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预收款项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预收账款”科目,而将预收款项记入“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收到预收款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帐款,发出商品时,借记应收账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实际上,不设“预收账款”账户,并未给企业的账务处理工作带来简化,例如,某企业年初“应收账款”借方余额为5000元(假设只有一个明细科目),本年预收外单位货款3000元,则年末“应收账款”科目有借方余额2000元(假设本年没有与“应收账款”相关的其他业务发生)。这2000元借方余额是在应收款和预收款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
去年8月,我们在对某公司进行1997年度财务收支审计中,发现一严重违纪问题。该公司通过预提维修费用,在帐簿上多列支出60万元,从而漏缴企业所得税19.8万元。然后又采用几种做账手法,将隐匿在应收账款中的预提费用转移。现将这一违纪问题发生始末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今年,我们对某厂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发现该厂田××利用往来帐户作案。审计过程中发现,该厂所属劳动服务公司应付款贷方一笔款4.2万元,在前进乡农机站往来帐户借方发生也是4.2万元,该记帐凭证  相似文献   

4.
《财会月刊》2007,(2):52-58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2005年度,甲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100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70万元;应收账款期初余额为100万元,期末余额为150万元;预收账款期初余额为50万元,期末余额为1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05年度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的金额为()万元。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发现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会计核算时,有意偷逃增值税的现象较多,总结起来,主要手法有以下几种:1.利用“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往来科目偷逃增值税。例如,某企业已发出商品并收到买方货款,却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月末作相反分录,不按规定作销售处理,从而偷逃销项税额;2.发生“以物抵款”或“以物易物”时,只作“原材料”、“库存商品”、“产成品”等账户的对转处理,不按规定作销售的账务处理;3.取得下脚料、边脚料收入时,直接冲减“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等科目,不做收入处理;4.收取…  相似文献   

6.
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后,而形成应收账款,是当前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但在审计中我们发现,近年来,应收账款在企业全部流动资产以至全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使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来越弱,存在坏账损失的风险性越来越大。这就给企业的发展和资金的运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和危害。就我们企业来说,应收账从1998年末的240多万元,增至现在的近1500万元,增加了1260万元,占流动资产的60.6%,总资产的41.9%。使开辟市场增加的10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都变为应收账款挂在账上无法变现。目前超过三年以上的应…  相似文献   

7.
(一)为了较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债权性资产,现代会计制度遵照谨慎性原则,规定企业应该采用备抵法合理地计提坏账准备。那么在计提坏账准备后如何正确地编制现金流量表呢?下面以一个例子作为示范,来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使大家透彻了解现金流量表的调节原理。例: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年初应收账款余额为100万元,库存商品600万元(年初该存货未发生减值)。当年销售年初库存商品500万元,销售收入为1170万元(包含增值税税额),其中赊销234万元(包含增值税税额),本年共收回前期应收账款100万元。该企业一贯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3%,本年共发生坏账损失20万元,收回前期已核销坏账15万元。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们在对某银行的审计中,发现该行信用卡部资金周转额度较大,而且许多在“个人卡”上周转的资金实质上都是企业资金。这种私卡公用现象给国家利益带来很大危害。具体表现为: 1、隐瞒收入,偷漏税金。某加工企业1994年将收到的加工资200万元存入个人信用卡,跨越会计年度长期不入帐,其中除部分往来款项外,还隐瞒加工收入31万元,漏缴增值税5.9万元,其它各税7.1万元。某流通企业将代购代销手续费收入8万元存入信用卡,漏税2万多元。  相似文献   

9.
北大东奥 《财会月刊》2011,(7):I0001-I0002
1.A企业和B企业均为工业企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A企业于2010年6月30日向B企业出售一批产品,产品销售价款1000万元,增值税170万元;B企业于同年6月30日开出期限为6个月、票面年利率为10%的商业承兑汇票,抵充购买该产品的价款。在票据到期日,B企业未按期兑付,A企业将该应收票据按其到期价值转入应收账款,不再计算利息。A企业对该应收账款未计提坏账准备。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们在对某厂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审计时发现,该厂“应收账款”1999年账面显示涉及6个不同省份的矿务局,余额共计1787197-86元。为了查清形成原因,经向以往年度追溯,发现至1995年底结转下年时,此6个户突然消失,且分户账比总账少1787197-86元,而1996年初却有上年结转。为什么6个“应收账款户”时有时无呢?这不能不引起审计人员怀疑。经过仔细调查及询问当事人,原来此6个户头竟为虚设!事实是:1994年1月该厂出现亏损,为掩盖真相,上报实现利润,经厂领导授意,财务人员将两种产品…  相似文献   

11.
A企业1999年5月1日销售一批产品给B公司,价款为35100元(含增值税),B公司于6月初收到该产品并验收入库。购销双方原签订的合同规定,B公司于收到货物后的一个月内付款。但是,由于B公司资金周转不畅,到12月31日仍没有付款。A企业在12月31日编制报表时,已为该项应收账款提取了1053元坏账准备(假设提取比例为3%),12月31日A企业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账户余额为50000元,“坏账准备”账户余额为1500元,该项应收账款35100元已列入资产负债表内。A企业于2000年3月1日收到B公…  相似文献   

12.
张金松 《财会通讯》2007,(12):43-44
在现金流量表编制的直接法下,大部分教材上计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时都给出下列公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一应收票据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一预收账款期初余额)一本期计提的坏账准备一票据贴现的利息”;  相似文献   

13.
《工业企业财务制度》阐述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的评价作用是: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程度。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100%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在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时,有不少乡镇企业计算的不太准确,因而计算出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程度。对该指标的计算之所以不太准确,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销售收入,二是应收账款。一、销售收入《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实行价税分…  相似文献   

14.
笔者随同有关部门进行企业财务审计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单位对实行“现金折扣”时的纳税及会计处理不够规范:一、发生“现金折扣”时,同时折扣“税金”。例:A企业10月8日销售一批商品给B公司,货款100000元,增值税率为17%,增值税为17000元。合同规定的付款条件为:4/10,2/20,n/30,并按照规定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10月8日,按照《收入》会计准则,确认销售收入实现时:借:应收账款———B公司117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如果B公司于10月17日付款,A企业作了这样的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112320主营业务收…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企业审计过程中,发现有些企业在正常缴纳增值税的情况下,按〔(毛利×增值税率/销售单价)×商品销售总额〕—已缴增值税的方式补缴了增值税款。企业对此进行的账务处理五花八门。有的企业将补缴的这部分税款放入“应缴税金———增值税(已交税金)”账户;有的企业甚至将其记入“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账户。企业缴纳的这部分增值税款,因无商品销售收入作依据,均无法汇入“企业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造成企业账簿记录与企业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不符,致使企业补缴的这部分税款在企业长期挂账。企业虽知道税务机关此举不符合…  相似文献   

16.
今年五月,我局对本县一磷化企业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厂应缴税金帐户红字金额99.4万元。通过审计,查出该企业有意曲解《增值税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以产品免税作掩盖,偷漏、隐瞒各种税金43.8万元。1995年度该企业应缴税金帐户红字99.4万元。该厂生产的最终产品是过磷酸钙、复混肥,按政策规定属免税产品,在应缴税金帐户上,是不应该出现借方余额99.4万元的,而为什么又出现了红字金额呢?我们顺藤摸瓜,逐笔查找发票的磷铁矿石的代扣税金部分和运输磷铁  相似文献   

17.
去年,在对我市重点建设项目审计中,查出项目施工单位,私设“账外账”1200万元的违纪事实,并依法进行了处理。发现疑点我市某重点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近2亿元,采取概算切块承包的方式对外发包,施工单位系某中央所属企业,在项目建设中承担70%的工作量,为了查清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我们延伸审计了几百里以外的施工单位,在对施工单位往来账进行审查时,“应收账款”账户两笔业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其一是“应收账款”账户有一笔为建设单位购轿车款830958.10元。其二是转出购车款,此账户结平。施工单位为什么给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们在审查某单位1996年度财务帐时,发现有多笔销售水泥的业务,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借方记录购进的水泥款15.4万元,贷方记录销售的水泥款28.6万元,其中有三笔销售水泥业务3.8万元,已按发货票金额交税,有24.8万元销售水泥的款项漏税46376元。当我们把销售水泥漏税问题和厂长、会计讲清后,厂长、会计都说:“水泥是清帐清回来的,怎么还交税呢?”又说:“处理的水泥,购货方需要发票的,我们就给出具发票,按发票的金额交税。”审计人员通过审查和了解,得知被审单位不是清收货款,而是两个单位互相提供产品,用产品结算货款。水泥厂需要机床上的备品备件,而对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不单独设置“预收账款”科目的企业,预收的账款在“应收账款”科目核算;预收账款情况不多的企业,可以将预收的款项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不设“预收账款”科目;预付账款情况不多的企业,可以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不设“预付账款”科目。“预收账款”是负债类科目,而“应收账款”则是资产类科目;“预付账款”是资产类科目,而“应付账款”则是负债类科目。按照现代会计核算机理,不同性质的科目应该用来核算不同性质的会计业务,相互之间不能混淆,更不能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20.
当前,企业应收账款明细账大都是设置成三栏式,提供的明细信息仅仅包括日期、摘要、借方金额、贷方金额以及余额。并且,余额信息提供的也仅仅是某往来单位所有产品的所有交易所形成的应收金额。笔者认为,应收账款明细账应该采用多栏式以提供多方面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