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明晖 《中国经贸》2014,(8):120-122
本文根据合法性理论基础,从理论上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动机,并实证研究了公司治理的结构对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动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治理中的股权结构、董事规模都会对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产生影响,并相应增大或减少信息发布的可能性。根据实证检验结果,启示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法律体系、国有企业责任监督评价制度和社会群体价值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社会责任的研究起步较晚。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各企业的重视程度及履行程度参差不齐,实践情况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作为企业角色转变的切入点,从行业分类、企业性质分类等角度,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和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情况,提出加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文以我国家族控股型上市公司2011-2014 年符合条件的556 家数据为样本,按照家族 控股型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征变量: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两权分离度、管理层持股比例等 四个变量考察其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为研究逻辑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与一 般意义上的公众上市公司相比,股权集中度高的家族控股型上市公司,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 更低;股权制衡度水平越高的家族控股型上市公司,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水平更高;两权分 离度高的家族上市公司,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更低;管理层持股比例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 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已经逐渐成为行业的形象代表,承担着社会所给予的厚望,它所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广泛的影响。因此,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制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我们将就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蔡吉甫 《山东经济》2005,21(4):31-35
本文以200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受到公司盈利能力、财务报告质量,以及财务状况是否异常的显著影响,即经营业绩越好,财务报告质量越高的上市公司越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而财务状况异常(即股票交易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动力明显不足。另外,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自愿披露积极性不高、披露流于形式和隐瞒不利消息的问题。最后,本文就如何改进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民众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农副食品加工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尤为重要。选择两个农副食品加工业上市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对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信息进行分析,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究其履行社会责任以及披露状况,并针对两个公司的社会责任披露情况和财务情况对比分析总结,最后给出行业社会责任披露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深交所2006年475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检验了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得出、公司规模、盈利能力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正相关,负债比率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负相关等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8.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正 《特区经济》2006,211(8):324-325
本文以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2003年52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资产规模、负债比率、重污染行业因素与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净资产收益率、ST类公司与CSR信息披露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白雪 《中国经贸》2011,(22):239-240
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基本理论出发,以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着重分析上市公司在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辽宁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黄华芳  黄怡 《科技和产业》2014,14(8):120-123
选取60家福建省A股上市公司2011-2012年发布的116份独立社会责任报告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表明:福建省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存在行业分布不均衡、报告的可比性较低、披露内容不均衡以及报告的可信度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的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机制、增强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意识、建立完善的独立第三方审验机制等措施,以此来完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问题是一个世界性课题,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公司治理评价是对公司治理活动的反馈与剖析,据此可以明确公司治理现状,查缺补漏,纠正偏差,确保公司治理的效率和效果。本文在介绍公司治理评价内涵及研究背景的基础上,对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我国公司治理评价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华锋 《特区经济》2009,(10):224-225
本文首先梳理了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脉络,并介绍了我国学者对二元经济结构的研究。然后介绍和评述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加快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  相似文献   

13.
李修康 《乡镇经济》2011,2(1):48-52
2003年以来,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逐渐成为我国理论研究的热点。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进行研究。文章回顾了我国学者对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研究中的四个问题——建立农村医疗救助的必要性、农村医疗救助的基本框架、实施效果、制度创新及模式,指出今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4.
证券市场波动性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钟山  张东琦 《特区经济》2009,242(3):118-120
证券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因素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现代金融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在我国证券市场还不完善的前提下研究就显得更有意义。已经有大量文献对证券市场波动性进行了研究,本文从宏观经济周期、货币供给、交易行为、机构投资者行为几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对其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回顾。  相似文献   

15.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causal impact of teacher knowledge on student performance. In this research paper we intend to approach the potential causal effect (i.e. going beyond correlation) of sixth grade teachers’ knowledge on their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for three Sub-Saharan African countries. To achieve this, we have used the heterogeneity of teachers’ subject knowledge and students’ correspondent academic achievement within-student between-subjects using student fixed effects. Concretely, our work is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 by Bietenbeck, Piopiunik and Wiederhold. Compared to them, we do not use countries that lack representative information after keeping only those students taught by the same teacher for the subjects under analysis. This enables us to obtain more reliable results on this issue.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eacher subject knowledge in reading and mathematics does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student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these subjects for the countries under scrutiny. Many robustness checks have corroborated this conclusion, which contrasts with the positive effect found by Bietenbeck, Piopiunik and Wiederhold.  相似文献   

16.
Much empirical social‐science research, including work in 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history, has relied on the analysis of published information on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One famous example of this type of research, the Princeton Project on the Decline of Fertility in Europe (EFP), was carried out at Princeton University’s Office of Population Research in the 1960s and 1970s. This project aimed to characterize the decline of fertility that took place in Europe during th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The project’s summary statements argued that social and economic forces played little role in bringing about the fertility transition. A central feature of the EFP argument is a series of statistical exercises which purport to show that changes in economic and social conditions exerted little influence on fertility. Two recent articles on Germany for this period have used similar data and methods to draw different conclusions. We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 reflects problems in the Princeton project’s statistical methods. Those problems affect, potentially, virtually all quantitative research of this type. Our findings suggest cautious re‐thinking of conclusions based on this type of evidence, starting with the EFP.  相似文献   

17.
Prior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a firm's use of derivatives to manage business risks is viewed favorably by investors. However, these studies do not consider a potentially key factor in this setting—namely, the typical behavior (or norms) regarding derivatives by other firms in the industry or the firm itself.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the results of multiple experiments that test whether norms are influential in affecting investors’ evaluations of firms’ derivatives choices.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nerally favorable reactions to derivative use actually reverse and become unfavorable when firms’ derivative decisions are inconsistent with industry or firm norms. Somewhat surprisingly, though, we find that industry and firm norms are not viewed similarly by investors. These results exp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investors respond to firm's derivative use decisions and demonstrate the role of norms as factors that influence investors’ judgments in financial reporting settings. Our results have implications for firm managers making decisions about derivative use.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在查阅大量关于童谣和“灰色童谣”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论述了童谣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着重分析了“灰色童谣”产生的背景及原因,最终就其可能产生的危害和影响进行解析。旨在通过对“灰色童谣”的解析能引起社会对童谣和儿童教育的广泛关注,还儿童绿色的、健康的童谣。  相似文献   

19.
区域产业转移的政府动机与行为: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成林  熊雪如 《改革》2012,(7):73-78
政府是否应该参与区域产业转移,以及如何参与区域产业转移,在学术界存在激烈的争论。21世纪以来,区域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开始纳入政府作用因素。现阶段,有关争论集中表现在政府参与区域产业转移的合理性、途径和方式三个方面。澄清相关的争论,需要立足于现代区域产业转移的特点和政府广泛参与的事实;把政府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从理性的角度揭示政府参与区域产业转移的动机和行为;通过实证分析,证明政府参与区域产业转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详细阐述了博弈与战略问题,提出了金融博弈和战略金融研究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并从金融危机的本质与深层次的原因出发指出进行战略博弈研究的重要性,最后对金融危机的研究进行回顾,提出了解决全球金融危机所面临的几个重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