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泉型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泉旅游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温泉旅游形象是温泉旅游目的地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关键因素。因此,温泉型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设计很重要。本文利用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模式,从理念形象、视觉形象、行为形象三个方面对温泉型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是"全国最佳旅游城市",但成都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却没有跟上步伐,如何与全国其他旅游城市相竞争,如何打出自己的一张牌成为迫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及品牌化的关系模型,以此为基础回答成都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如何进行营销的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魏菊芳 《金卡工程》2009,13(8):235-236
目前,汕尾市旅游开发深度和力度不够,景区(点)的知名度不高.吸引力不强;旅游产品结构较单一,仍以观光型为主,度假型和专项旅游产品有待加强和提高;旅游管理人才缺乏;旅游大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最大的缺陷在于没有充分挖掘汕尾旅游资源的潜力,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尚不鲜明,没有注重发展汕尾的特色旅游.这就需要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结合其传统的渔家文化,根据地理条例进行统一规划,打造以渔家文化为特色的汕尾旅游,竖立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相似文献   

4.
杨春燕 《证券导刊》2013,(17):72-73
乌镇戏剧节的举办有利于提升景区知名度,吸引各地戏剧爱好者前来观赏,而乌镇亦可以借助此次机会很好地宣传自身文化型度假景区的形象。提升景区品质,吸引更多高端消费人群。我们认为。戏剧节的举行和大剧院的开演或将使乌镇旅游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5.
《金卡工程》2013,(11):38-39
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定为"智慧旅游年",其主旨是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引导旅游城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的智慧建设。其中,智慧景区旅游目的地建设是智慧旅游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构建智慧景区,首先要从票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开始。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西部地区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形象现况不佳.要树立西部各省市区旅游目的地良好形象,应当在改善基础设施、加强企业管理的前提下,从更新观念、政府主导、形象要素整合、形象传播等方面着手采取对策,从而促进我国西部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信用卡》2008,(20):75-76
VISA近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来华游客希望游览大城市以外的更多地方。北京和上海可能是最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但二三线城市也同样吸引着亚太地区的潜在来华游客,广州、西安、桂林也跻身最受欢迎的五大旅游目的地之列。在旅游消费上,58%的游客上次来华消费额在500美元到2000美元之间。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形象现况不佳,要树立西部各省市区旅游目的地良好形象,应当在改善基础设施,加强企业管理的前提下,从更新观念,政府主导,形象要素整合,形象传播等方面着手采取对策,从而促进我国西部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外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国外旅游目的地品牌和旅游目的地品化进程,以及旅游目的品牌战略等内容,并且介绍了各类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的案例研究情况,最后总结出旅游目的地品牌研究有待深入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黄志华  刘玥辰  邵璐 《中国外资》2013,(14):308-308
旅游宣传翻译对于成都国际旅游形象构筑十分重要。在功能翻译理论学派的文本类型视角下,本文结合成都旅游翻译的一些实例分析,提出应根据旅游翻译文本的不同类型和相应的目的,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来实现不同旅游文本的功能,以构筑国际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随着内蒙古自治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以电视为媒介宣传内蒙古政治、经济、文化、人文、民情成为内蒙古区域形象宣传的重要途径。形象宣传片是电视媒体宣传的手段之一。自治区以及各盟市的宣传片塑造了旅游、人文资源独特的少数民族特色地区形象、和谐稳定的民族地区形象和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的待开发地区形象,宣传作用是明显的。但同时也存在文化形象单一、形象符号运用不当、宣传内容表面化等问题。可以从素材多样化;突出内蒙古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善用重大公共事件,扩大区域影响形象;展现草原文化的内涵等方面加强宣传片的形象宣传。  相似文献   

12.
黄洁 《中国外资》2012,(12):150-151
21世纪以来,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旅游目的地产品的同质化以及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日趋成熟,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成为学界、业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从目的地品牌价值来源的分析入手,就如何进行目的地品牌营销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旅游城市不仅是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重点,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和世界旅游强国建设的关键.随着旅游城市之间的竞争不断升级,城市品牌在旅游城市竞争力构成因素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城市品牌可以为城市吸引优质竞争资源,获取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为城市发展提供持续的竞争动力.内蒙古的优秀旅游城市也应走品牌化的道路,结合城市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塑造自己的城市品牌,提升旅游城市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旅游目的地产品的同质化以及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日趋成熟,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成为学界、业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从目的地品牌价值来源的分析入手,就如何进行目的地品牌营销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王艳丽 《金卡工程》2010,14(9):325-326
寻根谒祖旅游以其独特的文化同源性吸引着特定的旅游群体,其开发不能停留在浅层次上,需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进行全面的挖掘,并找出这些文化与寻根旅游的契合点。黄帝陵是陕西十分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使黄帝陵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和文化旅游的圣地,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华文明起源问题和人民群众获得历史知识及增强爱国热情的重要基地。本文对陕西黄帝陵的寻根旅游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动态     
《黑龙江金融》2011,(3):99-100
世界十大旅游国▲ 德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8日以2009年各国吸引游客的数量,评选出了最受青睐的世界10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其中法国以7400万的游客数量列第1位,中国名列第4。2009年,来自世界各地的约5100万旅游者前往中国。  相似文献   

17.
依据SWOT方法,根据黑龙江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了黑龙江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黑龙江省应从树立旅游形象,加大宣传力度,整合旅游资源等方面着手,扬长避短,抓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机遇,并以此促进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旅游对目的地居民心理及行为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研究背景关于旅游对目的地居民心理影响的研究,国内外文献主要集中在目的地居民对旅游的认知、态度以及旅游地居民心理承载力等问题上。国外学者G.Doxey(1975)和E.M.Biorklund(1972)分别创立了激怒指数理论和旅游地居民态度反映模型,开始阐释旅游地居民对旅游者的涌入产生的心理体验与行为反映,J.AP(1992)将社会交换理论运用到旅游的影响研究中,认为目的地居民对自身心理感受进行评价后,会保持或减少与游客的交换行为。国内学者王洁等(2002)认为心理承受程度与当地原有文化的函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有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构建了目的地居民心理承载力的理论模型(刘焰,200,3);还有学者从摄影的视角分析目的地居民对此所持的对抗态度及消除这种心理倾向的措施(刘丹萍,2006)。总之,对目的地居民心理认知和态度的研究较多,但较少见到对目的地居民心理变化过程的研究。本文试图从旅游者角度出发,探讨其对目的地居民心理及行为的影响过程,以期对旅游的社会影响有更深入的了解。二、旅游对居民心理及行为影响的一般过程旅游地的吸引力体现在它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因为这些景观环境与旅游者通常的生存环境不同,所...  相似文献   

19.
<正>青砖黛瓦,市井长巷,一半是历史,一半是故事;人间惊鸿,大唐盛世,一带山水盛宴,一路华夏奇观……西安,以厚重的文化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长期以来,西安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游客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10月6日,携程发布《中秋国庆旅游总结报告》。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假期,西安继续稳居国内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排行榜,目的地为西安的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61%,跨省订单占比近七成、订单量同比增长305%。  相似文献   

20.
陈媛媛 《中国外资》2010,(22):224-225
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闲暇时间的充裕,城市居民的旅游方式已由传统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化。不断增加的消费需求要求城市周边体闲旅游目的地开发建设水平快速提高。运用服务管理理论中服务场景设计观念和方法,在目的地开发建设之初对项目进行整体规划,使其在周边条件、空间布局与功能、标志和象征等方面更符合消费者需求,开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周边休闲旅游目的地项目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