为商业开放?关于IPv6技术定位和在企业部门部署的评述”的白皮书譬告说,大多数企业在考虑IPv6方面都滞后了,并作出这样的结论:企业必须马上制订计划配置IPv6性能的基础设施。然而单纯的  相似文献   

16.
服务、应用方面的不断丰富带来了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也因而导致了现有IP协议日益捉襟见肘,引发了对下一代IP网络协议的研究,而在下一代IP协议中,IPv6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被认为是IPv64的“接班人”。业内形成的普遍共识是,IPv6尤其适合目前及未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而显万其适合中国互联网网业的发展,如果说地址枯竭、QoS是安全性不高等从目前来看还算是“远渴”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就应该给予IPv6这一“近水”更多的关注,否则要等到“临渴掘进”就为时已晚。  相似文献   

17.
下一代互联网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由于IPv6所拥有的巨大地址空间、即插即用易于配置、对移动性的内在支持,IPv6非常适合用于终端数量大的超大规模网络环境。随着IPv6终端的普及,人们将进入一个网络无所不在,智能无处不及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杨帆 《当代通信》2004,(10):42-43
IPv6对IPv4作了大量的改进,包括路由和网络自动配置等。IPv6采用了长度为128位的IP地址,彻底解决了IPv4地址不足的难题。IPv6还为点对点通讯设计了一种具有分级结构的地址,网络前缀可以分成多个层次的网络,这大大降低了路由的寻路和存储开销,同时,IPv6采用固定长度的基本报头,简化了路由的操作,降低了路由器处理分组的开销。在基本报头之后还可以附加不同类型的扩展报头,为定义可选项以及新功能提供了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广小明 《当代通信》2006,13(14):15-17
随着国家CNGI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在国内以IPv6为核心的下一代互联网络已经逐步从学术研究阶段迈向运营实施部署阶既而且在网络融合以及业务融合发展的趋势之下,围绕IPv6构建下一代互联网络已经是当前阶段的主要任务。但是对于网络建设和业务研发而言,围绕IPv6技术中引入的新特性,诸如移动特性、安全特性等,探讨如何与业务相结合,并且作为业务引擎为更高层的应用服务,将成为IPv6技术未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思科领跑IPv6     
《中国电信业》2002,(5):41-41
为突显思科系统公司在其全面的平台产品上提供更多符合标准的IPv6服务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2001年2月3日于日本举行的IPv6论坛上,思科系统公司首次展示了将要推出的IPv6最新功能,其中包括对于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路由协议的支持(用于大规模的部署)和思科12000系列互联网路由器上的硬件加速IPv6转发功能.在此次会上思科系统公司还宣布了在思科IOS软件中推出第二阶段的IPv6功能.这些可以在业界范围最为广泛的平台上运行的功能以思科在2001年5月推出的业界第一个IPv6解决方案为基础.思科推出的第二阶段IPv6功能将把IPv6与现有的基于IPv4的互联网进一步整合到一起,这对于新兴的IPv6市场和应用(例如移动数据、家庭接入和运营商基础设施)来说至关重要.另外,思科的IPv6第二阶段解决方案还可以提供针对IPv6的全面的安全支持、可扩展的路由、管理服务和分布式交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