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9 毫秒
1.
一、创新网络概述 网络的概念起源于社会学.最早使用网络分析的是人类学家.20世纪50年代,一些人类学家如纳德尔、白尼斯开始系统地发展网络概念.关于创新网络的概念,弗里曼(1991)引证并接受Imai and Baba(1989)i的创新网络定义,认为创新网络是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网络构架的主要连结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对于创新网络的类型,弗里曼认为"创新视野中的网络类型"可以分为:合资企业和研究公司、合作R&D协议、技术交流协议、由技术因素推动的直接投资、许可证协议、分包、生产分工和供应商网络、研究协会、政府资助的联合研究项目等类型.Nelson and Winter(1982)按照实施范围和正式程度将其分为国家创新网络和区域创新网络,正式和非正式创新网络.  相似文献   

2.
创新几乎可以在任何领域进行,但创新作为一个概念,最初是以技术创新的概念出现的.技术创新也最为重要,其他创新大多由技术创新推动,或与技术创新有关.有关技术创新最早的概念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的,此书在1934年译成英文时,使用了"创新"(innovation)一词.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通过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使企业获得潜在的利润.创新的特点表现在:创新不等于发明创造,创新必须带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家企业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样的资源不同的人领导必然有不同的产出、不同的结果.现代意义的企业创新理论形成于20世纪,哈佛大学的熊彼特教授在1912年第一次把这个概念引入经济领域,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个生产函数,对生产要素进行新组合.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而这种"新组合"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利润.因此"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方经济学中"创新"概念最早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熊彼特认为,技术创新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1)引入新产品;(2)引进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开拓并利用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工业新组织.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发动机",创新导致经济增长与发展.熊彼特之后,西方经济学有关创新的理论基本上沿着两条主线开展:一条是以新增长理论为基础的"内生技术论";另一条是以制度经济学为基础的"制度决定论".  相似文献   

5.
一、创新与企业文化 (一)创新 创新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1882~1950)提出.他认为,经济增长重要的动力和最根本的源泉在于企业的创新活动.熊彼特把创新界定为"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生的破坏";管理学家德鲁克说过:"创新不是一种技术用语,而是一种经济和社会用语,其判断标准不是科学或技术,而是经济或社会的一种变革,是一种价值".陈文化、彭福扬等认为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意识创新,并认为三者分属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范畴.  相似文献   

6.
一、国家创新体系概念产生的背景 从技术创新到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出,是人们对科技与经济发展关系进一步理解的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系统)概念的产生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出现的几大变化相关.一是随着冷战的结束,竞争力取代军事对抗成为新一轮竞争力的焦点,各国的科学技术政策从关注"基础研究"向技术创新转移,传统的研究开发系统概念让位于创新体系的概念,政策从注重科技知识的创造转向知识的创造、扩散、转移和应用并重.即技术创新不仅是一个过程,而是一个系统.  相似文献   

7.
关于创新的理论研究,最早是熊彼特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创新"就是把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具有两种模式:一是破坏性创新,由新企业将突破性(breakthrough)技术引入行业市场,替代原有技术,破坏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关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获得新技术的一个重要来源.经济学大师熊彼特在解释"创新"的概念时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引用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就是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  相似文献   

9.
安树伟 《企业活力》2014,(3):105-107
<正>2002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理查德·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a)教授在《The Rise Of CreativeClass》中首次提出"创意阶层"一词,他认为当今经济应属于创意经济,创意是最根本的经济资源。这对我国在经济转型全面改革时期发展以创意产业为基础的创意城市,以及以创新推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创意阶层的提出及发展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在《英国创意产业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创意经济"的概念,认为创意经济是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  相似文献   

10.
经营模式是指企业对其在生产、运营中涉及到各种资源进行组织、整合的方式,其中资源是广义的概念,它不仅指企业内部资源,如生产经营资源,内部后勤资源和市场销售资源;也包括外部资源,如供应商、分销渠道和竞争者等等(迈克尔·波特).经营模式创新就是对各种资源之间组织、整合方式的创新,也可理解为对各种职能活动之间联系方式的创新. 长期以来,企业竞争的视野局限于产品、技术创新上,而忽视了经营模式的创新,实际上,由于不同模式往往决定着不同的利润水平(对此,IT业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创新对企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戴尔公司(Dell)…  相似文献   

11.
1相关文献回顾 1.1核心能力 1990年,C.K.Prahalad和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中,首次提出了核心能力的概念,如今企业核心能力已成为企业管理的热门话题. (1)国外学者的研究 C.K.Praha-lad和Gary Hamel(1990)认为:企业开发、配置和保护资源的能力决定物质资源能够发挥多大的效用,所以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能力….Leonard-Barton(1992,1994)认为核心能力是一种知识群,能够使公司保持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正一、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是为了适应当时的时代经济背景而兴起的。"利益相关者"概念最先在斯坦福研究所(SRI,1963)提出,认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没有其支持,组织就不可能生存的团体。弗里曼(Freeman,1984)在著名的管理战略著作中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他所认为的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作业成本法(ABC)是通过对成本对象进行成本追踪来提高成本精确性的一种成本核算、管理和分析方法.作业成本法认为"作业耗用资源,成本对象耗用作业",其实质就是在资源耗费与产品耗费之间借助"作业"这一桥梁来分离、归纳和组合发生的费用,最后形成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14.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最早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创新就是生产函数的变动.而这种函数是不能分解为小的步骤的"。他认为.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手段的新组合,"生产意味着把我们所能支配的原材料和力量组合起来。"美国学者富丽克斯认为,"创新的实质涉及到两个领域的结合——技术领域和商业领域"."创新是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服务和新市场以及新组织管理形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物流服务创新 (一)理念创新 L物流服务的出发点和目的创新.现代物流的理念应该从传统的以生产者为出发点转变为以顾客为出发点,其目的应该由"供应"转变为"满足".物流管理协会(1985)认为物流的主要目的是满足顾客需求;Smith和Barry(1991,p11)也陈述了类似的观点,即物流是"预测顾客需求的过程".Copper et al(1992)将物流战略计划的长期目标界定为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IBM整合全球创新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IBM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模式分析1、全球资源整合理念IBM公司主席兼CEO塞缪尔·帕米萨诺(Sam Palmisano)在美国《外交》杂志(2006年5、6月号)上发表了《全球整合企业》一文,宣称随着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和公司的不断演变,"跨国企业"概念正在逐渐地被"全球整合企业"所取代。文中指出,"全球整合企业"是21世纪的新型商业  相似文献   

17.
2015年12月16日,汕头市隆重举行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启动仪式.汕头市领导孙光辉、徐凯以及海内外嘉宾出席了启动仪式. 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是在落实中以创新合作三年行动计划、广东以色列产业研发合作计划,以及汕头市与以色列理工学院合作建设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背景下,依托中以科技资源建设的合作区,是我市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合作区和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落户于科技实力雄厚、工业基础扎实的金平区,将成为汕头市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8.
一、顾客资产概念的提出 Blattberg和Deighton(1996)首次提出了"顾客资产(Customer Equity)"的概念,认为要赢得高价值的顾客,获得高收益的回报,就要将顾客作为资产来看待,实行资产划管理.并给了顾客资产完整的定义:企业的顾客资产就是企业所有顾客终身价值的贴现之和.这一定义引入了顾客生命周期价值的概念,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考虑现有顾客,还要考虑顾客获得、维持和转换造成的资产动态变化;而贴现率则考虑了企业对待"时间或未来"的态度.他们认为顾客资产是获取资产与维系资产之和.  相似文献   

19.
蔡跃三 《企业经济》2002,(11):123-124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含义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最先由美国学者普拉哈德(Prahalad)和哈默尔(Hamel)在1990年(core competence)提出,他们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的技能和技术".即核心竞争力是指在竞争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是能够为企业带来市场竞争优势的能力与资源的组合.  相似文献   

20.
组织边界是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组织边界是一个组织所特有的运作对象和范围,是对组织内部协调管理的领域.科斯的企业理论从交易费用角度分析企业组织的合理边界,他认为"企业将继续扩张,直到再在企业内组织一项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公开市场上的交易方式进行交易的费用.",即企业的边界在于"市场成本"与"组织成本"的均衡点.跨越企业组织边界(包括企业内部的部门之间的边界)的创新意味着运用开放性思维,绕过沟通障碍和时空限制,减少冗余资源并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