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分析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特征的基础上,把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划分为森林资源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3个主要系统,并应用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构建了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制约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实质是生态经济;土地利用规划是对未来土地利用的一种计划和安排;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必然选择,它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在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遵循循环经济原则是实现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土地、物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所以人均土地占有面积却只是世界平均占有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随着中国人口的不断增长而降低。所以,我国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当今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积极进行研究,以期可以进行土地的生态经济规划,以达到我国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本文主要以土地的生态经济规划为出发点,对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的规划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下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雪松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10):122-125
当前我国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循环经济是保证我国水资源安全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水资源新战略的理想选择。循环经济下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新的水资源制度安排和水资源经济运行方式,使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既符合水循环自然规律,又遵循社会经济规律,实现水循环与经济循环的和谐统一。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观念创新。 相似文献
5.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土地资源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自然要素已成为约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之一,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文章在分析国内外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考察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及土地利用现状,揭示了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7.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经济规划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客观要求,有别于传统规划模式。它把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作为自己的规划对象,把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作为规划目标,生态经济平衡是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的前提条件,通过有效的生态经济规划,在保证生态安全性和经济有效性的前提下,使土地利用程度与其生态经济阈值相协调,实现土地利用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的协调统一。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划就是在保持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平衡的前提下,使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效益得到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厉伟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1,(1):12-14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出发,系统分析了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定义,内函,目标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浅议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哲学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对海洋资源利用、海洋污染及影响、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一些关于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哲学观点。 相似文献
10.
11.
海洋资源的特性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的海洋资源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概括起来,海洋资源的特性主要有丰富性,递耗性,更新性,递增性,不稳定性等;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内涵包括对海洋资源的协调利用,高效利用,公平利用,环保利用等。 相似文献
12.
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模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本文提出了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的两大基础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 -经济-社会耦合理论”,构建了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量化模型。 相似文献
13.
渔业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70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传统的渔业资源出现了衰退,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渔业资源的特性,分析了渔业资源衰退的原因和本质。指出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量增加的矛盾、资源的共享性、资源产权的虚置、资源的无偿使用以及资源的负外部性是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为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提出了确立自然资源具有价值的观念、对渔业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实现共享资源的产权转化、建立渔业资源产业、积极开展国际或区域间的合作、建立渔业资源的核算体系等建设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文章分析了土地可持续利用提出的背景,并在阐述土地可持续利用含义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存在的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措施。文章首次指出土地资源的供需平衡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因时制宜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土地利用决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农业资源高效集约利用是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贵州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分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的省份之一,由于喀斯特生态环境特点和历史原因,人均耕地面积小,水资源利用率低,农业单产水平低下,土地利用不充分,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如果仍保持目前的资源利用效率,要保持今后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改善不断增和工的人口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区域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可持续发展要求有源源不断的后续资源供应为保证,资源问题是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界定了区域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分析了其内涵和研究热点,构建了可持续利用模式,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三峡水库的运行改变了(长)江(鄱阳)湖关系,退田还湖工程的实施建立了湖区农业生产的新格局。文章从分析鄱阳湖湿地资源现状出发,针对鄱阳湖区农村经济特点,探讨湖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策略,提出湿地生态保护是湿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农业工业化是湿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繁荣现代服务业是湖区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20.
广东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被引:84,自引:3,他引:84
本文提出了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计算了1978-1995年广东省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研究表明①经济资源是广东省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②1989年以后,广东省的综合承载力超过实际人口数量,进入相对富余状态;③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与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的不协调发展是广东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