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久前我在去度假的路上翻阅了最新一期的《中国企业家》杂志。这期的封面故事是关于雅戈尔的。雅戈尔的李如成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一个投资神话,这是中国一批上市公司中比较极致也比较精彩的一个个案。不过,雅戈尔面临的风险也近在眼前。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家》:雅戈尔已经是企业界"主业加基金"的样板。现在大牛市走到了拐点,实业的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和半年前相比,你对实业和投资这两个产业的平衡有什么新想法吗?  相似文献   

3.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也是一个大国经济的根基。当前,制造业面临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的革命机遇,但同时也遇到了去产能、环保升级等转型挑战。在2019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由《经济日报》和全国工商联联合主办,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和《中国企业家》杂志社联合承办的"企业家高端座谈会"已经是连续第二年举行。在此次座谈会上,企业家们畅谈了各自对经济形势的看法,以及管理企业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更正     
《中国企业家》2008,(1):14-14
《中国企业家》2007年第25期《2007年25位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中国企业家》杂志今年做了一个活动,让企业家写企业家,记者金错刀给我的任务是写马云,他们总编牛文文又安排我写王石。  相似文献   

5.
书讯     
《中国商务智慧》 “何为中国企业的个性”?时隔一年,这仍是一个有魅力的话题。《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02年中国企业领袖高峰会精华,尽在《中国商务智慧》里。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编 中信出版社2003年8月版 定价:20元  相似文献   

6.
任何被视为奇迹的事物.往往都很难持续,因为他来自一个超越了常规的历程。2008年初,美国《商业周刊》公开点名表示了对雅戈尔脱离主业发展的质疑,并用略带嘲讽的口吻表示:“近来,除股票投资业务外,该公司的其他业务都已变得无足轻重。”不幸的是,雅戈尔终于没能承载住如此巨量的资本.当2008年下半年中国股市开始又一次过山车时.雅戈尔这个曾经的资本巨人也急速萎缩,曾被李如成搭建为纺织服装为主、股权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搭档的三驾马车,两翼同时折断……  相似文献   

7.
“东北企业家太缺少这样的机会来沟通和交流了。”2003年9月16日,当《中国企业家》假借东软软件园举办“第四极的新力量”座谈会时,几乎所有参会的东北企业家都这样感慨。但既然有了这么一个场合,有了这么一个大家无法回避的主题,东北人的话匣子是关不住的。 谁将成为东北开发的主角 牛文文(《中国企业家》杂志总编辑):这是《中国企业家》杂志第一次  相似文献   

8.
读者     
请给企业家一个8《中国企业家》2010年第3-4期《李书福真相》、《哀兵仰融的最后一战》、《又见他》拿着这本杂志,反复摩挲,恍惚中一个吉祥数字8在脑海里冒出,让我悲从中来。8年前,许多人是那么肯定,李书福是个异想天开的疯子,居然想在中国办民营企业造汽车;8年前,许多人也那么肯定,仰融虽然确实一举超越了那么多国有或合  相似文献   

9.
贪恋炒股、不务正业。在股市暴跌的情况下,这样的质疑不仅针对雅戈尔,曾经甚嚣尘上的主业+投资模式再次进入争议的焦点。主业+投资模式,虽然颇被不少中国企业家关注和推崇,但是,这一模式背后也有诸多悬疑。这一次,《中国企业家》组织了一些本土专业人士、国际研究机构,试图对这一前沿话题进行深度梳理和解析。中科招商董事合伙人卞华舵称这种模式为沼泽中行走的未来之路,他认为,这会成为中国企业家战略路径的必然选择,他试图解答这些关键疑问:实业和股权投资该进行一种怎么样的平衡?股权投资可以作为一种多元化的产业来专门经营吗?实业出身的企业家如何在大牛市之后持续进行股权投资?而中国三星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刘巳洋则对上市公司的金融投资提出了警告,他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的游戏,增大了公司的经营风险,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丁栋虹 《经济界》2010,(5):24-27
企业并不仅仅是个利润的实体,它首先得是一个精神的载体。企业家精神本质是一门智慧科学,也是一门有关"道"的科学。当代中国企业家最缺的不是能力,而是精神。《企业家精神》从企业家精神的特质分析、国际比较、制度发展及实证演绎等4个角度,在国内外首创性地建构了企业家精神分析的完整体系,全面揭示了企业家精神的思想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企业家精神     
王丰 《东方企业家》2008,(9):110-111
2008年7月24日,《东方企业家》杂志中国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百强榜发布会暨“企业家精神”论坛在上海召开。过去30年。是一个懂憬的开始。有无限可能;30年,也必须是一个忧患的开始,才可以有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12.
这份企业领袖名单,也是一个观察中国商业的窗口今年是企业领袖名单发布的第二十年。2003年,《中国企业家》首次推出了25位年度影响力企业领袖名单,自此20年不间断地记录当年颇具影响力、对中国商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家。20年间,共计133位企业家登上影响力企业领袖名单,几乎囊括了那些你叫得上名字的企业家。21位企业领袖由于对中国商界的卓越贡献,获中国企业领袖终身成就奖。  相似文献   

13.
读者     
让更多的企业家了解杨小凯2004年第8期《中国企业家应该知道的杨小凯》 我自己有一个习惯,就是每个月都要专门找出一个固定时间读书看杂志。在本月的读书时间,我仔仔细细地阅读了贵刊第八期张居衍写的《中国企业家应该知道的杨小凯》一文。看完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给《中国  相似文献   

14.
据2003年8月公布的《中国女企业家发展报告》.以及2003年11月底公布的《中国女企业家基本情况调查》.中国的女企业家只占中国企业家总数的不到20%.而他们掌管的企业却有98%处于盈利状态.这在工业企业平均亏损率约为20%的中国.实在是一个惊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在亚洲商业勃勃发展的时代,一本立足亚洲的著名老牌商业杂志为什么养活不了自己呢 "《远东经济评论》周刊改为月刊了!",在紧张筹备《中国企业家》改半月刊的当口,这个消息让我感慨再三。 《远东经济评论》曾是我们关注、学习的榜样。1999年《中国企业家》杂志筹备改彩印、确定美术风格的时候,曾反复比较国外著名财经类杂志,恰好《远东经济评论》也在换标,刚刚推出的黄底黑字的新LOGO分外醒目。在内容上,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家》2010年第6期李主编:你好。我是《中国企业家》杂志的订阅读者,也算是传媒人。贵刊2010年第6期的第004页中,中国企业家世  相似文献   

17.
谨慎乐观     
《中国企业家》2008年第6期《辩识08大势》两会期间,《中国企业家》组识了一个沙龙,说2008经济大势,评议应对战略。2008年是如此特殊,开年之初,我们已经领略了许多。面对如此经济大势,沙龙上的企业家们表现得很乐观,他们一方面认为自己有信心把握未来,另一方面对中小企业充满着担忧,认为很多小企业会挺不过2008年。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有个雅戈尔”已是家喻户晓,雅戈尔集团公司总裁李如成的名字也因此童叟皆知。 一个回乡知识青年,白手起家,用15年的时间,领导发展起一座拥有6亿多固定资产、23个下属企业的雅戈尔集团公司及与之同名雅戈尔衬衫;雅戈尔衬衫在连续两年评为中国十大名牌衬衫第一名之后,去年又被国家工商局评为“驰名商标”。近四年来,该集团以每年销售递增88%,利税递增98%的速度发展,成绩骄人。创造成绩的人叫李如成,现在随着雅戈尔事业的发展,他成为企业界知名人士。他朴实无华,在人们问他雅戈尔的经营之道时,他朴素得令人惊讶,他说:靠横向联合,和别人合作得到生存的机会。正是这个理念,使一个在80年代初由宁波乡下未及返城的一个特殊群体办起的一个名为“青春”的服装厂,发展成为现在规模可观的雅戈尔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有兴趣观察中国经济现象的老人。虽然离开岗位近十年了,但兴趣不减。《中国企业家》作为观察中国经济运行的窗口,是我必备的读物。曾经也不断选择一些文章向在位的年轻人推荐。多年阅读《中国企业家》,影响最深的感受有三:  相似文献   

20.
二十年前,大家非常陌生的一个名字——《中国企业家》横空出世;十年前我们响亮地打出了”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只有造就强大的企业才能造就强大的中国”这样的核心理念。我们杂志创办20年和二次创业10年来最大的价值,我们认为就是创造了一个共识.创造了一个有关于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价值在全社会的共识。但是也非常遗憾,近两年,尤其是2004年以来,这个共识在某种程度上被打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