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农村财务会计》2013年第5期刊登了赵宝峰同志的《会计核算中三种特殊情况处理》(简称赵文)一文,对村集体经济组织退承包费、向村民分配大额承包费、应付福利费为负数等三种特殊情况处理进行探讨,读后深受启发,但赵文中有关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理解、科目运用等,笔者认为还有待商榷.在此,笔者就此谈点浅见,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近期到基层进行"三资"管理审计中发现,有的村将应属于经营支出类的开支记入了公积公益金科目;有的将本应记入管理费用或其他支出的开支也在公积公益金科目中列支;有的将福利事项支出直接在公积公益金中支出;还有的将清产核资中的资产盘盈,本应列入其他收入也记入了公积公益金;更有甚者年终转账核算本年收益时,直接将各项收入和各项支出汇集到公积公益  相似文献   

3.
为规范完善税费改革后有关会计业务的核算工作,本文就如何处理村集体代农户缴纳农业税及附加和财政退税的会计业务,提一些观点,以供探讨。税费改革以后,一些集体经济较发达的村代农户缴纳农业税和附加的现象在所难免。我们认为,这种现象可视作以工补农或村集体收益的再分配行为。故在缴纳农业税时,首先通过增设的“应缴农业税及附加”科目核算,年终作为农户分配从“收益分配”中提取,具体会计核算分录如下:1.村上缴农业税及附加时:借:应缴农业税及附加贷:银行存款(或现金)2.收到乡镇财政转来的当年农业税附加时:借:银行存款(或现金)贷:收益…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笔者从正在开展的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工作中了解到,许多村因为年终决算核算方法不准确导致账面严重亏损,一个重要因素是按现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一事一议资金"科目核算要求将"使用一事一议资金而没有形成固定资产的项目,在项目完成后列入‘管理费用’或‘其他支出’科目"。笔者认为,对于使用一事一议资金而没有形成固定资产的项目资金列入"管理费用"或"其他支出"科目核算,值得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的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工作中,经常发现村集体有"垫款"业务发生,大多存在于集体经济薄弱,又必须开支的村中.由于村里没有资金,但又必须开支,大多由村干部先用自己的资金予以垫付.在这里村干部因村务事项先用自己的款项"垫款"支付,实际上是村集体向村干部的一种借款,是村集体的一项负债.村会计在对这类业务进行处理时,大致有两种做法:一是村里没有收入资金前不记账,先由"垫款"入自行保存支出单据,待村里有了资金后"垫款"人再报账领取垫付资金.二是记账做负债处理.具体处理时,有的会计记入了"应付款"科目,有的记入了"内部往来"科目,在编制记账凭证时,根据"垫款"支出事项,借记某科目,贷记"应付款"或"内部往来"科目.  相似文献   

6.
目前村级给村民发放福利是通过“其他支出”账户核算,但如果村级当年没有足够的收入,那么年底核算收益时会导致本年收益为负数。笔者认为,这个问题是由于会计科目运用不合理造成的,村级为村民发放福利等会计核算应进行如下处理:  相似文献   

7.
<正>专项扶贫资金资产投入,给农村贫困人口带来了实惠和好处,但目前没有统一核算范例和管理规定作为参考,造成核算不规范、科目错用、资金性质不分等现象,所以规范财政扶贫资金资产业务处理很有必要。一、扶贫资金形成资产后产权界定扶贫资金投入到村集体形成的扶贫资产归村集体所有,经营性资产形成收益按股向贫困户分红,公益性资产由村集体统一管护,无偿为村民提供公益性服务。扶贫资金直接投入到贫困户归贫  相似文献   

8.
正收入和支出的核算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准确核算村集体的收入和支出,对村集体经营及村干部绩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针对目前村集体的收入和支出核算,作一些探讨。一、村集体总收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村集体经营性收益概念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定,通过分析财政等有关部门下拨给村集体各类具有专门用途的补助资金等的核算,得出了"专项应付款"科目的核算范围是,财政等有关部门拨给村级的补助资金涉及户数较少、与村级收益无关、不属于福利费支出、不需转入公积公益金,其账务核算能反映其负债,且具有专门用途的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拨款,应在"专项应付款"科目核算,并阐述了如何核算专项应付款及举例。  相似文献   

10.
正福建省浦城县此次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的重点是林木及林地的清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初,为消灭荒山,一些村集体将林地交由村民造林经营,不收取承包费,而是以分成的方式来分享经营收益。在A村资产清查过程中,清查小组发现了多份这类合同。其中一份合同签订于1994年10月12日,合同约定村集体将一片土名"官岭下"的林地53亩交由村民张某进行造林经营,所得经营收益"二八分成"(村集体占二成、经营者张某占八成),期限为30年。经调查核实,张某在这片林地上种植中药材——厚朴,但该事项(以下称本案例)在村集体的账上并无记载。清查时,清查小  相似文献   

11.
<正>在乡村道路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部分村民为解决出行不便,自发组织筹集资金修路与村级道路贯通的现象,村民将自筹资金交给村集体,村集体将自筹资金与集体资金一起拨付给建设单位统一修建道路。《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定了按一事一议形式筹集的专项资金以及村民自愿以资代劳的资金,通过"一事一议资金"科目核算,但没有明确规定其他方式筹资,如部分村民自筹  相似文献   

12.
在搞农村会计业务培训时,有许多村会计对“一事一议资金”的核算提出疑问。一是:“一事一议资金”既然是从村民中收取的款项,为什么不在收入类科目中核算,而在负债类科目中核算?二是:核算方法不规范。现就这两个问题,一块与村会计商讨。一、“一事一议资金”为何设为负债类科目  相似文献   

13.
《农村财务会计》2005,(8):33-33
6.村集体经济组织公益性固定资产提取的折旧,应当计入()。A.经营支出B.管理费用C.其他支出D.福利支出7.村集体经济组织下列收入项目中,不构成经营收益的是()。A.经营收入B.发包及上交收入C.投资收益D.补助收入8.村集体经济组织年终收益分配的顺序是()。A.提取福利费提取公积公益金农户分配向投资者分利B.提取公积公益金提取福利费农户分配向投资者分利C.提取福利费提取公积公益金向投资者分利农户分配D.提取公积公益金提取福利费向投资者分利农户分配9.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取的公积公益金,按规定不得用于()。A.转增资本B.弥补亏损C.个人…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在对村级财务例行检查和开展审计时经常发现,一些村的收入业务、支出业务本可以记入相应账户,但实际操作中却统统记入"其他收入"、"其他支出"账户;有些不能由村集体收取的款项和报销的费用也堂而皇之地记入"其他收入"、"其他支出"账户,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正应了那句"千不怕,万不怕,就怕会计下‘其他’"的俗话。这些做法,既不符合《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也违背了有关法规和财经纪律,还给党群干群关系的改善埋下了  相似文献   

15.
村集体补助收入与专项应付款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总有许多村集体经济组织对上级拨入的资金不能正确核算,或将专项应付款记入村集体的补助收入进行会计核算,年终将上级拨入的所有资金全部由"补助收入"科目转入"本年收益",虚增了村集体的收益,或将补助收入记入其他收入,不能正确核算上级拨付的补助资金。这些处理方法不符合《村  相似文献   

16.
正合作社的其他支出是指除经营支出、管理费用以外的各项支出。主要包括利息、罚款支出,防洪抢险、捐赠支出,公益性固定资产折旧及其后续支出,产品物资、固定资产盘亏损失,农业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处置产生净损失及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等。为了详细反映和监督合作社发生的除经营支出、管理费用以外的各项支出情况,合作社应设置"其他支出"科目进行核算。本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借方登记除经营支出、管理费用以外的各项支出,贷方登记转入  相似文献   

17.
正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日常经济管理活动中,各种款项支出的种类比较多。正确区分、分类核算,并依据每一项支出的发生严格把控其真实性与合理性,至关重要。一、资金使用的账务处理村级资金支出的核算,一般设经营支出、管理费用、其他支出等科目。其中经营支出是核算销售商品、农产品、林木和对外提供劳务等活动发生的费用;管理费用是核算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活动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差旅费及固  相似文献   

18.
虽然农业部对征地补偿费的核算作了规定,但是,《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只规定,土地补偿费应纳入“公积公益金”科目进行核算,未明确规定村组集体征地补偿费分配和使用核算办法及账务处理,从而导致对村组集体征地补偿费的核算不尽统一。  相似文献   

19.
小议乡统筹费的核算乡统筹费一般是由村代乡镇收取的。村向农户收取乡统筹费属于代收性质,不能归村所有,也就不能计作村的收益或收入,当然也就不能进入村的分配。采用这种方式,村合作经济组织应作如下帐务处理:向农户收取时,借记“现金”科目,贷记“应付及暂收款”...  相似文献   

20.
专业承包收入,是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经济收入,为了防止承包户拖欠承包款不交的问题,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对集体的资产资源等专业承包项目发包上,采取了预交承包款的承包办法,即:承包农户在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承包合同时,除了交清承包期内当年应交的承包费外,还要预交承包期内以后各年的承包费,全部承包费一次性交清。对所收到农户预交承包款部分,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当年收益直接记入“发包及上交收入”账户贷方。笔者认为,此种账务处理违背了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其原因是预交承包款部分不属于当年收益,不能入“发包及上交收入”账,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