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DMSP/OLS夜间灯光校正数据代替GDP衡量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运用空间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波特假说"进行经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典型的空间集聚与空间溢出特征,环境规制通过增加企业生产成本抑制地区经济发展,同时通过刺激技术进步提高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但环境规制对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创新补偿"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倡议引领全球经济发展进程,驱动中国地区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40年,福州地区经济发展进入较高层次的全球资源配置阶段,但区位问题、政策问题和视野问题成为发展的掣肘因素。研究表明,地区经济参与"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既有理论支撑也有现实条件,应用优惠政策,以国际化驱动经济提升,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实现"蝶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抓住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机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大对外经济交流程度,其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带一路"的实施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其经济发展也面临很大的挑战,本文在基于"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分析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之后,对边疆民族地区未来的经济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4.
《商》2016,(15):291-292
吉首市是武陵片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业产业还不够发达,但其风光环境、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是有利于该地区发展休闲农业产业的。现在该地区主要以农户自营"农家乐"、"休闲农庄"来探索休闲农业产业发展途径,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增收,但整体产业水平还有待提高。笔者希望能够通过研究分析该地区休闲农业现状,总结其中的不足和原因所在,提出能够对当地农业经济及整体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商》2015,(45)
1999年开始,西部开始实行大开发战略,东部与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2007年后,随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率首次超过东部地区,打破了区域经济发展"东高西低"的不均衡格局,转变为"西高东低"的经济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进一步研究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基本问题尤为重要。为此,本文选取西部重要的省份之一——云南为研究对象,对云南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基于1997—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要素错配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机理,并构建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考察要素错配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中介渠道。研究发现:要素错配会显著降低经济发展质量;要素错配可以通过抑制创新能力和延缓产业结构升级的独立中介渠道以及"抑制创新能力→延缓产业结构升级"的链式中介渠道降低经济发展质量,其中产业结构升级渠道的独立中介效应最为突出。进一步,基于分区域样本的检验发现,要素错配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降低作用显著,但对中西部地区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今年召开的"两会",谈论最多的是"民生"。把"民生"作为主题,一方面反映了现在社会矛盾突出,需要增加更多的和谐因素,但另一方面,也说明经济发展本身已经面临一定的困境,需要寻找别策。的确,中国的"转型升级"已经提了很多年,但成效不明显,特别是在东南部如浙江、广东这些市场经济的先行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经济进一步前进的动力在逐渐衰竭,产业空心化、资产泡沫化的现象有所增多。  相似文献   

8.
自"十二五"的结束以及"十三五"开展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区域经济发展仍不平衡,东西部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区域经济的合理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使得东部地区取得了较大的经济优势,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开展并没有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马太效应愈加严重;"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解决了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随着中新(重庆)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示范项目启动,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迎来了新的机遇,实现了西南与西北、中亚与东南亚、"一带"与"一路"的无缝衔接,为西部地区提供了一条南北纵向的国际贸易物流大通道。经过三年的时间,在西部地区各省份的积极推动下,  相似文献   

10.
打造经济区就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打造经济区就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但从此前的一些发展教训中不难看到:我国很多地区被纳入国家或省级战略规划后,打造城市产业时总是"往一条道上挤",同构化现象非常严重。比如经济最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记者通过采访发现,该地区16个城市中,选择汽车的有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以"羊、煤、土、气"等资源优势而闻名的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速度连续6年排名全国第一,其中呼包鄂地区尤为突出,但区域内12个盟(市)的经济发展差距却呈现加大趋势,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日渐明显。文章提出,第一,强化区域经济增长极间的协同效应,鼓励和引导先进生产要素向落后地区流动,加快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速度;第二,推动蒙东地区项目主导型工业经济的发展;第三,加快落后地区的企业变革,引导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行业,鼓励企业并购和资源整合行为,实现企业优势互补;第四,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制定科学的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战略,根据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遵循"重点突出、均衡发展"的原则确定区域差异化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2.
工业园区是推动县域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已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重要的"推进器"和"增长极".  相似文献   

13.
刘静 《商》2013,(13):316-316
在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中,我们往往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少数民族经济割裂开来,事实上,民族地区经济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并不矛盾,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促进和巩固少数民族经济以及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加工贸易转移升级",目的是提高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但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还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思想观念落后,行政办事效率不高,人才难进,进来了却留不住。对此,提出如下对策:中西部要转变思想观念、政府部门要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要惜才留人,从而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靖 《中国市场》2009,(6):113-114
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需要围绕"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服务于整个长江流域,建设区域一体化交通体系引导城市群扩展。本文以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为例,阐述了区域交通运输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是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定的重要保障,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对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意义重大。分析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一带一路"倡议,可对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模式优化路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周俐萍 《商场现代化》2007,(27):379-38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经济水平快速增长,但区域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不平衡现象更加明显。随着社会各界对金融机构和金融问题的关注,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个地区金融业发展直接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同时,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信用、法制、投资环境如何也直接作用于该地区金融业的运行效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最早于2004年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生态"的理论,以生态系统的理论分析金融环境的发展和管理。本文就如何从自然生态的演化中得到关于金融生态的发展规律的启发,并就当前我国如何建立动态的金融生态平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族地区仍处于经济欠发展状态,资本稀缺是其经济发展的"瓶颈"。金融支持作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国家实施区域经济的核心要务。因此,本文认为民族地区企业需要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对其提供发展所必需的资金。  相似文献   

19.
<正>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激增,产能大幅扩张。但自2008年爆发了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产能过剩的情况开始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基于上述原因,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政策将从促进增长的"需求侧改革"转向"供给侧改革",并且将"去产能"的经济任务作为2016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在维持市场稳定的同时消除过剩的产能,避免企业"僵尸化"便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破产重整这一通过债务重组来保护公司继续营业,实现债务调整和企业  相似文献   

20.
经济的发展受限于环境承载力,一旦环境无法承受经济发展造成的变化问题,那么发展便无以为继。国内不少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人口以及资源问题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矛盾。本文由此探讨了中国当前经济受资源环境问题的制约,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