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前学术界对于秦文化的概念和内涵仍有歧义。考察和探索秦文化的起源与形成,必须充分把握其在时间上的漫长性和阶段性,空间上的流动性和扩展性,还有秦文化的创造者"秦人"含义的模糊性与与延展性,以及秦文化来源的多元性与复杂性等特点;并将秦人族源与秦文化起源加以区别。广义的秦文化就是指伴随秦人兴起、建国和统一的过程,而由其创造、发展并不断得到扩充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秦早期文化是秦人经过漫长的起源而形成自为的民族之后,由其在陇右天水地区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域文化,亦可称天水秦文化。秦早期文化是秦文化发展史上的最早阶段和源头所在,积淀和蕴藏着秦文化的种种原始基因和本质要素。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考古学的视角切入,在回顾早期秦文化发现史的基础上,从“秦人族源问题”、“早期秦墓的特点”和“早期秦文化与其他文化关系”三个专题出发,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早期秦文化研究的前沿课题进行了初步的梳理与探讨。文章认为,独特的墓葬仪轨与器物组合反映了早期秦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东方商文化、东夷文化与西方周文化以及西戎文化互动、融合的结果,进而揭示了三代以来关中及中原地区以“东西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3.
秦文化随着秦的一步步崛起而逐渐成熟,并对秦的崛起起到了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秦文化的优秀品质可以概括表述为:开拓进取,创新思变,求实重利,尚武尚法,勤勉诚信以及开放、兼容、博取等。完成全国统一后的秦文化虽因统治者的背离而有所异化,但主流精神仍是不容否定的,且继续发挥着积极的历史作用。秦王朝的早亡,是统治者背离秦文化的亲民、爱民和勤勉奋斗精神,并将秦文化的兼容、博取品格异化为文化专制主义的结果,同时也与秦文化在变成为全国统一文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有关。特别是在文化融合过程中,秦文化中的“大一统”精神及集权文化遭遇到了历史悠久、力量强大的裂土封侯文化的顽强抵抗。在这种文化冲突和较量中,秦王朝成了缓冲旧文化惯性形成的巨大冲击力的牺牲品和新生的“大一统”集权文化的试验品。  相似文献   

4.
2007年5月26日,全国秦文化与西部经济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探究、挖掘秦文化的特点和现代价值;探讨秦文化与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的路径与战略。来自全国各地的90余位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收到交流论文10余篇,在大会上发言和参与交流的学者达到30余人次。兹将本次会议的学术观点综述如下。著名秦汉史研究专家、秦汉史研究会会长周天游先生在会上做了题为“秦汉时期的经济与环境”的专题报告。他认为,关中的衰落与秦汉时期的经济过度开发有关。秦文化有求大、重功利的特征,导…  相似文献   

5.
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以陕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区域间经济的差距。作为西部大省的陕西与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差异造成的。虽然陕西在科技、历史文化、旅游等方面有其特有的区位优势,但陕西并没有把这些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陕西要发展,就必须引进和学习先进文化,继承秦文化的"大气"风范,利用丰富的文化遗产搞好陕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同时,依托关中,利用省会西安的桥头堡地位,大手笔构建大西安,整合关中城市群,从而带动陕西乃至西部经济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中坚力量,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文化产业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然而文化资本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前提和基础,是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文化资本的运营模式会直接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步比较晚,文化体制改革还不够深入,在文化资本运营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缺陷,急需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解决。本文就文化产业的概念进行阐述,分析文化资本运营过程中的交易模式和文化产业组织,并对我国文化资本运营和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研究,并探讨基于文化资本运营的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化措施。从而有效的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秦地陕西兴衰史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启示:历久弥新的秦文化是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文资本。在人们经历了思想巨大解放、又经历着不断解放思想新课题的进程中,我们应坚持经济文化互动发展原则,挖掘秦文化之现代价值,建设先进文化,以之促进陕西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环首都经济圈"战略的出台,为该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契机。然而长期处于探寻跨区域协作方式的语境中,环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对接首都,首先要准确定位区域产业功能,整合区域内外产业要素资源;再从延伸、补充和服务环节着手,以错位、迂回、追求超越的思路设计产业链;又要善于借助文化传播、科技力量优化价值链,实现辐射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9.
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向深层发展的必然。秦文化作为西安精品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有着很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在对其旅游价值的利用、开发上,可借鉴近几年西安开发唐文化旅游资源的做法和经验。本文以秦兵马俑和秦始皇陵的旅游开发为例,从旅游价值的开发角度来发掘秦文化的现代价值。根据秦文化旅游的资源条件优势,提出发展秦文化旅游的措施:一是要大力营造秦文化旅游的氛围;二是要着力打造专项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0.
秦文化是春秋战国以来日渐形成的以秦国和秦帝国为主体的地域文化。秦文化精神经历了春秋和战国至帝国时代两个历史发展阶段。前一阶段以《诗经》为代表,体现了早期自由奔放的人性化文化精神;后一阶段以国家主义、功利主义为中心,在文化表现上以简单、质朴、功实和强制为特点,加上长期以来盛行的原始宗教崇拜和信仰以及旧文化精神的部分延续,文化精神趋于复杂化。  相似文献   

11.
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继承其中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亦应注重秦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本文在对陕西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秦文化旅游资源的五大策略,包括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旅游资源相结合,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相结合,加强秦文化旅游地的区域合作及增强秦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性等。  相似文献   

12.
秦文化,通常认为是秦族(人)、秦国与秦朝的文化。但是,秦文化的内涵还应该更广泛些。从更广义上看,秦文化应该是"秦"及与"秦"相关的文化的总和。基于此,秦文化还应该包括秦朝之后与"秦"相关的文化,因而具有深远的余续。如十六国时期的"三秦"文化,历代的"秦王"文化,秦地"秦"地名、饮食文化、秦腔戏曲文化等方面皆属之。  相似文献   

13.
移风易俗对秦文化变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人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移风易俗运动:商鞅变法和秦始皇"匡饬异俗"。前者是以知识精英为主体自上而下的改革,产生了以"功利""尚武"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精神,大大优化了秦文化,对秦国强盛,"横扫六合",最后统一中国起了决定性作用;但后者即秦统一后秦始皇的"匡饬异俗",由于秦始皇面临着更复杂的形势:六国鄙视与抵抗,部分知识精英由君主的同盟者变为敌对者,分化瓦解了文化改造运动阵营的力量,因此,其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且因此加速了秦帝国的灭亡。  相似文献   

14.
秦文化是秦人先民在立国、强国、实现大一统的过程中形成的以物质文明为主要标志的区域性文化,具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开放性、创新性等特征。秦文化中"开地千里"的农耕文化,圜道一统的思想文化,雄伟壮阔的建筑文化,融合中外的佛教文化,保健养生的医学文化,太虚气本的哲学文化以及崇尚修身观念、精神文明等精粹,已演绎为当代秦人务实开放、变革进取、包容互补、协调和谐等文化因子,在陕西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家族是我国传统社会伦理关系的起始点,建立其上的家族文化以认同感和责任感为核心,形成一种稳定的家族价值取向。秦地的家族文化突出表现了生存与创业主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家族文化突破了以血缘为纽带的乡村社会关系,扩大为以地缘为范围的乡村社会网络,从家族文化逐步向泛家族文化转变。在寻求乡村社会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促进农民城市化转移,重构乡村治理机制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中国乡村走向现代化的重要的社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6.
秦人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移风易俗运动:商鞅变法和秦始皇“匡饬异俗”。前者是以知识精英为主体自上而下的改革,产生了以“功利”“尚武”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精神,大大优化了秦文化,对秦国强盛,“横扫六合”,最后统一中国起了决定性作用;但后者即秦统一后秦始皇的“匡饬异俗”,由于秦始皇面临着更复杂的形势:六国鄙视与抵抗,部分知识精英由君主的同盟者变为敌对者,分化瓦解了文化改造运动阵营的力量,因此,其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且因此加速了秦帝国的灭亡。  相似文献   

17.
秦国及秦朝持续不断地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反映了秦文化重农、重功利的文化价值观。秦水利工程修建反映出的秦文化功利观是分层次的:国家“功利”居于首要地位,“百姓飨其利”仅次之,最后才是个人功利;注重实效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科学的设计是秦文化功利观的重要体现;注重质量和严格管理是秦文化功利观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落实。秦国及秦代兴建的诸多水利工程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造福当地人民的同时,还担当了文化媒介和载体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秦文化的扩散和与其它文化的交流、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