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入世”给中国内陆带来的冲击是多方面的。河南作为一个内陆省份,对外开放程度本来不太高,加之经济发展欠发达,经济实力、科研条件和对知识、人才的重视程度均不及沿海省份,入世后河南人才资源开发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壹 组织实施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战略 实施人才战略是人才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是入世后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意义的大问题。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实施人才战略的重大决策,这是党和国家应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巨大变化,为应对入世有可能带来的重大影响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举措。 实施人才战略,开发人才资源,也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国内企业开始走出低层次的产品竞争阶段,开始与外企争夺非常有限的高质量人才资源。但从方向上看,两者是不同的:在经济趋向全球化,资源趋向共享化的现代经济发展中,外企在中国选择了尽早实现人才开发与管理本土化的人才资源战略,而中国国内企业的人才资源战略则是加快国际化进程。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外,有助于我国企业确定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人才是强国之本。人才强国战略内涵至少应包括人才资源的国际化战略、人才资源的价值化战略和人才资源的现代化战略。人才机制创新是香港和宁波经济成功的基本经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靠完备的机制体系来保证。  相似文献   

4.
人才资源是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区域人才资源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加强区域人才资源共享市场建设,推进人才资源共享信息网络建设,科学评价科技人才资源绩效,能够合理有效地整合区域内的优质人才资源,使人才资源共享体系更加完善,由此推动区域生产要素(经济、科技、信息、人才等)的规范有序流动,服务于整个区域经济,对转型期的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无论凛凛朔风,还是皑皑白雪,都不能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降去一丝温度。纵观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竞争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竞争。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6.
王戒辉 《改革与战略》2010,26(10):125-128
中国东盟战略的实施,为广西人才资源的开发带来了前有未有的机遇,而南宁高新区的地缘、人才资源政策和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优势更是为其在人才的开发培养中赢得了先机。文章认为,南宁高新区应通过利用中国东盟战略制度优势构建与东盟各国的人才交流合作机制,整合区内和东盟两个区域的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开发培养水平,推进人才小高地建设培养特色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等途径,为促进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广西经济实现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浪潮扑面而来的今天,一个国家、地区或企业的繁荣强大不再直接取决于自然资源、资金等硬件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依赖于知识以及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知识经济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在知识经济中,知识已不再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而是经济增长的内在核心因素,而知识的载体是人,拥有知识和才能的人才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本,谁拥有最多、最优秀的人才资源,谁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主动权。从这一点来看,知识经济也就是“人才经济”。当前,国内外开发人才资源已成为热点,各地都十分注重实施人才战略,因此我们的工作思路要具有前瞻性和主动性,要积极面对众多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正阳县实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才开发工程以来,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才资源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及有关优惠政策。实行县乡领导干部联系乡土拔尖人才目标责任制,  相似文献   

9.
论教育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视人才资源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和邓小平同志领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贯方针,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了人才是重要资源的科学诊断,他说:“经济的发展不仅靠物质资源,人力和人才同样也是发展经济的资源,而且是更重要的资源。”“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朱Rong基总理在全国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的“十五”计划《纲要》报告进一步指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并强调这是“实现今后五年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在我国实施“十五”计划《纲要》、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必须十分重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地位,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非国有经济是我市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搞好非国有企业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 ,是实施我市人才战略的重要步骤。我市非国有企业在企业管理、人才结构、人才开发、技术经济现状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利于企业发展、稳定和吸引人才的问题。要强化政府管理职能、人才开发策略、加大人才调整力度、建立高素质企业家队伍。  相似文献   

11.
浅议如何进一步做好高校人才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高校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必须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人才工作水平;坚持在观念与管理方面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  相似文献   

12.
搞好高校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挥老教授、老专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开发高校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的重要意义、存在问题,结合高校老干部工作在如何正确开发、管理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资源,为高校和当地经济建设作出新贡献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高强华 《宁波经济》2004,(10):29-31,33
以高新技术产业、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主要内容的“双高工程”的实施使鄞州区的人才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为实现“创现代化强区,建生态型鄞州”新目标,人才工作要以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为前提,以推进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为基础,以开发高层次人才资源为重点,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是资源如何优化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好高新区首先应当选择资源与优化配置这些资源。千秋大业,人才为本。高新区最重要的资源不是高新技术,而是人才。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是高新区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变量,应当成为高新区引进、培训和管理的首要对象。我认为,作为在济南经济发展中具有典型示范和引路作用的高新区起码应实施以下四种人才战略。一、人才积聚战略人才资源是高新区的重要资源。新加坡人在经济发展中形成一个共识:“人力资源是新加坡的惟一资源”。借鉴和吸收新加坡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胡东侠 《浙江经济》2014,(12):59-59
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浙江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随着竞争环境的发展变化,制造业人力资源开发出现了诸多问题,制约着制造业未来的持续发展。目前,制造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制造型企业仍然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作为单纯的人事管理,没有把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规划、配置;人力资本水平较低,人才资源只占人力资源总量的5.7%左右,而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资源的5.5%左右,高级人才中的国际化人才更少;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我国新世纪发展的大局,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作出了发展我国西部地区的战略决策.朱镕基总理在听取国家人事部工作汇报时强调,现在我们开发西部最根本的是人才,不解决西部地区的人才资源问题,开发西部地区是有很大障碍的.人才资源开发是地区经济开发的基础,没有充足的人才,就不会有发达的经济,我们不仅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加快新疆的发展,更应当牢牢抓住人才资源开发这个关键,加大人才开发力度,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扫除障碍.  相似文献   

17.
张强 《广西经济》2012,(3):44-45
《柳州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提出了人才工作的"6+8"建设开发模式,未来五年,柳州市将重点建设"党政队伍、企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共六支人才队伍,重视八类人才资源的开发,努力形成人才队伍和人才资源共同推进的新格局。柳州市人才工作应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努力开拓人才工作的新局面,实现柳州市人才工作的跨越式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省的人才资源开发和调整,既面临着很好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知识化的严峻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跨跃发展,尽快地把目前的人才弱势转化为人才优势,进而再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人才结构的调整去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已经落在我们组织人事工作者身上。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周期长,青海要发展,人才要先行。  相似文献   

19.
兵团农八师加快农业人才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农八师农业人才资源缺乏、现有人才结构不合理,较全面地分析了农八师农业人才队伍的现状,客观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强农八师农业人才开发促进农业建设的战略任务,并提出增加农业人才数量、提高农业人才素质、引进和开发农业人才等措施,确定了农八师农业人才开发模式的总体目标、战略思想、基本原则与建议,对农八师发展"特色、优质、高效"农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光烈 《发展》2003,(12):43-44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新时期我国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西部县域经济多数是以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开发农村人才资源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像甘肃这样欠发达的农业省,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更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人才战略中一定要树立全面的发展的人才观,扩大和延伸人才工作的触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