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经贸》2004,(7):10-11
中国直销业风云跌宕,从未平静! 直销自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中国,掀起一次次轩然大波,时而以天使般的面孔为人们创造致富的机会,时而如洪水猛兽般扰乱社会的安定.它以一种独特的魅力,让无数人在天堂与地狱之间奔跑,它是天使,抑或魔鬼? 亦正亦邪的直销模式总让人捉摸不透,时时刻刻考验着中国政府的应对能力.从刚开始时对直销全面放开,到1998年一纸禁令全面封杀,再到后来引导部分外资直销企业走上店铺加雇佣推销员的新经营模式,中国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应对直销的对策,14年来摸着石头过河,对占市场份额并不大的直销业一直不敢掉以轻心,因为深谙其中的利害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直销业风云跌宕,从未平静!直销自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中国,掀起一次次轩然大波,时而以天使般的面孔为人们创造致富的机会,时而如洪水猛兽般扰乱社会的安定。它以一种独特的魅力,让无数人在天堂与地狱之间奔跑,它是天使,抑或魔鬼?亦正亦邪的直销模式总让人捉摸不透,时时刻刻考验着中国政府的应对能力。从刚开始时对直销全面放开,到1998年一纸禁令全面封杀,再到后来引导部分外资直销企业走上店铺加雇佣推销员的新经营模式,中国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应对直销的对策,14年来摸着石头过河,对占市场份额并不大的直销业一直不敢掉以轻心,因为深谙其中的利害关系。中国有自身特殊的情况:不少人对直销这种商业模式尚未有深入的了解,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加上中国自古以来就盛行礼尚往来的人情关系,这些恰好都是滋生非法传销的土壤。一旦对直销控制不好,它狰狞的面目就暴露无遗,商业病毒通过人传人,很快将整个市场涂黑。不过,如果对直销进行有效的管制,它会给整个社会造福。海外不少国家已给了直销合法的身份证,并证明直销业在行之有效的法律管束下可以健康发展。安利、雅芳、玫琳凯、完美等直销巨头就是在海外有法可依的情况下发展壮大起来,并成为商界中成功经营的典范。按入世的承诺,中国在今年年底也必须出台相关的直销法,这是中国直销业翘首以待的大事。面对直销立法,守法的直销企业与非法的传销企业、外资直销企业和内资直销企业等呈现不同的立场,多方力量展开博弈。直销立法前夜,注定是不平静的!  相似文献   

3.
刘忠 《经贸世界》2004,(12):8-9
自上世纪末90年代直销(当时叫传销)进入中国市场后,中国政府对待直销业的态度随着直销在中国的发展状况而不断改变。从最初的开放,到后来的紧缩政策,直至完全禁止,再逐步放开,先以外资直销企业为平台开辟一条有效的疏导途径,并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直销经营模式。2004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4.
胡檬丹 《经贸世界》2004,(12):24-28
2月7日,支包括纽约人寿、通用汽车等美国知名公司在内的美国商会代表团到北京参加中美商务理事会会议。代表团成员中,仅直销行业的就来了五家。他们参会的主要目的,便是敦促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履行WTO承诺,于年内制定直销业相关法规,使直销合法化。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直销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蕙 《市场研究》2006,(4):31-32
自1990年雅芳登陆中国,拉开中国直销市场帷幕至今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从事直销的中外企业比比皆是,直销范围也已涉及化妆品、保健品、家用电器、玩具、教育用品等等十多个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领域。中国直销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直销行业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有关法律法规从无到有,对直销的监管积累了不少经验,2005年下半年再次开放了直销市场,将会使直销业步入规范、有序的良性循环。本拟就直销业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尚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几个方面谈谈笔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直面直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全球范围内营销渠道发展趋势之一的直销,在中国,曾为天使,曾为猛兽。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对直销业立法已箭在弦上。无论是非,直面直销方为上策。  相似文献   

7.
旷强 《经贸世界》2005,(2):11-13
经历过六年特殊时期之后,中国直销业面临巨大机遇,对到中国来的外资企业而言,这是一场不可错过的机遇;而对中国直销企业而言,却面临更大的挑战,这种挑战的关键在于,中国直销企业能否在一个新的直销时期赶上国际化的最后一班快车?如何才能让企业走进长远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8.
即将颁布的《直销管理条例》将使中国直销业面临的政策法规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在这样一种环境中,中国直销业的两个行为主体,直销企业和直销员,必须将自己现有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进行转型的准备。中国直销业已经进入了第二次转型期。  相似文献   

9.
对于中国加入WTO后的表现,有外电评论说,中国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中国的绝大多数企业是经得起世界经济大潮冲击的企业。中国政府始终如一地坚持兑现WTO承诺,给了世界一个诚信负责的政府形象。在过去的2004年里,有关直销立法的消息不时传来,让直销业界兴奋不已。随着2004年的远去,我们已经跨入了2005年的门槛,而备受世界直销业界关注的中国直销法还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直销管理条例》、《推销员管理办法》、《反金字塔欺诈条例》等三部直销法规并未如期出台,这不得不让直销企业和直销从业人员们有了那么一丝遗憾。有消息说,中国直销法没有在2004年的最后一天里如期颁布,是政府有关部门为其细节问题争执不下所致。我们无法去推断这样的消息是否真实,但有一点是我们可以说的,那就是无论如何,在2005年里,中国直销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必定要与人们见面;2005年的中国,直销业必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2005年,中国必定会出现一个直销大潮。  相似文献   

10.
谢丹 《网际商务》2004,(3):18-20
自20世纪80年代末直销登陆我国以来,中国的直销业走过了喧嚣—沉寂—恢复—发展的涅槃之路,根据中国入世的承诺,今年中国将会出台有关无固定地点销售的法律法规。在过去的六年中,“直销”已经成为中国最敏感却最炙手可热的话题,如果说直销法律的出台标志着直销业的身份被官方正式认可,那么2004年应该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的直销元年,从这一年起,中国直销业将进入一个继往开来的新时代。但是,我们真的能够期待一部法律就能完成对中国直销业的救赎吗?2004年真的能成为中国的直销元年吗?谜底将在今年揭开。  相似文献   

11.
秦永楠 《经贸世界》2005,(12):46-48
中国直销业的调整,让整个社会关注。但我们从目前企业公布的调整方案可以看出,企业也有着太多的无奈。那么,按“直销条例”的规定就真的不能调整出一个新的营销方式来? 秦永楠是众多研究、摸索这一课题的学之一。他近日提出:中国直销业的第二次转型是机构的转换,而不是形态的改变。直销企业可以探索从多层多次向单层多次的机制转换等多种模式。[编按]  相似文献   

12.
店销模式(即店铺 直销人员网络)是具有中国特色,与中国的管理国情相吻合的直销形式,虽然国际上比较通用无店铺的运营形式,但要保证中国直销业的健康发展,核心还是要紧贴中国国情,而不是盲目地照搬国际惯例。直销作为一种营销方式在中国的动作有它的复杂性,必须强化对直销这种营销方式在各个层面上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直销业现状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旷强 《经贸世界》2004,(10):47-50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直销模式进入到中国.到现在已经过了15年。其间坎坷的经历,引起世人的关注。如今,直销业面临开放.立法在即.可以说新一轮直销热潮已经来临。但是,当这一大好形势摆在面前的时候,人们对中国直销目前所处的阶段.基本情况等却不甚了解。本将对直销业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探讨和分析。公司方面:直销公司数量.近3年的总营业额.直销商总人数.法律方面:监管历史、立法现状.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公共关系方面:政府认知度,媒体认知度和民众认知度。  相似文献   

14.
徐静 《经贸世界》2005,(1):28-30
2004年岁末,千呼万唤的直销立法没有如期出台,中国直销业仍然处于翘首期盼的状态。2005年,中国直销业能否正常开放,成了很多直销公司和直销商举目期待的一年。安利、雅芳、完美等早期进入中国直销领域的公司,早已先为人知,而更多希望能搭上直销开放班车的直销企业都在暗中骚动。《科技智囊》杂志在《直销乱力怪神》一中谈到直销的发展时说:第一代直销是机会导向,第二代直销是产品导向,第三代直销是制度导向,第四代直销是通路导向,而第五代直销则是整合导向。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岁末2006年年初,这段时间注定要在中国直销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禁止传销条例》与《直销管理条例》相继实施,而直销牌照却没有着落,让中国直销业在等待中步入了一个从未经历过的尴尬时期。  相似文献   

16.
《大经贸》2005,(8):6-8
有人说,如果你爱他,就让他去做直销,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让他去做直销,因为那里是地狱。然而,天堂与地狱、直销与传销、天使与魔鬼都仅仅是一步之遥。在直销浪潮中,舞台与沼泽同在,激情和颓废并存,1998年禁令,2002年严打,在灰色地带潜行的中国直销业一直水深火热。外资巨头虎视眈眈,皆为一场饕餮盛宴。民族企业奋起突围,皆因一场生死危机。有人说,2004年是中国直销元年。可时至今日,直销法规仍是水中黄花、镜中明月,2005年又猛然过半,可当风暴袭来,谁能解中国直销之痛?  相似文献   

17.
直销业在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销在中国大陆是个新概念,从店铺销售到直销在销售方式上是一种革新,笔者于今年10月3日随直销业考察团在美国华盛顿会见了世界直销协会主席兼美国直销协会会长尼尔先生,听其介绍了世界及美国直销业发展情况和直销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情况,这对我们正确理解和对待商品直销,颇多启发和借鉴。 一、全球及美国的直销业 直销自本世纪初在国外发展起来,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发展,至92年全球直销总额达626亿美元,其中日本338亿美元,占50%,美国144亿美元,占23%,西欧及其它国家144亿美元,占23%。有10家公司年直销额超过10亿美元,它们分别在日本、韩国、台湾、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墨西哥、巴西、伯利兹。  相似文献   

18.
历经15年风雨之久的中国直销业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管理新规——《直销管理条例》,历程坎坷的中国直销业将进入全面依法发展的新阶段。确定直销的概念“直销”是一个被广泛讨论,但是常被误解的主题。有些人会把直销和直效行销(DirectMarketing)混淆,更有些人把直销和老鼠会相提并论。在美国研究直销最有名的两位学者是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校区的彼德森(RobertA.Peterson)教授和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沃特巴(ThomasR.Wotruba)教授。他们两位对直销研究发表的论文最多,也最被重视。他们在1996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讨论直销的定义,对直销下了一个简单但贴切的定义:“直销是一种没有在固定零售点进行的面对面销售。”这个定义和美国直销教育基金会(DirectSellingEduca-tionFoundation)于1992年的定义:“直销是一种透过人员接触(销售员对购买者),不在固定商业地点,主要在家里进行的消费性产品或服务的配销方式”很相似;不过后者更强调“消费性”与“配销方式”。直销定义中有两个要点:“面对面销售”与“不在固定零售点”。“面对面销售”可以让我们了解直销是一种两个人面对面沟通的过程;这种面对面...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如果你爱他,就让他去做直销,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让他去做直销,因为那里是地狱。然而,天堂与地狱、直销与传销、天使与魔鬼都仅仅是一步之遥。在直销浪潮中,舞台与沼泽同在,激情和颓废并存。 1998年禁令,2002年严打,在灰色地带潜行的中国直销业一直水深火热。  相似文献   

20.
胡鑫 《经贸世界》2005,(2):31-33
对于中国直销,1998年到2004年的六年,是不会让人遗忘的,以“专卖店十雇用推销员”模式生存的方式,是要写进中国直销的发展史的。如果1998年是政府对直销默许的开始,那么《关于外商投资传销企业转变销售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的“专卖店十雇佣推销员”的方式,也就成为政府对直销默许的经营模式。2004年9月,政府在“厦门会议”上公布的直销立法草案中,再次强调立法后的中国直销,将会延续“专卖店十雇佣推销员”的模式。六年后,我们有必要再来分析一下“专卖店十雇佣推销员”模式对中国直销的众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