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片故事     
普通人的“提案”贾文颖.北京市大望路小学教师.北京人,37岁,从业18年。她的“提案”是:希望能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及全面发展考虑,改进对学生的评价机制。李云龙.北京市建国门附近某建筑工地信号工,河南人,21岁,从业3年。他的“提案”是:希望农民工能有一个合理的休息时间。  相似文献   

2.
青春事件     
青春事件冰星谈了两年的他和她。竟然要吹了。原因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她是一位百里挑一的美人,而他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审计人员、两人志趣不同.性格各异,越谈越不投机。终于,在一个秋雨绵绵的日子,她表情平淡地告诉他,说她的父母对两个人的事不中意......这无...  相似文献   

3.
袁腊梅 《财会月刊》2012,(12):I0009-I0009
她爱上他,只是一秒钟。而他爱上她,却是10年以后的事情了。 那时候她的父母都在部队,有着不容忽视的职位,她生下来就被人宠为公主。他是从别的地方借调来的文艺兵,因为出身不好,而被人排斥。他只安静待在自己的屋子里,专心画画。那次她是无意中从他窗前经过,只是淡淡一瞥,便立刻被他吸引了去。她看见他空荡荡的房子里。挤满了人,微笑的人、哭泣的人、悲伤的人、快乐的人,那些逼真的脸部特写,一张张挂在墙上,  相似文献   

4.
爱在谎言里     
薛涌 《乡镇论坛》2009,(33):42-42
装修房子要铺地砖.我请来一对瓦工夫妻。进入家门.男人在一边提醒我说,他的妻子脑子有点毛病,几年前妻子和6岁的孩子遇到车祸,孩子送到医院没能抢救过来.他的妻子也落下了这个病根.如果她发病。你别理睬她,就行了:男人的话让我心里一惊。因为在我看来.她的神情举止并无异样。  相似文献   

5.
《辽宁经济统计》2010,(4):37-37
黛安娜·伍得拉夫博士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她相信我们大家都能活到100岁。她对长寿者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后,设计了以下的测验题,能使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算出自己能活多久。首先,弄清楚你怎样对自己进行评定。如果你现在的年龄在18~25岁之间。那么你应该从66岁开始估算寿命;如果你的年龄在25—30岁之间,你应该从66.5岁开始估算寿命;依此类推,每大1岁,  相似文献   

6.
结婚多年后她才发现,当初的山盟海誓已经被冗长琐碎的婚姻消磨殆尽。最近,他更是让她难以忍受,辞职之后开了一家五金店,不料,钱没赚着多少,他的应酬却与日俱增。别说孩子,就连老人生病都是她一个人在照顾,以至于单位竞岗差点被刷下来。这份委屈着实让她吃不消.寻了机会就跟他大吵大闹,吵来吵去,  相似文献   

7.
苏茉 《劳动月刊》2012,(8):15-15
我家小阿姨管我叫姐,管我老公叫哥。有一天她问我:“姐,哥挣的钱多不?”我说我也不知道,这大概让她震惊了,“哥不给你钱吗?”“不给..”“你跟他要他也不给吗?…‘我没跟他要过,我自己有工资。”她勉强笑了笑,看我的眼神不是佩服,是怜悯。小阿姨今年三十岁,两个孩子住在老家,她跟丈夫都在北京打工。  相似文献   

8.
同样是孩子     
6岁的儿子摔伤了,她赶紧抱着孩子送医院。小儿子没人照看.她将他放在浴缸里玩。也算是急中生智吧,浴缸里没水,深,孩子小,爬不出来,看起来是不错的主意。不知为何,不足2岁的小儿子居然将浴缸水龙头拧开了。孩子淹死了。  相似文献   

9.
他和她     
他和她文/高容他和她.同毕业干财经院校。在那审计初创的年月加入到审计的行列.是”审计”这位朋友介绍他们相识、恋爱;是”审计”这位老师给他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幸福篇他和她之间,有着夫妻的温存、融融蜜意.更有一般人无法比拟的相互理解和追求,他们拥有共同的...  相似文献   

10.
一凡 《财会月刊》2007,(11):I0004-I0003
那时,他36岁,她27岁,相亲见面时,虽然他们对对方都不是很满意.但心里都有错过这村怕没这店的想法,所以部同意交往下去,认识6个月后,他们结婚了。  相似文献   

11.
金薇 《乡镇论坛》2010,(27):47-47
1916年11月8日,患喉结核的蔡锷将军在日本病逝,年仅34岁。 小风仙得知此讯,痛不欲生。高山流水觅知音,他是她人生最大的亮色,谁知只是那么短短的一瞬间,他就如流星一样划过夜空,永远从她的生命里消失了,这让她怎么面对以后的漫漫人生呢?  相似文献   

12.
1、一本书,也是有生命的 我一直认为,一本书也是有生命的。这就像一个人.没有呱呱坠地以前,还谈不上是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但是.一旦他或者她哭着喊着挣扎着经过了那条狭窄的生命通道之后,他或者她就有了自己的尊严以及存在的权利。作为社会人.我们尊重这种存在的权利,是因为我们尊重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我们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个体.是因为我们自己也希望自己被别人尊重和爱护。  相似文献   

13.
冯磊 《湖北审计》2009,(2):56-56
1、一本书,也是有生命的 我一直认为,一本书也是有生命的。这就像一个人.没有呱呱坠地以前,还谈不上是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但是.一旦他或者她哭着喊着挣扎着经过了那条狭窄的生命通道之后,他或者她就有了自己的尊严以及存在的权利。作为社会人.我们尊重这种存在的权利,是因为我们尊重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我们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个体.是因为我们自己也希望自己被别人尊重和爱护。  相似文献   

14.
牛津 《企业文化》2008,(5):52-52
有一个残酷的心理学测试:讲师请一个女学生上台,要求她认真思考后,在黑板上写下她认为对自己一生来说最重要的人的名字。这个女生写了一大串。接下来,讲师要求她必须做出选择,从她的生命中舍弃一个人。舍弃谁,就把他的名字划掉。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山东省成武县大田集镇陈庄村60多岁的陈老汉,从地里于完活回到家,听老伴说家中存放的一包棉花让她卖给了棉贩子,气得直跺脚,半晌才说"5000元钱让你给卖出去了!"原来,前几天老汉刚从银行里取出5000元现金,准备买料翻新房子。平时,他常听说小偷入室行窃,多是撬抽屉、翻床铺。为安全保险,他就把5000元钱藏在了棉花包内。他对老伴也没说。这天,陈老汉下地干活,老伴一人在家。一个开三轮车的棉贩子未收棉花。说是不除水分不扣杂质,每市斤1.5元。老太大觉得去棉站卖棉,得自己出力拉着花费一上午时间,还要…  相似文献   

16.
你网婚了吗     
现实中,如果一个成家的人.再与另一个人结婚,他(她)就犯了重婚罪。如果他偷偷与第三者同居,要受到道德的谴责。然而近来兴起另一种婚姻——网络虚拟家庭,或者叫网络同居、网婚。据本刊调查,在网婚一族中.70%的网民在25岁以下.95%的网婚男女根本没见过同居一室的另一方;40%的网民对网婚持无所谓态度;70%的网民认为应该规范网络行为。如今,网恋、网婚正大行其道.部分上网成瘾的网民甚至把网络当成现实生活,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中奖500万     
他和她结合的时候,两个人都是二婚。他对她很满意,说是终于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另一半;她对他很赞赏,说是终于找到了可以终身托付的人。他和她都是宽容大度、知情达理之人,他从不问她过去的婚姻,怕提起往事伤了她的心,她也从不追问他先前的家庭,怕破坏了两人和谐的气氛。他说,我们今生有缘,天设一对,她说,  相似文献   

18.
虹小风  王景贵  刘学士 《活力》2008,(12):32-32
“我觉得.为人民服务是从实事、小事做起,心中经常装着事业、装着人民,又能从行动中一点一滴地去实践,这样的人,她的生命常青,她的事业常青,这样的人生才最有价值。”——引主人公的话为题记 张晓洁今年45岁,青年时代有着积极上进心,有抱负、有雄心,加上她良好的干部家庭教育,且立志从事卫生事业。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个人,她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她两次报考母校的研究生,都名落孙山。此时,她已是29岁的大龄青年,她想放弃,但又心有不甘.  相似文献   

20.
《巴蜀质量跟踪》2000,(16):52-53
波特狂潮 《新闻周刊》 2000年7月17日 一个名叫波特的13岁的小男孩,在不幸的家庭中长大。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是一个有神奇魔力的魔法师,于是出发开始他的历险生涯。这看似一个非常普通的童话故事,但它已经被翻译成35种语言,在全世界卖出了3500万册,成为历史上最畅销的畅销书。对此,其作者J.K.罗林说,她“万万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喜欢这种故事”。是因为人们在现实世界里呆腻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