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全力解决河北省新农保制度推进中的两大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新农保制度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和新农保基金保值增值效果不明显、监管薄弱两大难题。就此本文提出了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树立长期参保意识和完善新农保基金管理制度,实现新农保基金保值、增值和安全监管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2.
李玉英  魏勃  赵力 《消费导刊》2013,(12):15-16
对河北省新农保试点县(市)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民有很强的参保意愿,参保率也很高;但是参保能力不均,缴费档次较低;农民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不深;农民对养老金待遇有很高的期望。因此,加强新农保政策宣传力度;增加农民收入进而增强农民参保能力:加大政府补贴力度,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完善内在激励机制,增强制度对农民的吸引力;发挥传统养老方式的重要作用,是完善新农保制度、推进试点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为了应对加速人口老龄化,自2009年起开展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手段。其中“捆绑”政策作为“新农保”扩大覆盖面的有效手段,在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下,其受惠的可持续性却有待考究。农民参保到底是新农保制度本身的吸引力,还是受到“捆绑”政策的影响,直接影响农民的缴费水平、参保年龄、缴费年限,进而影响新农保制度目标的实现和制度实施的可持续性。因此,在养老保险的扩面过程中,如何使得“捆绑”具备可持续性将是本文所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农保”基金是农民的“养命钱”,确保基金的规范管理和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新农保”事业能否健康发展。针对以上“新农保”基金管理出现的问题,我们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以促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更好的发展,更好的造福我国广大的农民。  相似文献   

5.
根据在山西省交城县西营村、奈林村、夏家营村三个村子中调研得到的数据,分析在交城县这一未开展"新农保"试点的地区中,中老年农民对于"新农保"政策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参保意愿,及他们目前的养老状况,最后总结出这些地区在"新农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关注新农保试点中农民参保行为和参保意愿的差别,利用福建省600多户入户调研数据,对农民参保行为和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农户参保意愿和参保行为的因素不尽相同。对新农保的认识、区域及其他因素对农民参保意愿和参保行为影响效果一致;婚姻状况及家庭收入对农民参保意愿有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在实际参保行为中没有得到体现;农民的性别、文化程度以及家庭人均耕地和老人养老模式对农民的实际参保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关注新农保试点中农民参保行为和参保意愿的差别,利用福建省600多户入户调研数据,对农民参保行为和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农户参保意愿和参保行为的因素不尽相同。对新农保的认识、区域及其他因素对农民参保意愿和参保行为影响效果一致;婚姻状况及家庭收入对农民参保意愿有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在实际参保行为中没有得到体现;农民的性别、文化程度以及家庭人均耕地和老人养老模式对农民的实际参保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逐渐弱化,导致农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基于怀化市会同县500户农民的调查数据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显示,农民的参保影响因素受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政策认知的综合影响。其中,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收入能力等对农民参加新农保影响显著。为了提高农民参保率,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教育,优化缴费制度,提升新农保服务质量,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新农保建设。  相似文献   

9.
农民作为参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主体,其参与新农保能否具有长期可持续性,决定了这项重大惠民政策能否真正地惠及广大农民。本文从分析农民参保能力和参保意识的角度出发,剖析农民参与新农保可持续性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金刚  柳清瑞 《人口与发展》2012,(4):39-46,13
根据新农保试点的跟踪调查结果,大多数参保农民都选择了最低的个人账户缴费档次.分析了个人账户财政补贴激励和政策认知程度对农民参保缴费档次选择的影响,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和东北地区调查样本数据对此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在较高的政策认知条件下,“差另化”财政补贴方式比“一刀切”方式显著提高参保农民的缴费档次选择.其政策含义是在提高农民对新农保的政策认知程度基础上,依据个人账户的不同缴费档次建立多缴多补的“差别化”财政补贴激励机制,以引导农民自发选择较高缴费档次,从而提高新农保替代率水平.  相似文献   

11.
立足于甘肃省酒泉地区,了解了"新农保"支付意愿的相关情况,分析出了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主要有农民倾向的养老方式、农民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情况、农民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熟悉程度以及农户家庭年收入,并基于此建立因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确定影响支付意愿的主、次因子(附属因子)。  相似文献   

12.
选取陕西省西安市七个非城区县农民为典型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式,对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实际需求、参保意愿、模式选择意向作了实态调查.西安市农村家庭收入较低,养老需求日益增长,农村居民开始认同并愿意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农保"制度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养老保障作用."新农保"模式的选择,在经济条件约束之下,表现为低水平的期望缴费标准和高水平的期望养老金发放水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修正、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3.
《商》2012,(22):13-13
目前我国并行的三种养老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养老险、城镇居民养老险、新农保,以后可跨制度"衔接互认",以保障广大城乡参保人员的权益。人力社保部日前公布《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自即日起至12月16日面向社会征民意。衔接互认有条件职保缴满15年可从新农保或城居保转入职保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但面临筹资水平较低、未来养老保障能力不足等可持续发展难题,这就需要强化对新农保参与主体筹资行动的分析。从新经济社会学嵌入性视角出发,参保农民、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这三个新农保重要筹资主体的行动都是嵌入在一定的结构性背景当中的。本文在对筹资主体行动嵌入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参保农民和地方政府的筹资激励机制改进方式和办法。  相似文献   

15.
张雪  魏军  高跃 《中国市场》2013,(42):110-112
2012年是辽宁省范围内全面启动新农保工作,提前实现全覆盖的第二年。本文根据在辽宁省的实际调研情况,浅析了2012年辽宁省新农保总体运行情况。针对参保人数、参保工作地区差异、适龄参保人员年龄分布、基金收支情况、养老金水平等问题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16.
霍玉龙 《商》2014,(43):71-71
本文针时新农保在制度、农民自身以及相关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对新农保制度顺利进行、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实现农民基本权利、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替代率水平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国内外对新农保替代率的研究几无涉及,这一方面是因为新农保制度试点指导意见刚刚出台,很多分析性和评估性的研究尚未展开,另一方面是因为关于替代率的研究本身就不多,遑论对新农保替代率的研究了。目前,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的研究,从研究角度来看,主要有制定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原则、替代率合理水平的评价两个角度,从分析方法来看,主要有一般均衡分析和局部均衡分析两种思路。为此,我们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现有制度设计框架内对单个农民享受新农保的情况进行推演和模拟,以衡量新农保制度的替代率水平,对其保障力度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8.
2009年9月,中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简称"新农保")正式进入了试点阶段,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又一重要惠农政策。湖北省宜都市是首批新农保试点之一,本文以该试点为视角,分析新农保政策的试行情况。研究发现,目前新农保在试点地区的运行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也出现参保的逆向选择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经历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从1986年开始积极探索,由于缺少国家财政的支持和低水平的保障待遇,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实施效果不理想,1999年开始进入停滞搁浅阶段直至2002年。从2002年开始,为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各地开始进行由地方政府主导,有地方政府财政介入的新农保探索,创造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险模式,具有地方自主性,但缺乏系统性。2009年底提出的新农保试点是由国家主导的,有国家财政介入,对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历程基础上,分析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伴随我国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的不断上升,扩大了就业面,为城市化的农民提供了重要的就业机遇.但由于中小企业资金有限、企业福利相对薄弱,导致农民职工养老得不到保障,工作积极性差,对企业成长和发展造成了消极作用.研究基于江苏省常熟市的实地调查,运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民职工参保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农民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低主要是由企业用工的规范性和制度障碍造成的,当企业用工越规范,养老关系转移接续越顺利时,农民职工的参保可能性越大.结论提出了农民职工养老保险推进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为中小企业摆脱当前困境提供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