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音     
<正>韩长赋(农业部部长):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路子要清、步子要稳近期发布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这一变化是"发展所需,大势所趋",推进改革,路子要清、步子要稳。"路子要清"就是实现三权分置,落实集体土地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  相似文献   

2.
正"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着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宋虎振表示,"河南作为全国重要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畜牧业大省、农产品加工业大省,将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推动农业丰收农民增收,为实现‘六稳’‘六保’提供有力支撑。"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河南粮食产量连续十余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去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339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宋虎振介绍,"今年以来,  相似文献   

3.
声音     
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必须毫不动摇地抓粮食生产,把产能建设作为根本,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要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势头不发生逆转,咬定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任务不放松。——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日前表示,深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做好"稳"的文章,要稳字当头,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两稳"——农业生产稳、农民收入稳;"三进"——农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大步迈进,农村改革稳步前进。总体看,这一年我国的农业工作,各项改革深入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良好收官,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重要支撑,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再绘"三农"新画卷,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1月12日,江苏省农业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2016年全省农业和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突出表现为"两稳八快速"。"两稳"——农业生产稳、农民收入稳。粮食生产灾害之年保持稳定,总产693亿斤。"菜篮子"产品规模扩大,供给充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06元,增长8.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以来,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两稳"——农业生产稳、农民收入稳;"三进"——农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大步迈进,农村改革稳步前进。举措到位,吹糠见米。如今,传统种养业实现新突破,优质农产品供给增加。种植业呈现"口粮稳、玉米减、大豆增、紧缺优质品扩"的态势,养殖业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不断优化。传统亮点之外新动能频现。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加速推进。休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1号)文件精神,农业部日前印发《关于扎实做好2015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全面部署今年农业农村经济重点工作。《意见》指出,2014年,农业农村经济在高起点上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突出贡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正经历深刻变革,要积  相似文献   

8.
<正>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把功夫下在结构调整上,尤其要把精力放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做好"稳"的文章。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必须毫不动摇地抓粮食生产,把产能建设作为根本,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保护优化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做好"调"的文章,不能搞一刀切、一个方子管到底。要防止头痛医头、脚痛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以来,为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三农"发展影响,统筹推进"两手抓",江苏启动"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积极发挥重大项目对稳投资、稳增长、稳预期的重要支撑作用,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和投产进度降低疫情影响,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3月31日,省委省政府首次组织召开全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  相似文献   

10.
<正>粮食问题事关重大。今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在河南座谈时语重心长地讲乡村振兴要"六要":一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二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要树立绿色发展观念;四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五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六要用好改革这个法宝。将粮食安全提到了各项工作的首位,充分显现出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三农"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这需要我们探索新的思路,转变工作方式,努力做好"三农"工作。根据多年在农村基层的一线工作实践,我认为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要从"把握两个变化、抓住六项重点"等方面去探索。把握两个变化我国农业生产逐步告别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方式,生产效率将进一步提高并走向产业化经营。加之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开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新局面"。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上又强调"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农发行作为中央直管的国有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历史地看、辩证地看和全面地看党在农发行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发挥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政治优势,实施  相似文献   

13.
2009年,福建省农业农村工作将按照“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方针,根据福建省委提出的“福建要先行,农业要先行”的要求,依靠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服务带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扩内需、强基础、保增长,  相似文献   

14.
《农村工作通讯》2016,(3):24-2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中国6亿多农民创造了连续丰收的奇迹,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以"全国十佳农民"为代表的广大新型职业农民的智慧与汗水,他们是科教兴农的示范者、农村改革的先行者、美丽乡村的建设者和强村富民的带头人,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践行者。农业部继成功遴  相似文献   

15.
<正>新年伊始,国家领导人在基层考察时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农业发展将重回战略高点。胡锦涛强调,农业始终是国家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因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将再次锁定"三农"。尽管正式文件还没有发布,  相似文献   

16.
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供给侧改革,要在科学分析、准确判断农业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基础上,做到数量、质量、效益相统一,结构、品质相适宜。为此要处理好"稳粮"与增收、政府与市场以及社会、发展新产业与保护生态环境、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从而构建出城乡一体化、农产品优质化、农业经济体系现代化、农村环境优美化、农民生活小康化的新格局,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相衔接。  相似文献   

17.
正"只有扎稳农业科学观测工作的‘营盘’,严格土地、机构、编制、岗位、经费为主体的‘五有’条件,才能确保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持续稳定开展。"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余欣荣在国家农业基础性科技创新条件能力项目建设运行管理座谈会上强调说。如何扎稳营盘是深入扎实推进我国农业科学观测打造"百年老店""经典工程"的核心要点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近日在吉林市召开的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座谈会上说,上半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实现稳中有进,重点工作进展顺利。接下来要加快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坚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手发力,用改革的办法、市场的手段,推进转方式调结构,要突出抓好九个方面工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以玉米为重点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总的思路是,一保、一减、一增、一稳。"一保"就是保口粮、保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农村改革发展蹄疾步稳,农业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绿色农业、智慧农业、订单农业快速发展,在"两聚一高新实践,强富美高新江苏"进程中形成诸多新亮点,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农业质量年",江苏农业将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让农民尝甜头,居民得实惠,产业有奔头,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20.
要闻快递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千方百计促增收近日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提出了2009年农业工作的"保价格促生产,稳粮食保供给,促增收扩内需,增投入强基础"24字方针。会议对2009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强调,要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