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尖山油田安83区长7致密油藏由于储层致密,启动压力梯度高,常规注水开发压力传递较慢,有效驱替系统难建立,加之存在裂缝等优势渗流通道,整体表现出注水不见效、见效即见水的水驱矛盾;定向井开发递减大,单井产量低,开发效果差。近年来对安83区定向井重点开展体积压裂改造储层,探索了周期注水、空气泡沫驱油有效注入、补充地层能量的方式,达到了提高油井产量的目的。总体来说,体积压裂改造储层提高单井产量效果显著,特别是增大滞留液量、不返排闷井扩压工艺,与同改造强度体积压裂井对比具有稳产时间长、增油效果好的特点;注水井体积压裂后变抽油井累计注水量与日产油相关性较好,分析认为体积压裂结合注水闷井扩压能有效补充地层能量,且形成的人工改造缝网系统能为油水置换提供有利条件,有利于油井稳产,后期可持续扩大实施,对致密油藏突破常规注水开发、采用不断重复压裂改造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海外河油田油藏地质条件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油品性质差,近几年,很多前期生产正常的油井由于地层堵塞导致液量下降,影响区块产量。为有效解除油层污染,提高油层渗透率,2014年引进有机复合解堵返排剂技术,不仅可除去近井地带的堵塞物,恢复地层的渗透率;还可以降低高凝油凝点,通过融蜡及分散、乳化作用来防止蜡结晶,达到防蜡、降凝、降粘,改变原油趋动性目的。累计现场应用8井次,增油736吨,为海外河油田稳油稳产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油田地下原油的不断被开采,地层中原油含量不断降低,地层的能量不断下降,如何提高油井产量是目前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调研分析,针对低产井油井产量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低产井机械采油抽油机,该抽油机在不增大抽油机尺寸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抽油机的冲程。通过研究对于提高低产井的采油效率,增加油田产量,提高油气田勘探开发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变频装置引入潜油电泵井,并建立一套电潜泵变频优化设计系统,它根据地层供液变化,调整泵的排量;提高电泵井系统工作效率及油田经济效益,为实现智能化抽油系统建立良好的基础。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油田二次开采以机械采油为主。抽油机、电潜泵凭借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中。电潜泵。抽油机、电潜泵属于连续生产的大型机械设备,受多种原因的影响,易造成停井,降低了开井时率,影响了原油产量。本文通过对采油队停井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了停井的原因,制定出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是解决气井开发后期地层能量低,出水严重,气井无法正常排液难题的有效工艺之一。该技术是一种间歇式排液生产方式,通过柱塞在生产管柱内一定位置形成有效的封隔界面,利用地层自身能量,实现排液产气。合理的柱塞气举生产制度是气井长期有效开发的关键,文章通过1口柱塞制度优化井,重点介绍柱塞排水采气井制度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7.
塔河油田电泵井多处于稠油区块且绝大部分采用掺稀生产,为提高其系统效率、使生产参数更加合理,开发了电潜泵掺稀井生产参数优化设计软件。该软件可对环空掺稀和空心杆掺稀两种降粘工艺下的电泵井生产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确定合理的下泵深度和排液量,优选电潜泵泵型和泵级数,优化油井的工作参数,选择符合功率要求的电机、电缆等,计算井下压力、温度、泵效、功率、效率等工况指标。  相似文献   

8.
射孔技术是指利用能量穿透套管、水泥环和井壁附近地层,建立地层与井筒之间流体流通的一项技术,是油气田完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难度的增加,射孔工艺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降低射孔的孔道周围压实带和清洁射孔通道,海上完井主要采用负压射孔方式,射孔后,在负压差作用下,地层流体可立即通过射孔孔道流入井筒。文章介绍海上油田常用的负压射孔管柱设计技术,包含静态负压射孔管柱设计、动态负压射孔管柱设计,针对不同的工况,选用合适的射孔技术,达到合理的射孔效果和节约海上作业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大港油田第三采油厂枣南区块属于低能高渗油层,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井与井之间的地层形成了大孔道,渗透率增加,地层压力低;在日常维护过程中,洗井是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地层高渗低能,在洗井时,洗井液从环形空间进入后,在压力的作用下,会进入地层,洗井液中的固相颗粒会堵塞地层孔隙,降低地层的渗透率,使油层污染,油层产量降低,只有采取解堵酸化措施才能解除,且措施费用较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现场应用了高效防污染管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当电潜泵井电潜泵实际转速不同于试验转速时对所设计的泵级数的校正方法。该校正计算是在选定电潜泵和电机类型(进而已知电潜泵特性曲线和电机特性曲线)后进行的。首先计算机组的实际转速,再通过迭代在电机输出功率收敛并达到设定误差要求时计算泵所能产生的实际扬程。当泵所能达到的实际扬程小于所要求的扬程时,需要对所设计的泵级数进行校正,即需要增加泵级数,以满足设计产量的要求。给出了校正泵级数的实例,计算结果为泵应该增加4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的大部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油田普遍存在井况差、设备老化、效率低、生产能耗高、稳产难度大等问题。文章介绍了该公司2004年5~6月在腰滩油田苏205B井采用螺杆泵代替原有的抽油机机抽采油工艺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油产量,降低了操作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高2206井的生产历程分析知,高246块管理难度较大,存在底水锥进快、水淹严重、出砂频繁、采出程度低等问题。利用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来恢复油井的正常生产,有效解决了部分存在的问题。目前该井通过治理后地层能量得到恢复,产量大幅度上升,开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人工神经网络自学习方法在大港滩海油田的试验为例,探讨能否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自学习方法预测泵的工作状况并通过生产参数优化提高电潜泵油井产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解决电潜泵油井生产过程中的两大问题:预测泵的工作状况,实时计算并优化泵的最大合理产量.操作人员根据预测结果可及时合理地采取防范措施,尽量避免故障的发生或将故障损失降到最低,及时调整油井的合理产量,使油井处于最佳生产状态,提高电潜泵油井生产运行的稳定性,并提高了试验油井产量的5%.  相似文献   

14.
根据塔河油田2007年4月机械采油井系统效率测试结果,结合塔河油田机采井的实际工况,对测试结果呈现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包括游梁机-有杆泵系统区块系统效率特点分析;游梁机-有杆泵系统泵型、泵径分析,重点分析了液力反馈泵对塔河深层稠油的适应性;电潜泵系统效率特点分析,重点分析了可能存在的系统效率计算误差,提出电潜泵系统对高气液比深抽井系统有效举升高度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坝气田须二气藏是以排水采气而著称的气藏,自上世纪80年代起,该气藏就开始实施优选管柱排水采气、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电潜泵排水排水采气工艺,其中应用最成功的就是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气举工艺的全面推广及应用始于1992年中坝须二气藏开始实施联合排水采气。气举工艺井由最初的2口增加至目前的10口,从高产水的阻水排水(中19井、中35井)到带液能力不足的气水同产井(中3井、中4井)、纯气井(中20井);气举气源也由最初的高压气源井演变为目前的增压气源。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应用,不仅对中坝须二气藏的高产、稳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中坝气田的整体采收率。中坝须二气举管网的平稳运行是气举井稳定生产的重要保证,是气举工艺正常实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H3断块是一个层状边水岩性构造油藏,经过多年注水开发,产量高峰期过后.水驱效果逐年变差。由于单井平均产量低,井下状况复杂,作业成本高,H3断块一直是稀油中的高成本区块。根据单井效益评价的结果,对单井进行分类,将油井分为效益一类井、效益二类井、效益三类井、边际效益井和无效益井。分析边际效益井和无效益井的高成本原因,据此指导经营管理,有针对性地治理高成本井,达到了区块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渤海某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为了提高油田产量、实现油田稳产,以套管开窗、侧钻调整井为主。但调整井受油田开发过程中各种井下作业:压裂、注水井、增产等影响,钻井风险增大,尤其是注水井的影响更大。在油田进行注水开发后,原始地层压力由原来静态的压力,变成动态的多压力层系。渤海某油田地层渗透性好,油层厚,随着注水量的增加,地下注采失去平衡、动态变化大、压力系统紊乱,有时异常高压和异常低压地层同时并存,在这种复杂地层和复杂压力体系下钻调整井,井下出砂出水、井涌、井漏经常发生。  相似文献   

18.
根据地层渗流特性推导了溢流过程中较为精确的地层压力计算方法,并以气液两相一维稳定流动为基础,建立了特殊情况下压井作业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利用数值方法计算井底压力变化的详细过程,分析了压井过程中立管压力和套管压力的变化趋势并编制了相关程序。实例计算表明,所编制压井模拟计算程序计算结果正确,可用于现场压井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19.
刘恒 《化工管理》2013,(8):72-72
本文使用动态射孔完井出砂预测模型,对产量与地层出砂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一整套可预防出砂的采油方案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根据井射孔段附近的地质条件以及流体物性条件下得出该井在不出砂前提下的产量取值范围,并由此进行不出砂时的抽汲参数优化设计。通过实例计算表明了在对潜在出砂井的设计中,限制产量对防止油井出砂确实具有重要意义,该设计方法对疏松砂岩油藏射孔完井井型的采油方案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渤海Q油田部分水平生产井存在筛管泥质堵塞现象,导致油井低产、低效,影响油田产量。根据油井储层地质特征、单井生产动态历史、地层能量状况等资料,对油田筛管泥质堵塞井进行筛选,并根据井型和管柱类型针对性治理,解除筛管泥质堵塞,提高油井产液量,释放油井产能。研究结果为油田筛管泥质堵塞井识别和治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