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福建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效、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福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正在逐步成为农民进入市场的一种有效载体和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据统计,至2004年底全省农村共有各类农民合作组织5060个,直接加入合作组织的会员达26万多户,即在全省680万农户中,加入各种合作组织的已占到3.8%;带动周边农户43万个,占全省总农户数的6.7%。合作组织拥有各类固定资产30.6亿元,年销售收入超过210万元。农户因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增收额达4616.7万元,平均每个成员增收201元,收入增幅比没有入会的农户高出5.4%。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因地制宜,勇于创新,加快推进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截至5月底,全市已成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023个,入社农户39.3万户,工商注册登记818个,成员现金出资6.73亿元,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20.3亿元,折股量化集体资产11.8亿元.通过实践,合作经济制度优势得到彰显.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2008年,扬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分红总额4305万元,人均220元;全市375个社区股份合作社,折股量化资产总额9.1亿元,年度分红4547万元,人均169元;全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最高的每亩保底分配1200元以上,一般的在550元以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带动农民收入增加的一种新模式。2008年,山东省定陶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713元,增长16.2%。日前,笔者深入到定陶县,对该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作了一次调查。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促进农业产业化深化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诸城市是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近年来,我们围绕推进农业产业化深化升级,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了农村改革发展步伐,促进了农民增收。目前,全市已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338个,其中专业合作社1316个,基本实现了平均每村有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04年,全市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473亿元,增长22.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8元,增加760元,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县市”称号。一、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多形式创办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发展,使我市培育起了粮食、果品、蔬菜、花生、烟草、大桑、茶叶及肉鸡、生猪…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广东省湛江市委、政府重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组织,把它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该市农民业合作经济组织有了较大发展,效地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农增收。据统计,2003年全市共有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15个,会会员4271人,共有资产825万元,其中股金1370万元,销售收入19578万元,返还社利润349万元。一、做法1、加强领导。市委、市政府对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非常重视,把这项工作提高到三个代表”的高度来认识,把发展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三”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从2001开始,市委、市政府就把农民专合作经济组…  相似文献   

6.
2008年,江苏省姜堰市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8.12亿元,同比增长7.6%: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7160元,同比增长13.6%.2009年是姜堰市决战小康之年,我们将把"富民"作为推进全面小康的"头号工程",千方百计提高群众收入,加快形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在"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镇党委、政府引导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实施富民工程,议富民之举,谋富民之策,找富民之路,创出了一种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先后有10个村办起了富民配套服务公司,即富民合作社,共有610户农民自愿参股,入股资金3168万元.这一举措,不仅使农民手持的闲散资金变活,更可贵的是农民自主找到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截至2007年底,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4998个,比2006年底新增623个,增幅14.2%,较2003年增加4013个,增长约4倍以上;全省入会(社)总人数221万人,比去年底增加20万人,增幅9.9%,较2003年增加122.6万人,增加1.25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户平均增收2500元以上,较2006品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近年来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幅一直徘徊在100元左右,2003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234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0多元。弱图强。四川省各级政府积极引导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走出了一条组织制度创新;促进农村小康建设的新路子。目前,四川省乡村两级共建立各类专业协会26877个,覆盖了全省49%的行政村;协会会员到达125万人,带动了320万农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21.5%。  相似文献   

10.
农民收入是"升级版"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始终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持之以恒,抓紧抓实。四项措施,构筑农民增收基础(一)认真制定倍增目标。全市以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751元为基数,力争到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502元,年均增长15%。各县(市、区)也认真分解落实农民增收目  相似文献   

11.
常德是我省的农业大市,近几年的农业经营机制改革方面迈出了比较大的步伐,全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已达到356个,带动全市农户14.3%,入社(会)农户的人均纯收入高出全市平均的1300多元。合作组织闯市场带领果农增收“柑桔处处有,唯有石门红”。近几年,石门县的柑桔产量节节升高,从前几年的300万担,飙升到了500万担,且销售价格一直保持在每斤0.5元以上,究其原因,主要是柑桔产业协会在对外营销柑桔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与石门柑桔产业协会主要成员座谈时,会长王祖高介绍了协会成立的由来。他说:“在1993年,石门的柑桔市场已初具规模,但是很不规范…  相似文献   

12.
富民是小康之本、和谐之基,也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最根本的出发点.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积极顺应群众的致富愿望,大力实施"农业高效化、创业全民化、农民非农化"三大战略,积极拓宽增收渠道,着力构建增收机制,农民收入连续10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8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47.6亿元,农业增加值达27.9亿元,分别增长16.2%和116.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008元,比上年增长11.9%,再创历史新高,继续保持苏中苏北领先.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阜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起于"九五"期末.尤其是近几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得到较快发展.截至2008年8月底,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76个,其中农业专业协会8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89个,涉及农村经济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4.
蒙山县通过"粮食加经济作物,肉兔养殖加畜牧,劳务输出加自主创业,产业协会加合作社"这四招,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该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2572元,同比增长16%。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发展.到今年6月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增加到8310个,带动农户411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27.5%,年经营额超过千万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600多个,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288家、入社成员5.84万人;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2806个,带动农户98.7万户;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448个,带动农户12.6万户."三大合作"组织共带动农户522.3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35.2%.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浙江省温岭市以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精心打造特色优势农业品牌,促进了农业经营效益和农民经济收入的显著提高,也扩大了农民消费,开拓了农村市场,拉动了农村经济全面增长。目前,全市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4家,入社农户1269户,带动22755户农户进市场。2002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推销当地农产品26多万吨,销售收入13851万元,帮助农户增收1750万元,户均增收1100多元;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5368510万元,比上年增长8…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1年,江山市各类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实现产值2.8亿多元,农业产值中五分天下有其一,为农民增加收入7700多万元,户均1780余元.  相似文献   

18.
关于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年,我们对陕西省开展农民专业协会试点工作,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对下一步如何积极稳妥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意见。一、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状况及主要特点据2001年全省农经统计年报,目前全省已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800多个,入会(社)人员97万多人,创办经济实体1200多个,拥有固定资产3亿多元,年经营额12亿多元,经营范围涵盖了农林牧渔多个领域。表现为以下四个特点:———组建方式灵活多样。一是依托农村专业大户或由他们兴办的企业办协会。这些专业大户或由他们兴办的企业,扎根农村…  相似文献   

19.
赵耀 《农业经济》2007,(11):61-62
随着市场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农村工业化"的要求,努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黑山县在"辽西县域经济群中率先崛起"的目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黑山县近年来  相似文献   

20.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愿参加的,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提高竞争力和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进行合作的经济互助型组织.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区现有各类合作组织148家,2006年底,拥有资产总额5亿元,年收入9.9亿元,盈余1.1亿元.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对我区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