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刘喆 《秘书工作》2010,(3):30-31
《论语》作为一部经典,内涵丰富而深邃。宋代理学家程子讲:“读《论语》、《孟子》,如尺度权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轻重。”近日,细读《论语》,感到其中的许多言论对做好协调工作确实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2.
秋风 《中国企业家》2014,(5):110-111
《论语》是中国最重要的书,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书——加个之一也行,且将越来越重要。可是,《论语》该怎么读呢?有人说,孔子是微博体的发明者。的确,《论语》多为孔子回答弟子及各国诸侯、卿大夫乃至庶民的话,另有一些弟子们的话。全书共五百余段,古人称之为“章”。  相似文献   

3.
笔者读《论语》的年代,因为适逢"文革"嘛,很多人都在批判孔夫子。当然,那本作者为"工农兵大学生"的《论语批注》也是批判之作。后来读了《论语别裁》,记住了作者叫南怀瑾再后来,看到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的作者)与南先生的对话,突发奇想:保时可以向南先生讨教?再翻《论语》,看到孔夫子云"学而时习之"的  相似文献   

4.
夫子 《乡镇论坛》2014,(25):13-13
笔者读了《乡镇论坛》2014年4月上旬刊《村级“零招待”扼制“舌尖上的腐败”》一文,思虑良多。福建省武夷山市实行村级零招待,减轻了村里的经济负担。减轻了村干部的心理负担.同时也提升了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清敏 《新前程》2009,(3):92-92
沉默了很久的严介和又“语”出惊人了——他出了一部《严介和新论语》。新书的新闻发布会是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邀请了全国150多家媒体,于丹、易中天等名人都来为他捧场。这部全套5本的大部头涵盖了一个人的成长、成熟到成功的人生感悟。里面的确有很多新的论调,也的确令人刮目相看。我们在此摘录第5本《成功才德胸》的几个“论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赵普,宋太祖赵匡胤的开国大臣、宋太宗赵匡义的治国能臣,三度出任宰相。盛传他熟悉吏事,善于解决实际问题。一次太宗赵匡义与之探讨,赵普说了如下一段话:“《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从此,“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化依靠什么,依靠谁来承传呢?中华文化的承传,依靠的是文化世家,即所谓家学渊源,幼承庭训。什么是庭训?《论语·季氏》篇记载,孔子在家里,儿子伯鱼走过庭院,孔子教他读《诗经》和《礼记》,于是父教称为庭训,后来扩展成家教的统称。什么样的人家,可称文化世  相似文献   

8.
南怀瑾的秘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秘书》2008,(5)
南怀瑾先生是著名的国学大师,著述甚丰,广为人知的有《论语别裁》、《老子他说》、《孟子旁通》和大量的佛学著作。我最近读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南怀瑾讲演录》,书中汇集了南先生2004年至2006年在上海的五次演讲,其中多次谈到秘书问题,不少观点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9.
期待     
《英才》1998,(6)
亲爱的读者朋友:《英才》创刊伊始,便得到众多朋友的关注与帮助。“刊物的生命只存于读者的眼睛里”,杂志社的每一位同仁都会为了赢得更多的“注视”而努力,感谢给我们写信的朋友,你们的品头论足,指指点点,正是《英才》成长的源泉。为了加强与读者的交流,我们特别从这期起开辟〈来来往往〉这个栏目,其下设几个小板块,“编读往来”将刊登部分读者来信,回答读者问题,收集读者意见,“英才信箱”将会为读者与英才牵线搭桥,让读者操刀上阵,当一回记者,“一句话”将会为读者搜集各大媒体上有关成功者的消息,并征集读者的简短评语。活出真我,活得精彩,我们期待你的个性出演,有你同台,我们的帷幕才会高悬。期待……编者  相似文献   

10.
左轮枪     
《财会月刊》2014,(8):I0001-I0001
一位活蹦乱跳的老友,忽然被查出’患了肺癌,晚期。他很无辜。清心寡欲,按时上班、吃饭、睡觉,性格开朗,锻炼身体,“慎独”,按照《论语》、《黄帝内经》的指示生活。乐善好施,自然而然,如果真是善有善报的话,少不了他的。  相似文献   

11.
2001年我从一卖猪药人那里发现他用来包药的纸是《乡镇论坛》,拿来一看,竟“爱”上了。问其来源,答在乡政府民政办拿的。我托他问民政办能否订一份,问后答不给个人代订。我只好向卖药人借阅,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也了解了一些“外面世界”。去年底我订《国务院公报》时查阅杂志订阅栏目表,发现《乡镇论坛》也在其中,欣喜地订了一份,成了该刊的正式读者,并决定永远读下去。  相似文献   

12.
景桂 《经营者》2014,(16):208-210
景柱深信,半部《论语》治天下。他每年向海马集团中层以上干部推荐一本好书,今年是《论语与算盘》,并撰写此文推荐  相似文献   

13.
《乡镇企业科技》2009,(11):41-41
如果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的话,那么半部《论语》管企业应该是不在话下了。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从形式和内容都是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宋代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易安居士……若本朝人,当推词采第一。”清人王士祯更是把李清照称为婉约派词人的正宗.“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唯以幼安称首……”(《花草蒙拾》)。读李词,从“浓睡不消残酒”的优裕慵懒,到流离失所的“凄凄惨惨戚戚”,尤其是其后期创作的《声声慢》,我们可以读出她自然的心性.跌宕的命运以及赵家王朝渐衰的背影。  相似文献   

15.
《英才》2014,(12):18-18
美国《华盛顿邮报》的新老板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在收购《华邮》后表示,他已经迫不及待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实验,设法再造《华邮》的“黄金时代”。他表示,将会采用与亚马逊类似的思路。亚马逊维持了18年的企业理念是——客户至上;发明创新;保持耐心。贝索斯说,只要把“客户”换成“读者”,这套理念一样适用于《华邮》。贝索斯强调,无论《华盛顿邮报》将自己定位成什么样的报纸,都要以读者作为中心,而非广告商。无论报纸的使命是什么,新闻都是核心。  相似文献   

16.
我这一年来往研究日本丰田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日本企业在承继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主要关注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孔子的《论语》,另一个就是王阳明的“良知”体系。《论语》大家都知道,但王阳明的“良知”体系是什么?为什么日本人如此推崇王阳明?  相似文献   

17.
志当存高远     
邢志 《成功之路》2012,(7):21-23
近读陈文德所著的《诸葛亮全传》和周殿富所著的《诸葛亮武侯全传》,又联系诸葛亮经历,读解他的《诫子书》、《诫外甥书》,对他的“明志”之说有点新的感悟。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论语》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要表达的并非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相反通过对《论语》文本的分析,本文认为这句话要表达的是君臣之间互相尊重,互为前提的双向互动性。这不仅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后来士人们“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独特品格,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成就了后来士人们所具有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纲精神。  相似文献   

19.
在学生时代我曾读过一点《论语》,尽管不少言词艰涩难懂,但总感觉有一些话语辞约义丰,甚为经典。参加工作后,虽然总是像陀螺一样忙碌,可我一直在手头放着一本简装《论语》,时不时地翻翻。“《论语》情结”贯穿在我几十年的事业之中。随着年龄和人生阅历的渐长,对《论语》中关于个人修养的精辟阐述也有了越来越明晰的体认。记得一位大家在谈企业家修养的时候,下了一长串的定语,甚是精美凝练,可我觉得它似乎是从《论语》这部煌煌巨著中撷取的几片英华。仔细翻检对照,果不其然。我于是感叹:半部《论语》治天下,其言甚是。《论语》历千年而依旧…  相似文献   

20.
在学生时代曾读过一点《论语》,尽管不少言词艰涩难懂.但总感觉有一些话语辞约义丰.甚为经典。参加工作后.虽然总是像陀螺一样忙碌.可我一直在手头放着一本简装《论语》,时不时地翻翻。“《论语》情结”贯穿在我几十年的事业之中。随着年龄和人生阅历的渐长,对《论语》中关于个人修养的精辟阐述也有了越来越明晰的体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