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三孩”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广西大学生生育意愿现状、三孩生育可能性并分析人口学变量对其产生的影响,采用问卷法对152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信息和生育意愿情况,发现大学生平均理想生育子女数为1.89±0.52个、平均计划生育子女数为1.48±0.88个,打算生育三孩的比例仅为5.5%,18%的大学生选择不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的计划生育数更多(P=0.003)、生育三孩可能性更大(P=0.000);结婚时间越早、对孩子喜欢程度越高,计划生育数就越多(P=0.003,P=0.000),三孩生育的可能性也更大(P=0.000,P=0.000);农村大学生更有可能生育一孩和二孩(P=0.003),但在三孩上差异不显著。因此,“三孩”政策下,广西大学生生育意愿低下,三孩生育可能性较小。在新时期,迫切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提高人口生育意愿。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以当面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并结合相关二手资料,对分别居住在安徽合肥、湖南娄底、江苏张家港这三个城市的20~30岁人群二胎生育意愿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影响此类人群生育二孩的因素,进一步推动我国二孩政策的实施,减缓我国老龄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全面二孩"政策下,对江苏省H市98个城市双非家庭调查表明,城市双非家庭的理想生育时间主要集中在26—35岁,两个孩子之间的理想生育间隔以3—5年为最多;最理想的生育数量为2个孩子;对孩子性别偏好不明显;非常重视生育质量;生育目的主要倾向于精神满足.  相似文献   

4.
研究关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中城市已生育一孩的二孩育龄青年的生育倾向,以及生育压力对二孩生育决定的影响,并引入传统生育观作为影响二孩生育倾向的调节变量。研究表明:(1)即使全面放开二孩,人们的二孩生育倾向也只处于中等水平;(2)三大生育压力,即经济压力、工作压力,家庭关系压力均负向影响生育倾向,其中家庭关系压力感最强;(3)传统生育观在生育压力与二孩生育倾向中都表现出相关性,且在经济压力影响二孩生育倾向中起到一定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对理顺二孩生育的影响因素,正确把握当前及未来二孩生育趋势,推动国家二孩政策的落实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大背景下,“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备受关注,而政策的优化与配套支持措施都需要充分考虑居民主体的生育意愿。为探究家庭生活一般性特征与生孩意愿的关系,本文从探讨住房状况和消费结构影响居民三孩生育意愿原因与机制,并以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8)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消费结构升级、住房状况提升对居民三孩生育意愿存在挤入效应且存在区域异质性,家庭消费结构的挤入效应大于住房状况;住房状况方面,产权归属对居民三孩生育意愿的影响程度大于现住房面积。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新增劳动力人口逐年递减,由此带来的劳动力短缺、人民养老问题困难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为了缓解这些社会问题,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全面二孩"政策)。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与实施,大多数家庭再考虑是否生育二孩时,更多考虑的是抚养孩子所必须面临的经济问题、家庭问题、教育问题等等一系列的困难。文章将通过对"全面二孩"生育政策背景下二胎生育的选择与顾虑做一个调查研究,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措施,以推动中国人口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谭禹 《科技和产业》2019,19(1):65-70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运用Logit模型对广州市"蚁族"人群公租房申请意愿影响因素进行统计调查分析。通过对13个影响因素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民众对公租房政策的了解程度、公租房申请手续繁琐程度、理想的公租房面积、公租房布局、公租房项目离工作地点距离等因素显著影响"蚁族"人群公租房申请意愿。提出公租房项目开发要重视对申请方的实际需求调查,要对显著影响公租房申请意愿的因素加以控制,从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供给侧角度优化公租房政策,提升"蚁族"人群公租房申请意愿。  相似文献   

8.
长期稳定的低生育计划和生育政策对家庭发展能力产生了重要影响,改变了家庭结构、家庭策略、家庭风险应对能力.“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是对长期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下的家庭发展能力的考验.家庭发展能力不足制约了“单独二孩”政策的成效.因而在推行“全面二孩”政策中,政府应采取措施对家庭发展能力进行培植,避免出现“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引导不足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9.
随着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行,生育水平必定会出现新波动,这种波动对经济的影响是长期和持久的.本文分析了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后可能引发的经济效应,尤其在当前的经济新常态下,密切关注全面二孩政策的经济效应,对我国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及帮助.  相似文献   

10.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政策实施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国家放开生育管控,微观个体的生育行为却没有大量提升,从女性角度研究生育二孩对其养老保障的影响可进一步说明女性的生育决策行为,为解释我国人口供需不平衡问题提供路径。文章就生育对城镇职业女性影响进行分析,从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和人力资本投资回报,提供儿童照料服务和完善二孩生育保险制度考虑减轻女性生育决策顾虑,为实现我国人口均衡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在幼有所育上取得新进展。中央有关会议上也多次指出,要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深入实施,托管服务等公共服务配套不足、职工子女托管难、照护难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此,省总工会于2019年5月-7月在全省开展了职工子女托管服务工作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2.
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出台,经过几年实践效果并不理想。2016年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我国的人口数量加快了增长的脚步。但是人口政策调整的成效不会立刻呈现出来,要享受人口红利,至少也得在20年后。加之中国人的生育观念因为种种原因已经改变,不愿生,不能生,生不起,导致落实二孩政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国家出台"全面二孩"政策是希望通过政策调整,鼓励更多的妇女生育孩子。但据2017年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率并不如预期。家庭角色的变化、家庭生育成本的增加等都存在较大困境。本文对"全面二孩政策"与家庭之间关系进行了梳理,并从家庭社会学角度探讨了该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阐述当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现状及生育政策调整影响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二孩生育政策调整,测算了我国未来人口增长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模拟推演由于二孩生育政策所引致的人口因素变化对我国未来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生育政策不但事关一个国家发展,甚至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福祉都有影响。而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中国的生育政策受到世界瞩目,从刚建国时的长期"计划生育"政策到如今的"二孩"政策,我国的生育政策作出了很大调整。通过看别的国家的人口生育政策,推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必然性、二孩政策的满足时代发展性、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对中国生育政策的启示等,进一步来看生育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16.
正基于当前"全面二孩"政策下宁波新增人口明显的态势,我们建议市委、市政府要高度重视我市"全面二孩"政策下学前教育问题,并将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早开展专题调研谋划,超前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部门合力提前谋划方案。建议卫生计生、流动人口管理等部门密切跟踪出生人口数据变化,做好预报预测工作,同时掌握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的流入就读情况,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对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效果,其对女性就业的影响、女性就业权保障机制的落实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从促进妇女就业与生育分担角度提出完善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我国的低生育意愿嵌入在“望子成龙”的文化背景和机会不平等的结构性特征中;子女的成就会给居民带来荣耀和满足,但由于机会不平等的影响,付出同等努力程度后子女却可能无法获得相应的成就或回报;这时,由于子女成就的不确定性,生育意愿将受到抑制。不仅如此,从机会不平等对居民生育意愿的抑制效果看,家庭对子女成就的重视程度、社会必要养育成本和收入水平均对该抑制效果有重要影响。基于CGSS等数据,本文对系列理论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机会不平等显著抑制了我国居民的生育意愿,在更换模型设定、重新测算机会不平等和采用工具变量法等检验后,证实两者存在稳健的因果关系;(2)从影响渠道看,机会不平等会降低预期子女成就,进而抑制居民生育意愿;(3)社会必要养育成本越高,意愿生育水平越低;但即使降低了社会必要养育成本,机会不平等对生育意愿的抑制作用仍存在,甚至在社会必要养育成本较低时,其边际作用更大;(4)从其他调节变量看,工资收入提升可缓解机会不平等对生育意愿的抑制作用,而家庭对子女成就的重视程度则加剧其抑制效果。本文的发现有助于理解我国生育意愿偏低的特征事实,并拓展了对机会不平等及其影响的研...  相似文献   

19.
根据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在一段时间内,完善儿童福利有利于提升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但是,我国至今仍缺少一部切实保护儿童各项基本权利的总括性的《儿童福利法》。建议国家尽快出台与全面二孩政策配套的科学长效性福利政策,尤其是需要完善儿童教育、医疗事业,提高并保证其质量,在保障儿童的基本权益的基础上发展各项儿童福利,从而提升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  相似文献   

20.
2016 年国家基于延缓老龄化速度、确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考虑,放开了全面二孩政策, 至今已有2 年。为进一步助力“全面二孩”,破解中国农村家庭“想生又不敢生”的困局,通过对人口密集地区川渝两地农村家庭生育成本的实证研究,从基本情况、纵向和横向三个维度来明确农村家庭基本情况与育有孩子数量的内部关系,并基于不同阶段同一类别成本的增减变化和同一阶段不同类别成本之间的占比情况,以此得到:在有两个及以上孩子的以纯农业为收入来源的家庭更容易让孩子失学;生存、教育、医疗和其他成本最需要分摊的时期分别出现在婴儿阶段、小学和大学阶段、高中阶段以及婚恋阶段等结论。通过对这些阶段各类型成本的重点分摊,有效激励农村家庭的生育意愿,并为全面二孩政策在农村地区的落实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