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龙海县乡镇企业有7365个,其中乡镇、村办企业2279个,联办企业1787个,私营个体企业3299个。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6.3亿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58.8%,是我县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至1990年底,农行支持乡镇企业517个,贷款余额达3755万元,其中贷款余额在30万元以上的有18家,30万元以下的有499家。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造成非正常贷款居高不下,非正常贷款和呆滞贷款分别占总余额53%和36.8%。如何加强对乡镇企业经营管理的监督,盘活这一块沉淀资金,减少贷款的风险比率,确保信贷资金正常周转,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去年我区农村信贷工作情况1992年,我区农村金融系统认真贯彻“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强化管理,盘活存量,提高效益”的信贷方针,解放思想,转换观念,开拓进取,存贷业务均有较大的发展。年末农行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长28.4%;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9.2%,其中商业贷款比年初增加5.1亿元,收购农副产品贷款比年初增加1.7亿元;乡镇企业贷款比年初增加2.2亿元,农业贷款比年初增加4.2亿元。贷款总规模控制在总行下达计划和区人行增加的调剂规模之内。年末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长44.8%;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41.1%。1992年全区行、社累放贷款比上年增长30%,其中累放农业贷款增长38.8%;累放乡镇企业贷款增长121%;累放工商业贷款增长16.8%,为我区去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323亿元,增长10.9%;粮食总产量143.94亿公斤,增产6.28亿公斤;乡镇企业总产值263亿元,增长1.17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湖北地处“内陆”中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乡镇企业才得到较快的发展。“七五”期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和乡镇工业总产值分别以年递增25.4%和24.9%的速度增长。到1991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达398.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3.7%;乡镇工业总产值达254.66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1.6%。全省农业银行、信用社以年递增24%的贷款增长速度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到1991年末,行、社贷款余额近50亿元,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的信贷业务在规模和结构上发生显著的变化。乡镇企业信贷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和在各项贷款中比重大幅度的提高,则是这一变化的重要特点。农业银行恢复时的1979年,行社乡镇企业贷款余额为43.8亿元,当年累计发放贷款51.3亿元,到1990年,贷款余额达1162.5亿元,当年累计发放1566.9亿元,分别是1979年的25.5倍和30.5倍,占行社农村各项贷款的比重上升到22.6%。1979~1990年的11年间,行社累计发放乡镇企业贷款7573.6亿元,占同期全社会乡镇企业实现总收入的19.8%,其中靠收回再贷款发放的贷款平均占16.7%,新增部分发放的贷款占84.3%。流动资金贷款约占80%,设备贷款约占20%。农村信贷开始从单纯办理农业、商业信贷向农、工商信贷综合经营,从政策性信  相似文献   

5.
新闻分析 调集农村社会闲散资金,使消费资金转化为生产基金。这原是一件好事。但在当前乡镇企业发展速度猛,要求控制发展规模,农村信贷资金普遍紧缩的条件下,集资的势头过猛,它所起的作用却是弊多利少。 首先从资金来源来看,集资资金50%以上是挤占银行存款。据南通县农业银行调查几乎乡乡都有集资,农民个人投资金额中来自储蓄存款占50%到70%,去年全县共有一千万元储蓄提出用于集资。农业银行苏州市支行反映,沙洲县乐余乡棉纺厂和染织厂今年集资一百三十万元,使储蓄下降四十七万元。  相似文献   

6.
“六五”期间我国农村金融事业日益繁荣,开始同银行打交道的农民越来越多.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农村信贷业务大幅度增长.据有关部门统计,1981年至1984年的四年中,农业银行和信用社累计发放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2,230亿元,平均每年发放550多亿元.今年到八月底,在控制贷款规模的前提下,这两种贷款累计发放数比去年同期增加200亿元,基本上保证了农村商品生产和流通的正常资金需要.  相似文献   

7.
乡镇企业作为农村多层次、多行业、多形式并主要受市场调节的商品经济群体,在其经营过程中,负债经营是无疑的。但是,目前为数众多的乡镇企业出现高比例负债经营并非正常。根据国家宏观控制的要求,乡镇企业如何扭转高比例负债经营,提高规模经营效益?银行应当采取哪些对策?本文试就这些问题发表一点浅见。信号:乡镇企业高比例负债经营相当突出萌发于五十年代的乡镇企业,经过六、七十年代的艰难维持,到八十年代已迅猛崛起,成为现阶段农村商品经济的重要支柱。据有关部门提供资料,1987年我国乡镇企业产值超过了45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6%;乡镇企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由上年的46%上升到50%以上。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正在进入多层次产业综合发展的新时期。应当看到,当今制约乡镇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资金短缺。于是,不少乡镇企业采取投资集资和借款集资等形式筹集资金,形成多元化负债经营。然而,现实已发出了强烈信号:目前乡镇企业高比例负债经营相当突出。有人曾给个别“全额负债经  相似文献   

8.
一、近年来柳州地区农村信贷规模及贷款结构状况。 近几年来,柳州地区农村总产值持续在增长,1980年为54928万元(以80年不变价计,包括林业、牧业、副业、渔业、乡镇企业,下同),1984年为74562万元,比1980年增长35.7%,年平均增长8.24%。同期银行存款增长96.4%,年平均增长18.9%,1984年全年累计发放农村贷款为42370万元,比1980年增长30.9%,年平均增长7%。年平均农村信贷累计发放额占农村生产总值的58.8%。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主要成份,得到了迅速发展。乡镇企业投资主体也向多元化发展。建行发放乡镇企业贷款既是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体现,又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建行对乡镇企业贷款已形成一定规模。笔者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我们就1990年3月21日以来银行利率三次下调对连江县农村经济的影响情况作了一些调查,结论是近几年农村迅猛发展的非银行信用,弱化了银行利率调节农村经济杠杆作用的发挥。 一 非银行信用在农村主要指民间借贷。1981年,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曾对农村民间借贷问题作了专题调查,据统计当时向社员借贷的社队企业占70%左右,在农村借贷总金额中,生产队向社员借贷占65%以上,有50%的农户向私人借贷。近年来,随着农村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发展,民间借贷迅速发展,以连江县为例,据有关资料表明,1985年农村民间借贷为8000万元,1986年达到9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2.5%,1988年达到1.5亿元,比1986年增加5800万元,两年时间增长59%,其规模和速度均大大超过行社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当年贷款投放量。下表是1985、1986、1988年农村民间借贷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自50年代产生以来,在各个历史时期为社会经济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壮大了自身的力量。截至1998年底,全国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为12191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8340亿元人民币,在农村经济中,60%的农业贷款和70%的乡镇企业贷款...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农村出现集资兴办企业的热潮。面对这一新情况,农村金融部门应当积极进行研究,明确态度,拿出对策,将集资纳入金融体系,支持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一、农村集资活动的简况及利弊目前的农村集资活动发展得比较快,其发展状况是形式多样、利弊俱存。以集资形式来看,主要有集资联营、以资带劳、入股分红、靠行政手段集资、厂内存款、自由借贷。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以资金来源看,一是农民的手持现金;二是从银行、信用社提取的存款;三是银行、信用社的贷款。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几年来,我省乡镇企业发展迅速,至1987年全省乡镇企业达40.43万家,产值达115.25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50%,从业人数达258.10万人。1987年乡镇企业出口创汇达5.62亿元,大批乡镇企业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成为我省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异军突起的新生力量。但全省工商银行1987年对乡镇企业贷款却仅占工业贷款的0.5%,这同工商银行应积极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要求是很不适应的。本人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不可忽视乡镇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我省乡镇企业发展势头有增无  相似文献   

14.
农村资金供求关系紧张的突出表现,是乡镇企业的资金需求大,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湖南省1986年新办乡镇企业2272个,投资总额40988万元。其中财政扶持资金1984万元,主管部门下拔资金4124万元,贷款21807万元,引进和其他资金4359万元。这几部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乡镇企业利润分配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对本市1984年乡镇企业利润分配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主要是去密云、怀柔两县做了典型调查,并走访了市乡镇企业局、市农业银行。一、1984年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984年末北京市乡镇企业总数已达14,274个,从业人员72.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7%,相当全市职工总数373.5万人的20%。企业总收入37.6亿元,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63.4%,比1983年增长41.1%,相当农业总产值33.5亿元的112%。总利润为5.5亿元,比1983年增加37.3%。固定资产原值已达15亿元,净值11.7亿元。交纳税金3亿元,占全市各项税收总额30.45亿的9.85%。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金融性资金供给的创新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资金供给现状及迫切性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金融性资金需求量逐年增加.但作为正规金融资金供给者的中国农业增加值的47%、农村社会增加值的2/3都来自于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每增长2个百分点,将带动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1个百分点。因此,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既然乡镇企业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理应获得充分的资金支持。然而历年来.乡镇企业贷款只占金融机构短期贷款总额的9%左右,甚至2005年达到最低值9.03%。  相似文献   

17.
<正> 1989年末,龙海县农行乡镇企业贷款余额3445万元,其中个体、私营和以乡村集体名义的企业在乡镇企业贷款科目出帐的共299户,贷款余额1489万元,占乡镇企业贷款的43.2%。为了加强个体私营企业的信贷管理,最近,我们调查了全县15个乡镇的有信贷关系的私营企业,从调查看,有不少问题值得重视,借此谈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发展乡镇企业是贫困山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重要渠道,因为民族山区农副产品比较丰富,很适应发展中小型加工企业,因此,民族山区各级领导为充分发挥本地自然资源优势,重视从财力,物力、人力、信贷等各方面扶持乡镇企业,并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发展商品经济的龙头,推动民族山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仅武篆营业所从85年开始至88年止累计发放乡镇企业贷款98万元,其中贴息贷款74.5万元。共扶持兴办小型企业二十个,安排农村闲散劳动力481人,1987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58万元,占全镇社会总产值24%,比86年增长10.4倍,第一次突破百万元大关。既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又解决了一批贫困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在现有的乡镇企业中,部份企业经济效益很不理想,亏损大,有的面临关门倒闭的危险。成为县、乡党政领导的沉重包袱,是农行信贷资金沉淀的重灾区。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一、金融业支持县域经济情况 金融业支持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表现为发放贷款和为开户单位提供通畅、便利的结算服务以及充分利用信贷投入来引导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信贷支持情况 截止2002年末,宾县各家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76909万元,比1992年增加120842万元,增长215.5%。其中:第一产业贷款余额为10252万元,比1992年增加7178万元,增长233.50%;第二产业贷款余额为8856万元,比1992年减少5827万元,下降65.79%;第三产业贷款余额为127943万元,比1992年增加96806万元,增长310.90%;乡镇企业贷款余额为5158万元,比1992年增加3723万元,增长259.44%。金融机构数量由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1984)一号文件允许农民和集体的资金自由或有组织地流动,鼓励农民投资入股,兴办各种企业,尤其是兴办开发性事业。党中央这一决策,必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仅就如何支持、引导农民集资兴办乡镇企业的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目前,常熟市农民集资办企业,发展得很快。今年五月底止,全市农村共集资2,954万元,解决了414个企业的资金不足,为两万名农村剩余劳力找到了出路,新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