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声音     
《品牌》2006,(8):67-67
“信贷扩张压力不减,贷款潜在风险增加;盲目投资重新抬头,行业风险加大;部分行业资金占用上升,违约风险日益显现——我国银行业当前面临三大突出问题,各种风险因素有所加大.”  相似文献   

2.
论文以科技接受模型为基础,结合我国网络银行使用特点,增加了感知风险、主观规范两个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消费者网络银行使用意愿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对我国消费者网络银行使用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感知有用性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3.
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探究消费者风险态度在风险感知和消费意愿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三份量表对292名大学生消费者进行问卷测量。结果表明,在风险感知和风险态度上性别差异不显著;风险态度、风险感知与购买意愿呈现显著正相关;风险态度在风险感知与购买意愿之间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我国商业房地产市场以及住房抵押贷款的发展状况,分析了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存在的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对于我国经济和银行业的潜在影响和冲击。同时就此提出了在我国大力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介绍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本流程以及它在化解银行业住房贷款风险、改善银行业的资产状况、增加银行中间收入等方面的优势等。  相似文献   

5.
赵东奇 《北方经贸》2023,(11):72-75
本文以与常见OTC药品X类产品有关的小红书科普博文为例,利用扎根理论简要分析该类科普推文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并对该模式进行了应用分析。得出该类科普文章在产生兴趣、产生信任、感知效用、感知风险、计划行为五个方面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是扩大潜在消费市场的有效手段。但该模式具体应用的限制颇多,因此并不具有普适性,仅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独特竞争优势,且具有消费属性的OTC药品的大众推广。  相似文献   

6.
李义群  吕敬荣 《商》2013,(7Z):181-181
消费者感知风险主要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而产生,当前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消费者感知风险不断提高,感知风险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什么影响,这已经成为了网络销售商所密切关心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来展开对消费者感知风险对购买意愿影响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感知风险理论是消费者行为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新兴的共享单车行业中,感知风险对解释消费者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SPSS和AMOS软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共享单车用户感知风险、信任与使用意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共享单车中消费者感知风险对信任及使用意愿具有显著负影响,消费者信任对使用意愿有显著正影响,并且信任在消费者感知风险与使用意愿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思萌 《中国报业》2023,(8):138-139
研究发现,上海大学生对AI主播的接受意愿,受到AI主播的相对优势、感知娱乐性和受众个体革新性的影响,而感知风险对受众态度和接受意愿并未产生影响。基于此,就AI主播的推广应用提出增强AI主播的娱乐性,拓展AI主播的应用场景,促进受众对AI主播形成使用习惯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描述性、相关性和定量等研究方法,利用SPSS软件对来自我国在线用户群体的300多名受访者问卷数据进行推理统计,以达到研究目的。研究结果表明,隐私关注、感知风险和用户购买意愿之间分别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感知风险在隐私关注与购买意愿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最后,本文为电商购物网站平台的大数据推荐服务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郭锐  李笑飞 《现代商业》2011,(12):33-35
本文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了解广告、促销和公共关系三种传播策略对大众观影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公共关系策略的运用对增强大众观影意愿最为显著,促销策略的影响最弱。同时,在提高传播策略的有效性方面,影响潜在电影消费者的心理因素至关重要。文章在最后也给出了改进我国电影传播策略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前景理论、适应-水平理论和同化-对比理论,构建了网络购物环境下参考价格、感知收益、感知风险以及购买意愿的概念模型,并利用451个样本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内部记忆价格、外部刺激价格对感知收益、购买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对感知风险具有负向影响作用,感知收益对购买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感知风险对购买意愿具有负向影响作用,外部刺激价格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大于内部记忆价格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2.
陈新年 《中国物价》2006,(4):45-46,53
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3月15日发布的“一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在当前的物价和利率水平下,认为“更多消费(包括借债消费)”最合算的居民人数占比为28.6%,较上季和上年同期分别降低0.9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在连续三个季度下降后,居民消费意愿本季度再创新低。城镇居民的储蓄意愿仍处于较高水平。调查显示,在当前的物价和利率水平下,认为“更多储蓄”最合算的居民人数占比为38.5%.较上季降1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吴贵川 《商》2013,(12):142-142
我国延续多年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也为银行业金融业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在目前国内外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困扰、国民经济转型等宏观环境下,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不良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消除不良资产带来的潜在风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案例及文献研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处理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品牌》2015,(10)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从根本上促进了我国移动支付平台的发展。本文以顾客感知价值的视角,借鉴信息系统成功模型(ISSM)、技术接受理论(TAM)建立移动支付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分析感知收益、感知成本和感知风险对顾客使用移动支付意愿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9年陕西、甘肃两省883个农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二项Logit模型对农户天气保险兴趣以及购买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82.67%的农户愿意购买天气保险,说明我国天气保险拥有巨大潜在发展空间.地区、年龄、家庭总耕地面积、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是否曾因购买农用机械借钱、是否遭遇旱灾、有无债务、是否愿意采用新技术和是否对新型贷款产品有兴趣等因素对农户天气保险产品购买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2009年1季度至2015年3季度央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数据,利用Tobit模型实证考察房价及其影响。一方面,房价预期上涨不仅对总体消费意愿有负向作用,而且对购车意愿、大额商品消费意愿和旅游意愿均具有负向作用;另一方面,房价预期上涨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购房意愿。进一步分析显示,当期房价对房价预期具有正向推动作用。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证实了房价上涨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从房价上涨的角度解释了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探讨消费者在首购中药日化产品时,外部营销刺激信息对消费者首购感知风险及首购意愿的影响,分析概念认同水平对首购感知风险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8.
对农民新农合的需求作了框架性研究。运用线形扩展支出模型定量分析了农民的支付能力。农村贫困人群确实存在支付能力问题。政府应对贫困人群的合作医疗筹资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对于绝大数农民,关键不在于支付能力,而在于支付意愿。对农民的支付意愿构建了国家、社区、家庭和个人的四维解释框架。在国家层面,影响因素主要是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政府的"机构能力"以及补贴的力度大小;在社区层面,社会资本在社区健康融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家庭对合作医疗的支付意愿主要取决于其对参与的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同时,家庭成员内部风险分担机制和家庭之间风险分担机制也会对家庭的支付意愿产生影响。支付意愿还和农民的个人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线上线下一体服务、移动购物等消费模式的快速和蓬勃发展,使得移动支付已成为当今时代流行的趋势,而在众多的移动支付方式中,微信支付备受业界所关注,原因是微信用户量最为广泛和活跃,因此在其开通支付功能后,业界认为微信支付最具发展潜力,然而在实际支付过程中,微信支付用量在微信用户中所占的比例并不理想,而制约消费者接受微信购买和支付的关键原因在于消费者的感知风险。据此,主要研究了感知风险下消费者微信购买的意愿以及探索了提高消费者对微信支付使用意愿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也相互影响,由美国银行业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我国银行业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促使我国银行业加快了改革步伐,并进一步完善了金融监管制度。但宏观经济环境及货币政策变化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仍在不断增加,我国银行业长期存在的经营业务单一,盈利结构不合理,过分强调"存款立行",搞存款竞争等问题,不仅阻碍自身经营和经济正常运行,也降低了抗风险能力。银行业应对金融危机,应建立完善内部控制组织,科学培养监管人才,提高银行监管水平,坚持审慎经营的原则,促进商业银行质量安全、高效经营和健康发展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