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以张家界为例,通过实地研究探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旅游胜地——张家界城市空间发展的具体历程与影响,发现了张家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城市化演化形态的影响中存在创意产业散发性思维受限、发展不均衡、文化与经济脱轨的问题、创意产品需求不足,提出了要支持开发人才创新性思维发展、平衡空间领域发展、加紧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强地区人民思想建设的对策,以期对民族地区文化创意发展对城市化演化重要性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上叙述了产业发展推动城市化发展,城市化反过来促进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规律,并对时间和空间数列做了实证。以横向空间数列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城市化与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城市化与产业发展水平不足,经济增长极能力不足;二是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效益偏低,经济增长极作用有限;三是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效益不高,阻碍了本土的经济扩散,并且同时存在着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效益不高、难以发挥扩散效应的问题;四是距离和区位因素未成为发达地区向邻近欠发达地区经济扩散的优势。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化创意产业融经济、文化、科技为一体,已成为带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标志。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兰州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本文主要以产业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通过梳理兰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提升兰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从全球视角出发,在界定创意产业行业范围基础上,选取2008-2017年我国大陆各省市区的统计数据,分析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创意产业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之间呈显著的"U形"关系,创意企业的集中分布先是不利于地区经济规模的扩大,而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地区经济会随着创意企业的进一步集中入驻而增长。此外,上一期的区域经济规模、贸易规模、人均消费支出、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也会起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基于以上发现,从鼓励创意企业集中分布、引导市场经济自由发展、扩大周边地区贸易往来、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4个方面对推动我国创意产业空间集聚、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立云  雷宏振 《价值工程》2011,30(17):11-12
价值转形问题是劳动价值论中的核心问题。本文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价值创造问题,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契合了价值转形特征并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有内在一致性。因此,本文正是从这样的理论基点出发,对文化创意劳动的内涵及其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存在逻辑进行深层剖析,以探讨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发展的价值空间。  相似文献   

6.
时下,创意经济、产业等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软实力的主流,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国家文化和价值观念持续发展的新引擎,特别是发达地区美术创意产品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增长和文化弘扬过程的核心推动主体,它对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各发达地区特色美术创意产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互联网+"背景,系统地分析特色美术创意产品的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做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7.
程拱胜 《潮商》2011,(3):60-62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汕头市的新兴战略产业发展迅猛,对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企业营销模式的改变,如何克服传统营销模的弊端,建立与文化创意产业特点相适应的营销模式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迫切问题。本文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和当前汕头文化创意产业营销模式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建立与文化创意产业特点相适应的新型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8.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作为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在提升旅游业的内涵,延伸旅游产业链的同时,为旅游业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南昌市的文化创意旅游虽有初步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尚不够完善。鉴于此,文章对南昌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结合分析结果,从资源重组、挖掘文化创意旅游消费需求和构建政府多方位支持体系等方面提出实现南昌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产业融合主要在不同产业的产业边缘与交又点,激发出全新的产业形式.成都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存在产业融合的基本条件,旅游业的发展能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新的平台与发展空间,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则丰富了成都旅游业的文化内涵,提高了成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成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成都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则必须培育和引进创新型人才、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必须找准成都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切入点,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并为成都乃至四川旅游的适度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创意经济时代与城市新机遇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分析全球范围内创意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新经济条件下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阐述了创意经济对现代城市的各种积极价值以及创意产业发展的机制与环境基础.提出当代中国城市发展应该紧跟世界创意经济发展的趋势与步伐,积极拓展创意经济的各种政策,培育创意产业发展的城市基础环境,力争在新一轮的城市化进程中,在全球创意时代,大力发展城市创意产业与创意经济,为城市寻找战略性机遇.  相似文献   

11.
发展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新模式,是国家与企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京沪高速铁路沿线省市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人才优势明显,区域产业布局较为合理,具备发展创意产业带的有利条件。本文结合交通经济带理论分析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对北京、上海两地及沿线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即其对两大创意中心的联系作用以及沿线省市利用创意产业带动本地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消费层次的提升,以新模式和新技术为依托的现代服务业得到了高速发展,其中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区域经济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论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基础上,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是国内外先进地区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城市能级,凝练城市文化的重要路径。本文通过对江浙两省及温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现状、特征及问题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温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模式的理想框架。  相似文献   

14.
创意产业的发展已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活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以义乌为研究对象,在理清义乌专业市场及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义乌创意产业空间集聚进行分析,并提出义乌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三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日益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以798园区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在揭示文化创意产业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从内外部两个基本视角重点研究了创意传播者动机类型以及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态等问题,并据此对发展和壮大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提出了具体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目前仍是处在动态变化发展中的新型产业形态。不同国家、城市或地区所形成的政策架构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和业态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研究区域特色发展的业态特征;要研究创意阶层的培育工程;要研究创意企业的运作方式与政策效力。  相似文献   

17.
黄斌  吕斌  胡垚 《城市发展研究》2012,19(6):86-90,97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梳理了文化创意产业对旧城空间再生的作用机制,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能有效驱动旧城再生,是因为在资本生产新商业空间的同时,旧城文化可以融入新的文化创意并资本化、商品化,进而能够提升新空间收益的附加值,加大反馈力度,从而更好地协调新空间权利的分配。并以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为例分析了资本和文化在旧城空间生产过程中对商户和消费者、原住民、政府这三者空间权利的影响,认为南锣鼓巷的旧城再生模式具有文化创意产业驱动旧城更新的样本意义,较好地处理了新空间的权利分配,但也开始面临文化创意乏力、资本结构分化、各方权力边界再平衡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跟踪研究以更好地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对旧城空间生产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文化及创意产业的空间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文化及创意产业的日益得到重视,其发展与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日益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在众多案例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文化及创意产业在空间格局上的需求和特征,并强调城市应当在为创意经济营造空间同时积极创造文化创新城市。  相似文献   

19.
当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寻求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选择。文化创意产业不同于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着许多困难与问题,我们应探索有效的发展途径,以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创意北京时代已经来临。新的时期,北京经济增长发生重大转型。文化、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度显著提升,创意中心地位逐步确立;经济与生态、社会和谐发展趋势显现。都市空间面临重组再造。传统城市旧区改造、新城产业发展、城市功能结构布局和都市空间扩张等模式发生变化,都市空间资源得到更好的整合与集约利用,一批立足创意产业基础上的创意新城迅速崛起;城市功能结构布局趋于融合;平面式城市建设扩张时代宣告结束。社会生态系统逐步完善。城市文化品质获得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皇家文化、奥运文化和地方文化等首都特质文化开发进入活跃期;创意性社会结构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