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2010年中国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而言,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国务院批准了用住房公积金建设保障性住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六部委联合确定了28个城市为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城市,计划为133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493亿元。  相似文献   

2.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务院1999年4月3日颁布,2002年3月24日进行了修订,是目前规范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最高立法,也是唯一一部全国性住房公积金管理立法。《条例》的发布施行,使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得到普遍推广和贯彻实施,住房公积金管理纳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已超出了《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用途范围——近日,住建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下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及其利息和支付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利息,不计入职工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市地税局颁布的《关于个人支付住房公积金贷款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个人支付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利息可从每月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减除,予以免征个人所得税照顾”。  相似文献   

5.
199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实行已有15年。截至2008年末,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超过2万亿元,累计个人住房贷款总额超过1万亿元。在推动住房制度改革、房地产发展、住房保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公积金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金德 《辽宁经济》2000,(12):29-30
住房制度改革在我国已有近十年的历史。实践证明:这一改革措施的出台,从起步到今天的飞速发展,彻底打破了陈腐于人们头脑中的旧观念,有利地推动了住房建设,调整了消费结构,在引导人们的住房消费观念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一个长期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规范住房公积金的行为使其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国务院下发了《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财政部先后制订了《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办法》和《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办法》等一系列有利于住房公积金制度健康发展的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招标》2015,(40):46-46
为推进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业务,支持缴存职工异地购房需求,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关于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住房贷款有关操作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住房贷款办理流程,并提出,公积金管理部门应抓紧出台异地贷款业务细则。此外,住建部将建设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业务信息交换系统。  相似文献   

8.
李军 《中国经贸》2012,(2):99-101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政策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引入住房公积金贷款担保机制来防范相应的风险,同时结合上海实际,进一步提出贯彻政策以及推进上海住房置业担保行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住房公积金是咋回事?●文丛从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1996年7月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意见》中我们可以了解,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的成败,要进一步全面推进。住房公积金...  相似文献   

10.
范迎 《中国经贸》2014,(15):122-123
自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十来年时间,全国各地归集了大量的住房公积金,除了用于保证广大缴存职工提取、贷款需求之外,还有很大的沉淀资金,只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规定,用于购买国债和存入银行,来获取收益。也就是说住房公积金主要通过购国债存银行以及发放职工住房贷款这三个渠道实现增值。其效果如何呢?住房公积金管理安全不成问题,但资金沉淀量大,增值过低。从其收益水平讲,根本无法与国家一直重视加强管理的一些专项重大资金相比,诸如社保基金。现在,在确保住房公积金安全前提下,使住房公积金沉淀资金尽可能保值增值,设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已成为各级政府和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寻求良策解决。为此,笔者谈点粗浅的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根本缺陷在于政策性功能缺失,即主体性功能错位,甚至“异化”。但在我国现阶段各种过渡性的政策性住房融资机制中,住房公积金制度最具有广泛性和影响力。因此.应当进一步发掘和利用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优势,并对其进行必要和适当的改革,强化其对中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功能,着力实现其主体性功能的转型,即从为所有缴存人提供个人住房贷款转向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贷款.从为所有缴存人提供个人住房贷款转向为中低收入缴存人提供个人住房贷款担保.使其真正成为为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建设和住房消费提供各种便利和优惠的政策性住房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91年开始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国务院等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规定,对于这一制度的建立、公积金的归集、管理和使用等做出了相应规定,使其逐步步入正轨.如《国务院关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关于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住房公积金贷款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为资金来源,向符合贷款条件的职工发放的用于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个人住房贷款。是目前解决城镇职工住房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住房公积金实现住房保障功能的主要形式。广大缴存职工通过住房公积金贷款实现了购建住房的愿望,改善了居住环境,住房公积金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波 《中国城市经济》2011,(1X):313-313
住房公积金是一项政策性资金。随着住房公积金覆盖面的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个人政策性贷款发放的逐日增多,住房公积金在个人购房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从住房公积金的性质进行分析,阐述住房公积金的诸多益处,得出结论: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作用,能够较好地维护广大住房公积金缴存者的利益,增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住房保障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利军 《中国经贸》2014,(15):119-120
自1998年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使得金融体制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入,作为我国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住房公积金个人委托贷款业务在近几年有了极为快速的发展。目前,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已经步入风险高发阶段。但是,如果在目前相对欠缺的风险管理体制下进行住房公积金的迅速快速扩张,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必定会承担巨大的风险,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住房公积金个人委托贷款的风险调控,提出了一些风险防范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滨含 《辽宁经济》2010,(12):87-87
随着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普及和公积金存款的不断增加,各地"存贷矛盾"逐渐显现,在经济发达地区公积金存款"积压"严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公积金贷款供不应求。但是不管是处于哪种情形,  相似文献   

17.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建立城镇住房新制度的一个创举。1991年上海市借鉴新加坡公积金制度的经验,在我国率先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此后,全国各省市纷纷学习、予以实践。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通过发放公积金贷款帮助了成千上万户职工家庭圆了安居梦,对推动房地产经济、促进房改、促进职工购房、拉动内需,起到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公积金现行的贷款制度在运行过程中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充分研究并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对保障公积金贷款的有效、正常运作意义深远。一、现行公积金贷款制度存在的问题随着…  相似文献   

18.
王靖 《中国经贸》2009,(6):22-23
住房公积金完善了住房供应体系。但在管理和使用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通过住房公积金立法、监督、贷款发放等可以提高其使用效率、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等措施可解决一些问题。本文就住房公积金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旨在推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住房公积金是五险一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居民的住房问题是紧密相连的。在住房公积金事业发展中,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工作是公积金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整体上来看,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具有区域性、政策性等特点,具有金融的属性。从实际中来看,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容易受到市场环境、政策等变化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就需要加强防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风险,来提高公积金使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文章从这一角度入手,简要论述了住房公积金的概念,分析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主要风险类型,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希望有助于提高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防范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陈杰 《上海国资》2011,(4):39-40
现在各方面对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寄予很高期望。但社会上也有很多担忧,尤其担心资金的安全。为了消除这些疑虑,也为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良性发展,有必要为住房公积金的建设贷款设立专用的担保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