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青海作为农业生产的代表,其自身的生态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占有较大比重。本文将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下农业生产布局中青海生态产业发展路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的主战场之一,大足区制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确定到2020年,大足区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上下五千年,老家观音岩!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重庆市大足区鑫发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凸显了"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而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三农"问题,我们必须实施相应的对策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慎重选择实施路径,踏准"农民主体、人才培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四大路径,建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随着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步走"目标任务快速推进和远景谋划,农业信息档案作为乡村振兴经济增长的基础要素之一,已愈来愈被社会所认识。怎样才能将农业信息档案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文章就农业信息档案的经济意义进行简单探析。  相似文献   

6.
赵佳璐 《发展》2022,(2):76-78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大意义 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探索永不止步,农业文明也历久弥新,进入新时代,乡村农业的支柱作用越发凸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的宏伟战略,其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是"人才",即所谓"人才振兴,乡村振兴".而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人才振兴"的主体力量,其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前,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城乡融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推动城乡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举措。笔者以家乡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吉龙乡凹背各村为例,探索乡村振兴现状、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本单元围绕山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实际,就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实践探索、推动"潍坊模式"提档升级、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等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福建省泉州市委、市政府于5月份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提出19个方面的"专项行动方案",作为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抓手。农业、林业、教育、卫计等各涉农部门也根据各自职责,制定相关专项规划。各老区县、乡、村也在着手考虑乡村振兴的思路措施,全市实施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明确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理念,同时把这个战略庄严地写入党章,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紫阳在国家战略定位中地处"四区叠加"核心区域,是陕西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发生率高达20.45%。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农业大县,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章紧扣产业发展这一主题,立足生态优势,依托资源禀赋,重点围绕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三个方面就夯实乡村振兴之基石作了积极地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权威信息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全面部署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文件从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强化  相似文献   

1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立足于国情民情,顺应广大农民的新企盼,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的新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面临的主要法治问题为:农民法治观念较为淡薄,涉农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农村基层法治人才队伍力量薄弱。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大法治宣传力度,营造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法律氛围;坚持立法先行,形成完备的"三农"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机构建设,夯实依法振兴乡村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我国农业发展全面升级,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开拓投融资渠道,使金融机构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乡村振兴.文章通过对贵州省G县农商银行"黔农村村通"现状进行调查,对适应农村所需、农民所求,为农商银行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究,并提出党建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迈出新步伐,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模式不断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如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如何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绘就了"三农"事业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根据党中央、省委和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宁波全面启动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要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乡村振兴走在了全省前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年连续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被写入2018年  相似文献   

1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作为农业大县,兰陵县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按照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坚持以“四雁工程”为引领,牢牢抓住产业振兴“牛鼻子”,创新实施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有效带动了村集体和农民增收致富,迅速开启了乡村振兴“兰陵模式”。  相似文献   

16.
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围绕五个方面的振兴,本文提出实施"牧羊农养"模式,实行"人才试验区"试点,建设"民族文化基地",采取"生态价值转移支付""生态项目统筹农牧业现代化",加快农业科技项目推广,普及"测土配方"和"有机肥市场选择"的方式,探讨基层干部薪资及无形资源的开发等,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农业文明并且农民占人口比例的绝大多数。随着国家不断的向前发展需要我国的农村也跟上时代的脚步。基于我国的国情与农情,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之一,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民思想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与保障。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推动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为中国农村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活力。在"丘区乡村振兴学术峰会"上,学者们普遍认为丘区县实施乡村振兴应充分认识历史、市场和区位,提出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乡村人才振兴,可通过三产融合对冲农业的小部门化、以"互联网+"对冲乡村交易成本的劣势、以创新创业对冲城市的虹吸效应,不断增强农民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村农业经济产业,需要农业科技人才的引领、支撑和保障。目前,农村存在劳动人口老龄化、综合素质偏低、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等问题。文章结合这些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农村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各级党委政府发展“三农”工作、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抓手和具体政策。目前,全国各地区都已经进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基础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以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不断向好,是各级党委政府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破解好的头等现实问题,唯此,才能促进乡村振兴目标不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