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直接决定着产业竞争力的水平。文章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投入、产出两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查阅文献获得的统计数据,选取2008-2014年东北地区大中型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从全国整体、东北地区整体、东北三个省份三个维度实证分析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变化情况。通过指数分解剖析东北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变化率和资源变化率,确定影响东北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主体,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以往的研究都以某些发达省份或发达地区的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将从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4个维度出发,构造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1~201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的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提出合理有效的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2012年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数据为样本,构建了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取两个公共因子:技术创新投入因子和技术创新产出因子,对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企业办科技机构数、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对创新投入因子的贡献最大;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在技术创新投入因子得分以及总得分上排名前三;股份合作企业与联营企业产出因子排名和总排名均处于最后两位。  相似文献   

4.
《调查研究报告》2007,(199):1-13
对2655家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调查表明,技术基础薄弱、科技人力资源缺乏、竞争企业的产品冲击、内部资金不足、创新成本高、存在现成的技术以及获取外部技术服务难等因素是阻碍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提高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应当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促进社会创新资源向企业有序流动,建立公共创新服务平台,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5.
大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及战略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和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三个层面选取10项指标,对我国大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做出分析和评价。基于此,结合我国大型企业自身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以及目前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大型企业现实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应该是以模仿创新为主,逐步增加自主创新的比重,并以适当的形式积极进行合作创新,不断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企业自主创新 任重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取得积极进展,但从整体上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还任重道远。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取得积极进展(一)研发经费较快增长,工业企业成为我国自主创新活动投入的主体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7.
FDI与中国工业自主创新:基于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使用我国1998~2005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计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内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以专利申请量作为内资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本文首次引入了内资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等自变量,分别分析FDI整体、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对不同地区的内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溢出效应的大小。此外,本文打破传统的按照地理位置划分区域的方法,按照内、外资工业企业技术差距的高低,将我国划分为三个地区,并分析和比较了不同来源地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三个地区的内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溢出效应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以2012年我国装备制造业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成效三方面构建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七大类子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评价和分析,从而了解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优劣势,并就如何提升中小装备制造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工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工业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其创新能力关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能力,历来为国家宏观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所关注。为此,我们在借鉴国内外相关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工业企业创新活动的实际,提出了评价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法(附后),并对本世纪初我国人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初步评价与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31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并得出结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技术创新效率,其次是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能力。我国各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弱不同,从强到弱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此研究为各区域提高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陈旭红  李冰茹 《特区经济》2011,(10):276-278
通过对我国30个省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提取了影响自主创新能力的6个因子,把30个省区分成了5类,对每一类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成为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且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化工行业是河南省"六大优势产业"之一,是经济中固定资产存量最大、规模经济最显著地产业,其自主创新能力对实现河南省创新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用潜在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环境四个方面的指标对河南省化工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通过与全国以及与山西、山东两省进行比较,肯定河南省化工行业所具有的优势,同时找出差距与不足,如企业没有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R&D投入强度不够,技术人员流失严重,技术创新环境欠佳等,并对进一步提升河南省化工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做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关键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选取三家电站锅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企业自主创新概念的界定,构建针对电站锅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动态层次分析方法对这三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开展实证评价研究,提出提高电站锅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复合DEA的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绩效的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构建了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均值法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处理;继而,以我国主要行业领域内的14个代表型企业为评价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其自主创新绩效进行了客观量化实证研究,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找出影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提供的企业数据,构造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生产的地区面板数据,运用Battese和Coelli[1]的随机前沿模型,对2005-2008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地测算与分析。研究发现,三大区域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表现为:中部>东部>西部;30个省份可以被进一步划分为四种不同的创新模式;在2006-2008年间,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出明显的先升后降趋势,各地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变动主要是由企业规模、产权结构及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变动导致的。  相似文献   

16.
我省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要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关键在于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中共中央在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有关自主创新的内容里,对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作了重点论述。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具有其他各类创新机构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只有众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使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只有企业成为了自主创新的主体,我国的自主创新才会有强大的源动力,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状况也才会有质的改变。创新型国家的建立,有赖于千千万万个企业成为创新型企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自主创新,特别是让企  相似文献   

18.
詹长春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1):101-103
文章通过中外汽车工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当前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特点,指出我国汽车工作发展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奇瑞汽车公司从引进模仿开始起步,形成强大自主研发能力的案例,给我国汽车工业如何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运用熵权TOPSIS法对齐齐哈尔市18个行业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依据评价得分将这些行业划分为三类,并对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差距测度分析。结果表明:18个行业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差距从整体上看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三类行业之间呈现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水平逐步拉大的趋势。建议齐齐哈尔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应在创新意识、科技人才与资金投入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20.
一、阻碍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 (一)技术基础薄弱是企业技术创新中止、失败的主要原因 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是一项具有较高风险的活动,其失败的概率很高。茬调研到的2655家企业中,有2130家开展了技术创新活动,而其中有1884家企业有过技术创新活动中止或失败的经历,占到开展创新活动企业总数的88.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