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本文根据会议精神,结合目前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就完善粮食"托市收购"政策提出建议。一、"托市收购"政策成效明显"托市收购"是国家为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市场粮价、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而采取的调控手段。2004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决定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同  相似文献   

2.
特点一:夏粮丰收在望,国有粮企主渠道作用明显今年,由于种粮“直补”、免征农业税、提供优良品种等一系列政策到位,农民种田积极性得到了充分提高,夏季粮油丰收在望。同时,粮食企业改革初见成效,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明显。夏季粮油收购前,粮食企业普遍对粮油市场行情进行了全面分析、预测,制定了粮油购销方略。许多粮企放下了“粮老大”的架子,变以往“等客上门”、集中收购为上门收购、推行订单收购与即时收购,与粮油加工企业联营,向种粮大户、“粮食经纪人”和粮食生产基地延伸。有的还把收购粮油的触角伸向异地,深入省内外粮食主产区,与当地粮油加工企业联营,架起了粮油购销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3.
实现政策性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几点对策□郑承枝郑辉政策性收购资金实行封闭运行是防止收购资金体外循环、避免收购资金流失的重大措施,这对于保证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的落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推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有效地实现收购资金...  相似文献   

4.
关于粮食直补政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政策,把对种粮农民的补贴由过去的暗补改为明补。这项政策实施后,调动了农民增加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收入,减少了补贴资金的沉淀和浪费。但是,在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笔者就此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就是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原则上按粮食种植面积把粮食补贴直接落实到种粮农户手中,实现对种粮农民利益间接保护,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是指为减轻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涨价给农民带来的负担.中央出台综合直补政策,与粮食直补资金同步发放给农民。  相似文献   

6.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就是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原则上按粮食种植面积把粮食补贴直接落实到种粮农户手中,实现对种粮农民利益间接保护,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是指为减轻柴油、  相似文献   

7.
周书文  陈山旺 《理财》2003,(7):47-48
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国家粮食供求总量、结构平衡和粮食购销企业实现顺价销售,在国内粮食市场仍然供过于求、市场价格持续偏低的情况下,国家实行在粮食生产区按照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做到以丰补歉,调节市场粮价。这是我国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事关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大局。  相似文献   

8.
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是国家为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财政政策。本文拟以吉林省集安市为例,谈谈县级市执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的情况和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4年我国全面实施种粮直补政策以来,在加强国家的粮食安全,鼓励农民粮食生产,增加农民种粮收入,倒逼国有粮食企业改制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回顾和总结10年来各地执行种粮直补政策的监管经验,对规范种粮直补资金的管理,发挥种粮直补政策的积极作用,探索具有操作性的监管模式,完善种粮直补地方监管机制和粮食直补体制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收到了较好效果。但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逐步形成,国家发放的相关种粮补贴仍归原土地承包人所有,违背了国家"谁种粮食谁享受补贴"的初衷,不利于土地流转市场的稳步发展和农民种粮积极性的进一步提高,亟待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和改进。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等。这一系列粮食补贴政策的出台,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单产和全国粮食总产连年提高,解决了全国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国家在市场机制条件下调控粮食市场供求平衡的重要手段,旨在保障市场供应和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本文从最低收购政策的内涵、经济学特性、市场主体的购销行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坚持和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完善改进粮食补贴政策体系,努力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政策的整体效能。国家应将粮食直补政策作为一项持久的、稳定的支持粮农的补贴政策,消除政策的不确定性,给农民一个稳定的心理预期,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恢复粮食生产,并逐步形成由固定补贴(直补)、不固定补贴(价格支持)和  相似文献   

14.
宋侣明 《西南金融》2005,(11):57-58
一是执行国家政策与防范信贷风险之间难求平衡点的矛盾.目前,企业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风险承受能力很弱。农发行如果严格按照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发放贷款支持收购,那么将会有绝大部分的企业无法从农发行获得信贷支持。如果专门提供粮食收购资金的农发行,为了防范信贷风险而不向仍然发挥粮食购销主渠道的企业提供粮食收购资金,在企业又很难从其他金融机构获得信贷资金的情况下,企业一方面就不收购粮食,这样势必会形成农民“卖粮难”问题;另一方面企业收购粮食而无款支付给售粮农民,就会造成打“白条”现象。“卖粮难”和打“白条”都会挫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甚至会引发社会不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15.
童珂 《财政研究资料》2006,(10):23-27,31
当前,各地推进粮食直补改革的基本做法是:首先,确定粮食直补范围。据不完全统计,以粮食主产区、种粮大户为直补主体的比重约占2/3,以种粮农民或者农业税纳税主体为主要对象的比重约占1/3。粮食直补资金分配实行特惠制政策的地方要明显多于实行普惠制政策的地方。其次,确定粮食直补资金筹措规模。各地粮食直补资金主要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列支,划出了近40%的粮食风险基金全部用于种粮农民的直补收益。有些地方还将在两年左右把粮食直补资金占粮食风险基金的比重提高到45—50%。再次.确定粮食直补资金分配方式。省对市、市对县分配直补资金的依据是:(1)近三年或五年国有粮企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的平均数。(2)应纳农业税额或粮食种植面积、粮食总产量、收购保护价粮数量各占一定比例。(3)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签订储备粮和军供粮订单数量。县对乡、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国家全面放开了粮食购销市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不再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而是依据市场行情,自主决定收购的品种、数量和价格。粮食收购贷款的政策也相应进行了调整,取消了保护价收购贷款种类,增设了粮食流转贷款。  相似文献   

17.
粮食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大举措。如何建立一套长效运行机制,推动这一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笔结合山西省大同、朔州的实际情况,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十五届五中全会把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放在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产位,农业发展银行作为专司糖棉油收购资金封闭管理职能的农业政策性银行,要以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牢抓住收购资金封闭管理这个中心,支持敞开收购,促进顺价销售,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玫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搞好封闭管理当前应做到:认真贯彻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切实做好秋季粮油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积极调整信贷投向,支持粮食企业扩大销售;鼓励企业推陈储新,促进顺价销售;进一步加强信贷基础工作,坚持不懈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9.
1998年实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确立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的政策取向。今年,国家对粮食主产区继续实行这项改革政策,这对于减缓粮价跌势,增加粮农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保护价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拟结合湖北省仙桃市的实际情况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刘纯琪 《新疆金融》2006,(11):23-25
新疆的粮食生产由解放初期的保证口粮到现在成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随着全国经济政策调整和粮改政策的变化而发展。“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工作是国计民生的大事,国家和各省区都会进行行政宏观调控,因此,粮食生产及流通受政策影响较大。一、新疆2006年夏粮主要情况和收购政策(一)夏粮生产和直补政策执行情况新疆历年的粮食收购仍然是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中央储备粮企业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农发行供应收购资金贷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