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文人吴晓昌     
我在将晓昌介绍给朋友的时候,总是说:这是我同学、诗人吴晓昌。这一是因为我早年对他就形成了这样的印象;二是从外形、言谈、举止等方面来看,说晓昌是诗人没有人怀疑。中学时期他就富于想象、性格浪漫、感情丰富,但行事执着。 晓昌文笔流畅,写出来的诗文很大气。晓昌健谈、善谈,和朋友在一起,他愿意做主角;在同学眼里,他很自信,甚至有些自负。我觉得晓昌的性格中有太多的文化味道,他看似高傲、精明,其实他很单纯、讲义气。  相似文献   

2.
钟凯民 《中国企业家》2008,(11):116-116
创业以来,我80%的时间都在跟资本打交道。2000年公司成立,正是中国互联网热的时候,投网络谁都愿意掏钱,但要说服我的朋友来支持一个农业项目——养鸡,就很难让大家接受。我们6个人凑了50万元,很不容易了。  相似文献   

3.
唐凯林 《英才》2004,(7):64-64
“东北人有匪气,讲义气,对朋友的感情深度与对原则的破坏程度成正比。例如俩人如果是铁哥儿们,那就可以一起去违法;如果是一般朋友,也可以一起去破坏法规;如果俩人什么都不是,那倒是按规矩老实办事。”  相似文献   

4.
政府不断提高劳动保护标准,导致企业用工成本的提高。于是,通过加班的方式延长工时,减少员工人数,成了众多企业采取的应对策略。加班成为劳资双方都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一方面,企业希望安排员工加班来增加生产,也有员工希望通过加班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企业在安排加班时往往又想控制加班成本和工资开支,而有些员工则不愿意加班,或者希望能多拿加班费,于是形成了公司和员工在加班费问题上的博弈……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人在单位里被领导看不起,他非常生气,告诉朋友"我的上司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为了我的尊严,我准备找一天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他的朋友建议他:"君子报仇10年不晚,我建议你将公司里的所有业务全部学会再走也不迟,你将公司作为免费学习的地方,等到所有东西都学到之后再辞职不干,这样既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岂不是更好吗?"他认为有理,于是默记偷学,甚至下班以后也自动加班研究公司的业务.  相似文献   

6.
读高二的我勤奋刻苦、成绩优异。一生都难忘记的是,一个栀子花飘香的傍晚,班花米乐竟然递给我一张粉红色的纸条,说,如果不介意,她愿意和我交个朋友。天上突然降下纷纷扬扬的玫瑰花,力敌干钧,把我砸得晕头转向。米乐,娃娃脸,睫毛浓密卷长,清秀宛如山林雨后雪白的蘑菇,她是我暗恋许久的可人儿。  相似文献   

7.
他在文革中度过了自己的清华人生。他的人生充满了悲剧意味,在巅峰时期,他曾掌控三大上市公司,创造过产业辉煌;但他也无数次陷入败局,每次都是竭尽全力,才勉强得以脱身。他是中关村最知名的老企业家,骨子里却像一个有几分赌徒气质的投机商人;他对朋友很讲义气,但也善玩权术。有人尊称他“中关村村长”,也有人戏称他为“赌徒”。  相似文献   

8.
周礼 《成功之路》2012,(7):13-13
张欣是我一位朋友的儿子,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孩子,三、四岁时就能背诵唐诗宋词,并且还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玩积木时,别的孩子半天都拼不出来,而他三五下就能搞定;在数学方面,他更是有着过人的天赋,只要老师稍微点拔一下,他就能举一反三。因此,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张欣都是人们夸奖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精神快餐     
行业腐败:市场经济的毒瘤一位朋友说,最近他到一位在煤气公司工作的亲戚家串门,偶然发现其家里的煤气管道竟然没有安装煤气表,大为吃惊。可亲戚笑他“老土,说煤气公司职工连同市建委的大小头头们用气都不花钱,敞开用,有的冬天还用煤气取暖,多的一个月能用一千多立方米气。朋友大悟,天上掉不下煤气来,煤气公司职工的“免费午餐”是一座城市的几十万煤气用户在“请客”,这其中有你,有我,也有他。这位朋友叹道,他家装煤气时不仅交了数千元初装费,每月还要交不菲的煤气费,而且煤气价格还在看涨,用户不愿意“请客”,煤气公司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创造不了价值,主要是缺少土壤,这个土壤就是产权保护制度。在硅谷,大家拼命地加班,说不定哪天就一夜暴富了。我有一个朋友,当年我去美国的时候,他的公司比华为还大,他抱着一夜暴富的想法,20多年也没暴富。但像他一样的千百万美国人,有可能就这样奋斗毕生,也有可能会挤压出某一个人的成功,比如乔布斯,比如扎克伯格。也就是说,财产保护制度,让大家看到了"一夜暴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朋友来京,问我有什么好的投资项目。我说投资都找到我头上了,说明你闲钱实在是太多了。他苦笑,说被国企挤得只剩下钱了。 我这个朋友几年前在沿海做环保生意,后被内地一城市招商引资过去,答应了很多优厚条件,包括税收、土地,还有短期内不上马类似项目的承诺等等。  相似文献   

12.
青春     
韩寒 《中国企业家》2010,(12):128-129
我有一个朋友,毕业之前虽然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但积极健康,毕业以后去找工作,好不容易才找到,给别人加工东西,一个月赚一千五百块,时常加班,加班有时候有工资,有时候没有工资,合起来一个月能赚两千。他家在二十公里外,买了一个电瓶车,每天早出晚归,农村当时盖了三层楼,他们把一层和二层都租给了外地来打工的人,  相似文献   

13.
我们需要什么文化 “每天都觉得面临巨大的压力。”上海市某公司职员秦雷说,去年以来,收入大幅缩水,甚至有几个月工资都停发了,但是每天不停地加班,就像一个疲惫的陀螺,只转不休。放弃这份工作,也不知道是否找得到更好的。他身边的一些朋友,面临着“软裁员”的处境,不会马上被裁走人,但是会降薪、换岗和换工作地点,“年关不好过呀!”  相似文献   

14.
吴莹 《房地产导刊》2005,(11):42-44
当记者辗转找到“东山墅”办公楼时,见到一副颇富于生气的场景。公司里员工们都穿着休闲服、手执球拍穿梭于走廊。门口蹲着一人。手里拿着鱼竿,正从小车后备箱拿出整整两袋的鱼饵。由于知道高总喜欢钓鱼,就冒失问了一句“高总吧?”果不其然,正是其人。但良好的见面过程,并没有给采访加分。我们还是在前台大厅里坐了差不多一刻钟。等得我们心里嘀咕,这人还真“牛”。采访按部就班从项目谈起,起初波澜不惊,平谈无奇。到了后来,聊到个人的爱好,聊到钓鱼,甚至“共产主义”时才把话题扯开。这个时候,高总说,自己不大愿意接受采访,这不,下午本来公司有羽毛球赛,作为领导没出场不太好。没办法,是上面”指示”他接受采访,不然他就会把我们塞给营销总监、设计主管了。我们问,为什么这么低调啊,高回答,“我只在朋友圈子里去做事情,其他人了不了解我无所谓。圈里的朋友了解我有能力做这个事情,不用讲什么直接做事就完了,个人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不重要。”  相似文献   

15.
何刚 《英才》2012,(3):115-116
生意场上相互信任就能成为朋友吗?我觉得不一定。我认为,朋友一般是不能有利益关系的。没有利益关系才不会发生利害冲突。生意场广交四海朋友,是为扩大生意圈。这种所谓的朋友关系,是不能完全信任的。如果有利益,和魔鬼也能做生意,但你愿意  相似文献   

16.
寻陈记     
我一直在道义与职业操守之间徘徊。他的大部分朋友认为,再报道陈九霖无异于火上浇油。“这是不义之举。”一位咨询界的高管,陈的旧识说道,“为此,他都悔过了,很落魄潦倒了,你用意何为?”  相似文献   

17.
在东方文化背景中,一些企业的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人们往往是“你对我怎么样我就对你怎么样”.当管理者的公民行为缺失时,就很难得到员工公民行为的积极回应. 如果员工主动要求加班,作为“一种自觉的个体行为”,在管理理论中可称之为公民行为,原本值得欣喜,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但从富士康、三星电子等相关工厂相继传出员工“愿意加班”的消息,怎么也让人高兴不起来——因为有劳工维权组织认为,员工的极低工资导致他们别无选择.员工为了挣加班费而加班,在“被愿意”的背后,是管理者自己在实施不正当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刘梭 《企业文化》2010,(2):61-61
三个同一天进入工厂上班的木匠。 第一木匠工作的目的只是混一口饭吃,他的目标是能养活自己就行。所以他上班时经常磨磨洋工、打打浑,不久他被工厂炒了鱿鱼,失去了工作。好不容易又找到了第二份工作,但他的工作态度仍然如此,所以,他一辈子都在为生计奔波。  相似文献   

19.
魏浩征 《人力资源》2005,(17):66-67
政府不断提高劳动保护标准,导致企业用工成本的提高.于是,通过加班的方式延长工时,减少员工人数,成了众多企业采取的应对策略.加班成为劳资双方都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一方面,企业希望安排员工加班来增加生产,也有员工希望通过加班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企业在安排加班时往往又想控制加班成本和工资开支,而有些员工则不愿意加班,或者希望能多拿加班费,于是形成了公司和员工在加班费问题上的博弈………  相似文献   

20.
我的一个朋友经常会向他的一些朋友推荐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饭店,朋友们都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他笑着告诉了我们这样一段经历。那一次,他参加自学考试,因为考得很好,所以准备庆祝一下。他在考场附近的那家小饭店要了一大盘自己最爱吃的糖醋排骨。谁知,吃着吃着竟从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