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的基本材料,在使用混凝土时,人们普遍注意的是高强度、高标号,很少有人强调它的含碱量问题。但是在中国工程院最近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原部的几位院士以大量的事例与研究报告说明,高碱混凝土使建筑物出现开裂破坏,使用寿命缩短。专家们提供的事例触目惊心。北京市的三元立交桥建成于1984年,在80年代末已发现开裂,目前盖梁及桥台开裂十分严重,裂缝宽度最大已达1.4厘米。有关部门不得不采取措施将桥墩扩大以支撑悬臂盖梁。三元桥的水泥用量每立方米约300至400公斤,使用北京地区含碱较高的砾石做集料,施工中为了防冻剂和缩短凝固时间,又掺人了防冻剂和早强剂,使部分混凝土中碱的含量高达每立方米15公斤。碱与混凝土骨料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从而导致混凝土的膨胀开裂与破坏,专家们把这种反应叫做碱集料反应。  相似文献   

2.
水泥中的碱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发生反应,由于活性骨料在混凝土拌制中大体呈均匀分布,所以一旦发生碱骨料反应,混凝土内部产生膨胀应力,对混凝土的破坏将是严重的。  相似文献   

3.
石磊 《科技与企业》2014,(2):172-172
本篇文章主要以内蒙古乌兰察布机场的道面案例工程作为出发点,来对于水泥混凝土道面的碱集料反应问题以及对于机场道面所产生的相应危害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同时与大量的机场道面设计经验相结合,来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混凝土抵抗气候变化、化学侵蚀、磨损或任何其它破坏过程的能力,当在暴露的环境中,能耐久的混凝土应保持其形态、质量和使用功能。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内容包括钢筋锈蚀、化学腐蚀、冻融破坏、碱集料破坏。混凝土的抗冻性作为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北方寒冷地区工程中是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水泥混凝土路面局部破坏快速修补技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福勇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0):121-121,149
水泥混凝土路面发生破坏、磨损等病害后,其维护、修复工程量大。文章介绍了一种水泥混凝土局部损坏的快速修补技术,快速开放交通,节省经费,同时能够保证修复后的强度及耐久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原因、防治等三个方面浅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7.
<正>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是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水泥、外加剂、混合材和水中的碱(Na2O或K2O)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发生的反应。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对建筑物的危害很大,此反应会在混凝土浇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的概念,从常见的混凝土耐久性破坏如冻融破坏、渗透破坏、碱骨料反应、混凝土的碳化和化学侵蚀这五个方面对混凝土结构发生耐久性失效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简单分析和介绍,并提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是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水泥、外加剂、混合材和水中的碱(Na20或K20)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发生的反应。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对建筑物的危害很大,此反应会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若干年逐渐进行,反应后的生成物吸水膨胀使混凝土产生内部应力。从而膨胀开裂使混凝土失去设计性能。  相似文献   

10.
黄东 《河北企业》2010,(6):79-79
<正>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其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养护维修费用低、经济效益高、有利于夜间行车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后修复困难成为限制水泥混凝土路面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本文应用断裂力学、损伤力学和路面破坏的原理,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损伤断裂的产生、扩展直至破坏的全过程进行分析,指  相似文献   

11.
吕德亮 《价值工程》2011,30(29):99-99
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局部破坏的产生原因,提出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处理的主要处理措施,对于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和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给今后类似工程提出设计、施工及监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并重点将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和胀、缩缝带来的病害做一研究。  相似文献   

13.
技术简介项目应用领域硫铝酸盐水泥具有早强(其3天强度相当于同标号硅酸盐水泥的28天强度)抗渗、抗冻、耐腐蚀性能大大优于硅酸盐水泥,对碱活性集料有明显抑制碱集料反应的功效。该水泥系列产品有如下品种及应用:(1)、硫铝酸盐水泥基特种工程材料:具有强度高、凝结时间可调、流动性能好等特点,特别适合煤矿、金矿、巷道支护与充填、电磁胶结料,还可以配制自流平、灌浆及修补材料等许多高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过程,并通过对开裂原因、影响因素的分析,论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破坏过程的机理,提出了设计、施工、运营过程中有效的抗裂措施,延长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寿命.  相似文献   

15.
张立辉 《民营科技》2011,(6):209-209
目前,国家正进一步加大公路的建设力度,在提出减少能源消耗,又好又快的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节约性社会。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破坏对探讨公路路面使用性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通过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产生原因,从而采取对应措施进行防治水泥混凝土路面板。  相似文献   

16.
姜全国 《活力》2006,(5):263-263
一、混凝土的几种腐蚀机理简介 1.混凝土密实性的差异。混凝土的密实性好坏是决定混凝土抗渗、抗冻、抗侵蚀和钢筋锈蚀的主要因素。首先,混凝土不密实,周围水和氧渗入内部,铁离子(Fe^++)将与氧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驱铁[Fe(OH)2],氢氧化亚铁继续被氧化即生成铁锈[Fe(OH)3]。其次,混凝土不密实,内部存在许多连通孔隙和渗水通道,严重影响抗渗性。在负温存在的情况下,由于其内部孔隙和毛细孔道中的水结冰,产生体积膨胀和冷水迁移,使混凝土遭到冻融循环而破坏,也进一步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开裂和剥落。再次,混凝土不密实。其所处环境的侵蚀介质容易渗入,尤其是酸盐介质的侵入,很快与水泥的水化产物Ca(OH)2发生反应,降低碱度,导致水化硅酸钙和铝酸钙的分解,使混凝土强度下降而被破坏。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中的总含碱量对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抵抗碱集料反应的耐久性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存在碱活性集料的情况下,对公路的桥梁、涵洞、隧道、路面等结构的使用年限有致命的危害。文章以NOF-AS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光度法测定其碱含量,并结合仿真软件Matlab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数据处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8,(15):101-103
本文从水泥混凝土微观结构的角度分析其抗弯拉强度的作用机理,通过对水泥混凝土抗弯拉破坏机理的分析,表明泌水是引起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新型抗弯拉水泥混凝土路面以提高抗弯拉强度和耐久性为设计目标,通过增加粗集料用量,改进级配,优化水泥胶砂用量,形成骨架密实水泥混凝土,减少泌水,从而有效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  相似文献   

19.
王立志 《民营科技》2009,(11):149-149
混凝土路面板,根据已建成通车的高等级道路的使用情况,有相当部分已破坏,如开裂、断板、沉陷、错台等病害,给养护、修复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断板病害尤为突出,已经成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通病。现通过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原因,谈谈旧水泥混凝土板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我国水泥混凝路面的现状,阐述了我国通车运营中的混凝土路面存在的破坏类型并分析出现的原因,给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一般表现形式,其中有:表面剥落、错台、严重破碎、路基沉陷、接缝剥落。重点探讨了混凝土路面最常见的路面裂缝病害的形成机理,并对我国现阶段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主要使用的方法作了进一步分析,以期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养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