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基于代表性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工资增长和个体异质性对养老保险再分配效应的影响,研究“断保者”在现行制度下的损益。结果显示,高工资增长率增强了收入再分配的效果,降低养老保险参保者的基尼系数水平。通过对性别、户籍、劳动合同属性和行业的异质性分析发现,组间具有明显的收入再分配,户籍群体组间收入再分配最为显著。总体而言,持续参保对于非深圳户籍、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短期合同(劳务派遣)等“断保”高发人群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标:研究了养老保险缴费的收入分配效应,并针对2005年养老保险改革研究其政策效应。研究方法:采用微观调查数据构造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研究发现:养老保险覆盖率和替代率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在收入再分配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养老保险缴费对收入差距存在逆向调节作用。在2005年养老保险改革之后,养老保险缴费的逆向分配效果得到一些改善。机制分析表明,养老保险缴费存在累退的性质,相比低收入群体,高收入群体的边际缴费率更低,这直接导致了缴费率对个体劳动收入的“逆向分配”效应,从而降低了养老保险整体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研究创新:探索了养老保险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并深入研究了养老保险缴费影响收入差距的传导机制。研究价值:为我国推进养老保险体系改革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为政府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刘冰  徐碧姣 《财会月刊》2021,(8):154-160
在考虑基本养老保险不同制度框架的基础上,构建有序多分类Logit回归模型,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生育意愿的影响,以及基本养老保险对不同参保群体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基本养老保险总体上降低了居民的生育意愿,尤其对城镇职工的生育意愿存在更为明显的挤出效应。此外,从参保群体角度来看,中青年参保群体、高学历参保群体、高家庭收入参保群体的生育意愿明显提升。因此,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应考虑其对生育意愿的影响,重点关注养老金待遇水平与居民生育意愿之间的平衡。针对不同参保群体,应从提高制度灵活性的角度出发,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作为辅助提高参保居民生育意愿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制度模式上采用的是统账结合的模式,本文围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介绍了相关概念,分析了面临的挑战以及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问题一直制约着整个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争取年底在全国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本文作者长年从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经办工作,分析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王怡 《总裁》2009,(11)
首先回顾了国内学者对于养老保险再分配效应的相关研究,并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国务院[1997]26号文和[2005]38号文两次养老保险规定的征缴和计发方式的再分配效应的进行比较分析,最后试图对分析结果所反映两个政策进行价值评价.  相似文献   

7.
正对于我国当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多轨并行"格局,2014年初始,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重大举措,新政出台,万众振奋,尤其是广大农民。这为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并轨迈出了重要一步。然而,对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机关事业单位"吃财政饭"养老保险这种人为分离之怪状,何时能够统筹统一、全面并轨,迄今未有具体的时间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机关事  相似文献   

8.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迈出了第一步。本文阐释了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主要原因,并对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的省际再分配效应进行了模拟测算。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能够有效地均衡省际间的养老负担,实现养老保险基金在全国范围内互济,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公平。然而,进一步分析发现,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依然存在上解比例过低、未来实施阻力较大和未涉及更为深层次的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问题。因此,需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加快推进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相似文献   

9.
袁蓓 《财会通讯》2010,(5):157-160
本文在世代叠加模型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实行混合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并分析了养老保险制度应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冲击。研究表明,混合养老保险制度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是其成为我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根本原因。封闭经济中要素一价格效应居于主导地位,使用养老基金应对人口老龄化冲击会导致代际间收入差距拉大;而开放经济条件下,以养老基金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击不但能使经济回复社会最优还能促进代际间收入均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轨过程中,“新人”、“中人”、“老人”共存的国情,在界定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需求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需求的9个主要参数,构建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需求的预测模型,并应用模型对西安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需求进行了预测,以期探索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需求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性制度。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能为群众生活公平地提供基本保障,而且也是调剂社会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当前,随着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不断完善和新农保试点的加快实施,城镇非从业居民缺乏养老保险制度安排的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的最后一项制度缺失。建立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向城镇低收入群体倾斜更多的公共资源,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在完善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是由基本社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储蓄三部分组成,称为养老保险的“三大支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当前,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已经得到长足发展,实现了人群全覆盖。但是,企业年金作为第二支柱,由于受起步较晚、资本市场表现强差人意、国际经济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发展缓慢,从而制约了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资讯     
胶州外来农民工退休有新规定胶州市劳动保障局对该市行政区域内的非本市户籍的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后的退休问题做出了新规定。1998年10月1日统一养老保险制度后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非胶州市户籍农民工,只要在该市实际参保缴费累计满15年的,到达法定退休年龄  相似文献   

14.
正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中,要实现经济的协作,实现各个领域制度的对接,涉及多领域的协同发展,最终实现科学发展观在经济领域的综合运用。其中,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满足城镇职工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因此,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问题对打造京津冀一体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我国总体养老保险制度立法状况养老保险制度是政府或单位通过法律或合同形式,使缴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九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各项改革措施稳步推进,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不断深化。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条例和决定,确定了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Auerbach(1991)提出的代际核算体系来分析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系的代际平衡状况和可持续性,并比较了不同的改革方案对财政支出和代际平衡状况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如果政府不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进行补贴或只对老体系的退休人员进行补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系存在严重的代际不平衡,将极大损害其可持续性,并且推迟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步伐不利于减轻未来代的负担;如果政府增大补贴力度,从2009年到2050年每年向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系补贴2750亿元,才可能实现代际平衡.  相似文献   

17.
转移经办手段落后,各地操作口径不一,对接困难;跨区缴费年限不能衔接;调动人员可转移,流动人员难以转移;加收养老保险超龄费,增加转移人员负担……这一系列问题使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成为人口流动难以逾越的鸿沟。本文就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养老保险关系不能随工作地点变动而同步流动曾极大地限制了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发挥。2010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实现了“神州行”,从根本上解决了异地转保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张鸿宇 《价值工程》2021,40(19):34-35
国务院于2018年7月发布了《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方案明确从2019年1月1日起,税务机关将统一收取居民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国地税合并"背景下,社会保险费的统一征管对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否有推进作用尚不确定.本文将分类探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改革的潜在风险,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用调整工作.  相似文献   

20.
《湖北审计》2011,(6):57-57
日前,上海市养老保险体系审计调查工作全面展开。上海市养老体系依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小城镇基本社会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老农保)、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为主,以高龄无保障老人补贴和企业年金等制度为重要补充.基本实现了养老保险制度上的全覆盖,并高度依赖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