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讨论,而焦点也集中在国有企业是应该实行公有产权还是走私有化道路。然而对于国有企业,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都有其缺陷。事实上,人力资本产权的残缺才是造成经营者和职工生产经营努力与能力"双重不足",进而造成国有企业经济效率低下的最根本原因。实施良好的人力资本产权改革,不仅可以解决两条改革道路的矛盾,而且更有利于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经营利润。  相似文献   

2.
赵西亮  吴栋 《经济经纬》2005,(5):69-71,75
产权改革与国有企业效率之间的关系怎样?产权改革是一种承诺机制。产权改革不是国有企业效率提高的充分条件,即进行了产权改革也不一定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同时,产权改革也不是国有企业效率提高的必要条件,即国有企业没有效率并不是完全由产权不清造成的。国有企业效率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产权结构只是影响企业效率的一个方面,而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的存在以及由此引起的预算约束软化,是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企业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产权改革使硬化企业预算约束的承诺变得更为可信,从这种意义上,产权改革对提高企业效率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难点是国有股“一股独大”,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金融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采取的对策是,实行渐进式的产权改革;构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金融市场,创造竞争环境;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4.
王宪明 《现代财经》2007,27(5):19-24
从理论逻辑和现实选择两个角度论述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次序和涉及产权改革过程,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内生性原因和外生性因素,进而以产权结构的视角论证探索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进一步改革的目标、思路及渐进式的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公有产权的市场运作:中国乡镇企业高效率的解释袁国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出现了一个迅速增长的乡镇企业群。乡镇企业的高效率及其迅速扩大的规模,不仅大大缓和了渐进式改革中释放出来的压力,如解决农村地区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提高整个国民...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企业产权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内部的雇佣劳动关系与外部市场关系有本质的不同,新制度经济学抹杀了这种差异,其产权范畴不够准确严密,不能很好地解释当代经济发展的实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分析了企业的本质和功能,论证了企业产权的结构和成因、产权的分离和让渡,具有逻辑自治性和很强的现实解释力,能够指导我国产权改革走上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产权定义出发,引出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后果,指出产权关系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和根本。农村信用社改革必须从产权改革着手。然后向纵深方向发展。最后作者从产权的权能、利益和形态三个层面上对农村信用社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中央决定把“产权清晰”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十分正确的决策,它抓住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环节。但是从一个时期的实际操作看,对于什么是“产权清晰”并未达成共识,直接导致产权改革不够规范。一是把产权清晰理解为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归并,似乎由经委、计委、财政、劳动、人事等多家共管国有企业转向由国资委一家专管,就是产权清晰、所有者到位了。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为科学的产权经济学奠定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框架。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应当以马克思产权理论为依据。只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坚持以公有财产所有权关系为主体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在渐进式改革的前期,政府主导型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对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政府控制金融的净成本正迅速增加,由产权约束导致的金融风险也日益暴露出来,因此政府主导型金融制度必须进行适时收缩.本文认为,遵循金融改革的内在逻辑,政府主导型金融制度边界收缩路径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金融产权改革为突破点,逐步改变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越位、错位行为,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