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债转股以后,资产管理公司应积极参与债转股企业管理,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并建立资产管理公司股权运作过程中的激励约束机制,科学分类,合理筹划,作好股权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债转股及其由来,通过对实验债转股企业的分析,提出了债转股的核心内容在于管理重组,债转股的效果体现在财务效应,股权效应和管理效应三个方面,债转股的关键是建立督导机制以及债转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债转股运作四年来仍存在不少问题,诸如管理行为政府化和公司治理结构的模糊性阻碍债转股的运行,出现新的企业管理财务短期化,资本结构不良,筹资困难和道德风险等。为此,当前债转股后的企业运行机制应作如下考虑:政府应积极建立国有企业重组和退出机制,积极探索新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改善企业资本结构,加速资产管理公司股权转让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为防范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和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国家在国有资产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债转股工作。债转股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处置问题关系着债转股企业与金融机构双方的长远发展。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在国企债转股的前五年设置成优先股,以后转为普通股,既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改变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股独大”的局面,建立规范化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又有利于双方今后在更高层次上的合作。  相似文献   

5.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股权代表控制权,股权约束比债务的约束更为直接,对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实施债转股比迫其破产对银行更为有利;处于转轨改制阶段的中国,股权约束是较债务约束更软的约束形式,对陷入债务危机的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能否化解银行的不良资产,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债转股的进程,生成有剩余索取权的监控主体,促使国有管理方式的变革以有确立规范的股份制等,是债转股新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6.
债转股问题是近来经济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一般来说,对于债权人而言,债转股是指将其债权转化为对原债务企业的股权;对债务人而言,债转股是指将其负债转化为本企业的资本,形成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本文从财务关系的角度对债转股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债转股的实施对国企解困和银行风险化解有很大积极作用,但在其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隐性和显性的风险。首先是企业与企业、地区与地区之间为争债转股名额的博弈,到底谁能够争得债转股名额,其博弈结果是给债转股企业和相关银行造成风险;其次,债权转股权,银行对欠款国有企业的约束由原来相对较硬的债务约束变成较软的股权约束,使本已较差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进一步弱化;第三,国企债转股的成败还受国家客观经济的影响和债转  相似文献   

8.
降低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改善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实行债转股,将符合条件的重点国有企业对银行的债务转化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企业的投资即股权,是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重要举措,使企业降低负债率,增加资本金,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但债转股不是免费的“晚餐”。实施债转股方案要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通过资产管理公司运用资产重组、债转股等手段,促使国有大中型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实现扭亏解困,这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债转股企业股权退出的必要性、实现股权退出的主要方式、障碍和难点及操作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债转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债转股”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是国有企业负担过重;另一方面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债转股的出现打出了一条解决银企双方困难的新思路。然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债转股还存在许多问题有等人们研究解决。作为国企改革关键的一步,债转股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国企改革的成败。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作更深入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包括三个产.咿经一部分研究债转股的基本理论,重点阐述了债转股的基本含义;债转股的动作原理以及债转股的功能。第二部分研究债转股实施中的难题。重点研究了四个问题:一是利益驱动不的逆向选择问题,即由于各方面利益的冲突,资产管理公司在选择债转股企业时有可能作出与实际情况相反的选择;二是债转股企业转股额度与转股价格的问题;三是债转股的道德风险,即由于缺乏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有可能形成一个企业赖债、地方政府乱推荐、商业银行为企业包装三方面的道德风险;四是资产管理公司的退出机制,即由于缺乏完善的资本市场,资产无法管理公司无法顺利退出。第三部分对债转股提出积极的政策性建议。这此建议包括:严格把关,精选实施对象;确定合理的债转股比 转股价格;正确行使权利,建立督导机制;完善资本市场,形成有效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