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郭永利  罗帅民  王岩 《中国保险》2010,(12):F0004-F0004
2010年12月10日,“农业渔业农机互助保险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中国渔业互保协会大楼召开。  相似文献   

2.
利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机互助保险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机互助保险费率水平对农机互助保险发展的负向影响显著;农机户人均纯收入、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动力占比、农机跨区作业面积、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人数、保费补贴对其正向影响显著;农机监理人员数对其正向影响不显著。为促进农机互助保险持续发展,应降低其他农机的保险费率,帮助农机户增收,为农机跨区作业提供优质服务,大力发展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完善保费补贴政策,提高农机监理人员业务技能。  相似文献   

3.
引入农机互助协会、保险供给主体、政府三方为合作博弈主体,利用夏普里值(Shapley Value)求解法来分析农机互助保险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的合作博弈收益,探求我国农机互助保险可行的发展路径与模式选择。结果表明:当农机互助协会、保险供给主体与政府三者之间进行合作时所得收益最大,是我国现阶段农机互助保险较优模式。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在商业保险长期冷落甚至拒保农机风险的情况下,2009年自陕西开始的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则异军突起,与农机安全管理服务紧密结合,保农惠农,取得了稳步推进和谐发展的效果。迄今,陕西农机安全互助保险已从2009年的3个险种19个县,发展到201 1年的4个险种80个县,互助会员从6800户增加到20000多户,覆盖了各类农业机械,为参加互助的会员兑现了会员  相似文献   

5.
自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之后,作为“银行保险化,保险银行化”趋势的产物,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应运而生。现在,其服务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越来越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接受。然而,各地在进行小额信贷险的试点推广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信息集锦     
《上海保险》2009,(12):61-64
1.上海市保险学会学术征文活动揭晓为了纪念建国60周年,以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和新《保险法》颁布为契机,上海市保险学会举办了保险学术论文征文活动,并组织开展了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保险理论课题征文活动,在全行业积极推动保险学术理论研究,探讨新形势下保险发展的新思路,切实服务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5年5月26日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保险培训考试中心、上海市保险学会和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联合主办的“保险营销模式创新和人力资源配置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浩然高科技大厦多动能报告厅隆重召开。研讨会上,来自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的副总经理谢虹博士作了题为“销售渠道——法律与激  相似文献   

8.
日本农业保险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农业保险(在日本称“农业共济”)开始于1947年,渔业保险开始于1937年,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和运行机制。日本的农业共济属于互助保险范畴。  相似文献   

9.
石兴 《中国保险》2013,(8):50-54
我国四川“4·20芦山大地震”发生后,巨灾保险再次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世界上巨灾保险法规的诞生一般在一个巨灾事件之后的二至三年。自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至今,我国经历了七次巨灾事件,遗憾的是巨灾保险仍然在争鸣呼吁之中,着实令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0.
保险“十三五”规划要求大力发展小额保险等普惠保险,但我国小额保险发展相对滞后,制约着普惠保险的全面发展。本文基于对印度等五国经营小额保险的经验研究,比照我国普惠保险发展实际情况,期望借此破解我国普惠保险发展困局,优化普惠保险发展路径。研究发现:我国普惠保险发展在政府推动力度、法律法规完善程度、政策支持力度及发展模式上均可进一步强化改善。结合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我国普惠保险发展应重视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建设,顺应各地风俗文化等非正式制度,出台“小额保险条例”作为普惠保险的配套支持政策,利用合作代理销售模式和科技创新手段,控制普惠保险交易成本,开发符合消费者实际利益的普惠保险险种。  相似文献   

11.
马弋锝 《上海保险》2018,(11):11-12
10月26日,首届“上海保险中介发展论坛——暨上海市保险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分会”在沪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市保险学会、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联合主办,来自沪上的保险中介机构、保险公司、学界代表150余人参加当日会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对保险理论发展历程的梳理中,发现保险本质被多元化和模糊化;保险功能与保险本质相互混淆;保险功能不断创新,却未分清主次,也未突出保障功能的首要地位。理论的误导使实务中存在明显偏误。保险产品甚至完全脱离了保险本质,夸大社会管理功能、加重保险负担等做法违背了“保险姓保”的理念。“保险姓保”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坚持“保险姓保”终将导致保险业的消失。通过完善金融行业法律,基于产品而非行业来划分监管职能,明确保险法律定义中的保障功能,在法律上确定“保险姓保”的法律地位;并且设计保障能力的技术测试标准,从技术上确定“保险姓保”的最低门槛;这样才能稳固“保险姓保”的理念,使保险市场规范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保险司法鉴定是指为解决保险合同纠纷而在诉讼活动中委托实施的司法鉴定。由于市场巨大的诉讼服务需求,保险司法鉴定业务已经成为一块巨大的利益“蛋糕”,保险公估公司纷纷争当鉴定主体。但保险司法鉴定与保险公估在法律性质、基本职能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保险公估公司在“保险事故鉴定”方面难以涉足,在“保险损失鉴定”方面目前也没有技术优势。保险公估的角色并非“保险裁判”,保险公估人的未来也不是从事保险司法鉴定业务,而是成为保险合同当事人的技术评估代理。  相似文献   

14.
逐步完善中央财政农业保险补贴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年以来,在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引导下,保险业以服务“三衣”改革发展为宗旨,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覆盖面和渗透度显著提升,保险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5.
《上海保险》2016,(10):F0003-F0003
为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创新上海保险学术理论研究,积极探索上海保险发展的新方向、新路径和新举措,上海市保险学会、《上海保险》杂志社联合开展“2016年上海保险学术理论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涉外保险及其适用的基本原则李继熊(一)涉外保险是指专门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技术,进行合作交流和发展各项涉外经济活动项目提供服务的保险。习惯上称为“国际保险”,也有人称它为“国外保险”。严格说,涉外保险既不是国际保险,也不是国外保险,而是...  相似文献   

17.
2009年5月27日,同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6项稳定外需政策措施,第一项就是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为此2009年安排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840亿美元,即“840计划”;针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专门安排421亿美元融资保险,即“421专项”。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此下调了保费费率,放松了国别限制,全力支持出口复苏。2009年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和保障了902.7亿美元的出口,带动了1300多万个与出口相关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8.
《上海保险》2007,(9):63-63
为了切实服务于保险企业,探讨新形势下保险业发展的新思路,研究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针对当前保险业发展中涉及有关政策和法律方面的热点问题,上海市保险学会、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上海保险》杂志社将联合举办“保险与法”保险学术论文征文暨“保险与法”保险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上海保险》2009,(12):60-60
为了纪念建国60周年,以上海“两个中心”建设、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新《保险法》颁布为契机,切实服务于保险事业,探讨新形势下保险发展的新思路,上海市保险学会、《上海保险》杂志社于2009年3月起联合举办保险学术论文征文活动,并组织开展了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保险理论课题征集活动。  相似文献   

20.
2005年6月8日上午十时,由上海市保险学会和复旦大学共同主办的“2005上海保险精算论坛——健康保险与北美精算(SOA)教育体系改革”,假座复旦大学正大管理发展中心多功能厅隆重举办。出席论坛的领导和嘉宾有上海市保监局副局长马学平、复旦大学副校长郑祖康和上海市保险学会会长何静芝等。与会嘉宾期望本次论坛能为促进上海、乃至全国保险精算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有益探索的美好愿景。论坛期间,英国精算协会精算师,普华永道金融服务部合伙人、亚太地区保险行业主席和大中华区精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