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用广泛存在于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成为维系现代市场经济活动的基础,信用活动从其涉及的媒介来说有以下几种形式: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信用、租赁信用、国际信用、证券信用等形式。信用经济是以信用为媒介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它使资产的所有者委托经营者开展管理活动,使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良好的信用会形成良好的无形资产,信用经济同样具有无形资本的特性;信用经济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效工具和方式;信用经济形态可以节省社信犤犦犤犦会资本,加快社会资本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2.
崔荐  马卫国  许馨文 《企业经济》2007,(11):135-137
信用与货币同属古老的经济范畴。如今现代经济被称为"信用经济"。信用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产生了诸如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股份信用等多种形式。这些信用形式相互交织,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本文从信用与货币的关系出发,阐述了金融的起源、四种基本信用模式和金融衍生工具的诞生,及其多种信用形式与现代货币创造的关系,揭示我国金融的现状,并提出金融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商业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所形成的企业间的借贷关系.商业信用产生于商品交换之中,是所谓的"自发性筹资",应用广泛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又是风险经济.在市场经济中,规避风险、严守信用、确保经济交往中的各种契约关系的如期履行,是整个经济体系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加强自身及其客户的信用管理,以保证各种信用关系的健康发展及整个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近年来商业信用却出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景象.  相似文献   

4.
周竹梅  盖婧  孙晓妍 《会计之友》2021,(17):100-107
文章利用A股上市公司2008-2018年的数据,以投资者视角实证检验了融资约束与商业信用价值的关系,探讨了"替代融资理论"与"买方市场理论"的适用性.实证检验发现,中国上市公司提供的商业信用平均价值为0.531元,表明商业信用正向促进企业发展.相对于非融资约束企业、国有性质企业而言,融资约束企业、民营性质企业所提供的商业信用平均价值更高.该结果表明:在我国目前的商业信用体系中,融资约束企业、民营企业是商业信用的提供主体,与非融资约束企业、国有企业相比,更有倾向通过提供商业信用来增加销售、扩大市场份额,该结论支持"买方市场理论".上述研究方法及结论是对既有文献的有益补充,对进一步理解商业信用价值的影响因素及相关金融风险具有政策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竹梅  盖婧  孙晓妍 《会计之友》2021,(17):100-107
文章利用A股上市公司2008-2018年的数据,以投资者视角实证检验了融资约束与商业信用价值的关系,探讨了"替代融资理论"与"买方市场理论"的适用性.实证检验发现,中国上市公司提供的商业信用平均价值为0.531元,表明商业信用正向促进企业发展.相对于非融资约束企业、国有性质企业而言,融资约束企业、民营性质企业所提供的商业信用平均价值更高.该结果表明:在我国目前的商业信用体系中,融资约束企业、民营企业是商业信用的提供主体,与非融资约束企业、国有企业相比,更有倾向通过提供商业信用来增加销售、扩大市场份额,该结论支持"买方市场理论".上述研究方法及结论是对既有文献的有益补充,对进一步理解商业信用价值的影响因素及相关金融风险具有政策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竹梅  盖婧  孙晓妍 《会计之友》2021,(17):100-107
文章利用A股上市公司2008-2018年的数据,以投资者视角实证检验了融资约束与商业信用价值的关系,探讨了"替代融资理论"与"买方市场理论"的适用性.实证检验发现,中国上市公司提供的商业信用平均价值为0.531元,表明商业信用正向促进企业发展.相对于非融资约束企业、国有性质企业而言,融资约束企业、民营性质企业所提供的商业信用平均价值更高.该结果表明:在我国目前的商业信用体系中,融资约束企业、民营企业是商业信用的提供主体,与非融资约束企业、国有企业相比,更有倾向通过提供商业信用来增加销售、扩大市场份额,该结论支持"买方市场理论".上述研究方法及结论是对既有文献的有益补充,对进一步理解商业信用价值的影响因素及相关金融风险具有政策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钱莉  范娟 《企业导报》2013,(5):31-3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政府建设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国务院的中心工作,在政治的民主与稳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社会公正和谐、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改善、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的提高等方面可以说取得了显著成果。从简政放权的经营机制改革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渐渐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深入人心,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具备了"信用经济"的特征。与此相同时相关法制建设也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飞速前进。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呼唤政府信用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用职能是指政府在维护和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和制度中所担负的职责和所起的作用,它处于政府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职能的边缘,是政府诸多职能相互交叉的一种综合职能.在一个由政府高度主导社会的体制里,如果政府没能提供一个良好的建设市场经济的制度环境,没能运用国家强制性力量来维护社会成员的信用得到相应回报,政府是应当承担主要责任的.因此,同政治、经济等职能一样,信用职能应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面对经济全球化,各国政府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竞争的关键是能否建立一整套市场"游戏规则",创设一种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而这种环境的核心就是信用,包括个人信用、商业信用和政府信用.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级政府如何加快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起一套符合国际规范的信用体系和制度,是一个迫切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吴有庆 《财会通讯》2008,(11):56-57
一、商业信用作用及内容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在商品交易中延期付款或者延期交货而形成的借贷关系,即商品交易中实物与价款结算在时间上分离所产生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其主要形式有两种:先取货后付款,先收款后交货。早在简单商品交易条件下,就已经出现了赊销赊购现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业信用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西方有些国家的制造厂和批发商的商品,有90%以上通过商业信用方式销售出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在全世界得到进一步推广,成为企业筹集短期资金的一种方式。它对于提供信用方,可起到促进销售、减少存货的作用;而对于接受信用方,相当于获得短期资金的连续使用,可起到一种自然性融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实和信用是整个市场机制正常运转的基础。作为一个正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诚信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尤为重。本文阐述了我国企业建立信用管理体系的必性及意义。指出企业在运作过程中所面临的信用缺失、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从树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诚信观、建立现代企业的诚信管理制度、注重企业诚信建设系统化3个方面提出构建我国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议.介绍了检验检疫系统在构建进出口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工作中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引言 随着各国经济信用化程度的快速提高,信用对经济的作用与影响也在不断扩大.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分析指出: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有着真金白银般的经济价值;近几年一些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快慢不一,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地区的信用环境有较大不同,长江三角洲地区之所以能够获得较快的发展,与这一地区有比较好的信用环境和市场环境密切相关.目前,企业信用状况差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恶意逃债、合同违约、虚假炒作、商业欺诈、假冒伪劣等经济失信现象层出不穷,大大提高了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了市场效率和经济活力,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后劲,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企业信用度不足.因此,改善公司治理,加强企业信用管理以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一.证券市场监管的理论基础 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市场是资源配置的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但市场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信息不对称、垄断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缺陷,被称为"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13.
罗礼萍 《财会月刊》2004,(10):36-37
一、我国金融业存在的问题 1.信用形式单一.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形式主要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租赁信用和国际信用等.我国信用制度的建设滞后,信用形式单一,信用缺位现象严重;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上,没有统一的信用管理领导和组织机构,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制度和条例不统一,诚信标准不一致,信息开放程度低,没有统一的信用评级、评价标准.因而,金融业普遍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其中,既有政府行为引发的信用风险,也有个人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盲目担保引发的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4.
人无信不立,国无德不强.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国家企业组织应有的基本素质,也是市场经济维系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顾客、企业与社会之间的金色纽带.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是商品广泛流通与充分竞争的经济.因而也称为流通经济、货币经济、信用经济、法制经济。市场经济决定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以及财务与资金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信用和规则是市场经济的两大支柱,信用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必要保证.信用缺失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一大障碍.近些年来,在信用经济领域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各类商业欺诈、造假、逃债赖帐等失信行为愈演愈烈,严重危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发展信用经济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2009—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象,考察企业客户关系型交易、产品独特性与商业信用供给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客户关系型交易与商业信用供给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即存在商业信用供给最优值。密切的客户关系型交易能为企业带来利益整合效应,有利于企业提高商业信用供给;但由于潜在的风险效应,客户关系型交易对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存在极大值点,超过拐点,客户关系型交易则会对企业商业信用供给产生负面影响。(2)企业的产品独特性对客户关系型交易与商业信用供给之间的倒"U"型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即产品独特性强的企业,客户关系型交易与商业信用供给之间的敏感性更强。研究结论为深入认识客户关系型交易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视角和证据,同时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商业信用是企业最重要的短期外部融资来源之一,对于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更是其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文章通过对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了规模、成立时间、行业竞争性等因素后,银行短期借款越多的公司提供了更多的商业信用,支持了商业信用的"再分配"观。研究结论还表明,利用银行信用提供商业信用再分配的现象只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存在,盈利状况较差的非国有上市公司在银行信用的基础上提供了更多的商业信用。  相似文献   

19.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是社会合作的前提和保证.随着经济发展所必然导致的社会分工的愈加细化及与之相伴而生的交换活动的日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越加增强,市场对企业的信用要求亦相应提高.如今,各种形式的商业信用、消费信用、质量信用、服务信用、广告信用以及合同信用等都已经成为市场健康运转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然而,由于市场信用体系发育较晚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相当数量的企业却存在着严重的信用缺失现象.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石,是现代社会资源分配的基础制度.从涉及的信用主体不同,社会信用体系通常可划分为:政府信用、银行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