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颜  ;李志娜 《价值工程》2014,(28):157-159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的南昆山已成为珠三角及周边地区人们避暑休闲的首选目的地之一。介绍南昆山的旅游资源,探讨南昆山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从成立旅游开发机构、树立良好的人地关系、强化特色旅游项目开发、开发各种特色旅游商品、拓宽旅游营销渠道提高知名度和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六个方面提出南昆山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桂林老年游客市场开发存在的问题,比如政策规划、旅游产品组合、老年旅游专门化、旅行费用、旅游纪念品等方面,进而根据老年人的特点,结合桂林的风土人情、地域特点,以及借鉴国内外各地区的市场开发经验和策略,从政策规划、旅游产品的创新、人性化服务、老年游客的消费水平、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策略。  相似文献   

3.
盛颐 《物流技术》2014,(15):80-82,102
通过对来海南旅游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深入剖析海南省当前特色旅游产品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借鉴旅游物流的先进理念,构建了海南省特色旅游产品的物流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企业经济》2014,(10):122-126
中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农村人口继续大量向大中城市集聚,二是进入城市的新市民或尚未获得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将会主要从服务业发展中获得就业机会。江西城镇人口增加和向莆铁路运营为标志的旅游交通改善,促进了江西区域旅游发展。向莆铁路沿线旅游产业对城镇化积极影响表现在:促进农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化;解决农民的身份问题和无污染的城镇化。向莆铁路江西沿线区域旅游城镇化的对策包括:政府积极推动动,社会广泛参与与;吸引民间资本,培育旅游产业集群群,建设特色旅游城镇;推进土地流转,拓宽旅游用地来源,以推进土地流转为主要抓手来推进旅游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区域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具有推动区域经济、塑造区域形象、平衡区域旅游市场需求差异等作用。宝鸡市要想在激烈的国内外旅游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大特色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大力发展地方历史文化专项旅游,由宝鸡市特色旅游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特别是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关中—天水发展规划》,给宝鸡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旅游城镇的开发大多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或企业行为,大企业、大资本的开发对本地社区机会的排斥,导致了旅游发展与本地居民生计的脱离,本地社区处于旅游产业利润末端,无法参与到旅游城镇开发的价值财富分配中。本文聚焦汤山本地社区在参与城镇旅游开发中如何分享旅游红利的问题,选取汤山老街、安置社区、汤家家、七坊为代表案例,从中总结"旧城镇老街社区""拆迁安置社区"、"新农村旅游社区"三种不同的参与模式,并基于本地社区参与经济利益分配视角,分析这三种模式给本地社区居民带来的机会和挑战,以期为旅游城镇可持续发展贡献思路。  相似文献   

7.
论南京龙头旅游资源的开发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阐述了开发龙头旅游资源在南京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重点对代表南京旅游形象的七大特色旅游资源就其资源优势和开发对策进行了逐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跨世纪上海郊区城镇发展动力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郊区城镇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二种基本类型的动力。内部动力是指区域内部现有的或潜在的对城镇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因素。上海郊区城镇发展的内部动力可细分为人的需要、自然资源势能、交通运输势能、人力资源势能、技术经济势能、区位势能、行政势能和政策势能。外部动力是指区域外部现有或潜在的对本区域城镇发展有促  相似文献   

9.
系统、科学的区域节事活动对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在节事旅游竞争加剧的今天,区域节事活动如何更好地发挥整体效应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采用旅游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法和旅游资源规划法,以宜春地区为例,探讨地方节事旅游资源系统开发问题。研究发现,一个地方的节事资源开发应该分节点、有计划地进行,避免蜂拥而上;地方节事资源整合应当进行分区整合、资源分类配置及线路统筹。就分区而言,宜春地区可分为城市新兴节事旅游区、地方物产节庆旅游区、民俗风情节庆旅游区、体育休闲节庆旅游区;就线路而言,可依据各自特色分别规划出修身养性禅宗游线路、民俗风情体验游线路和绿色美食尝鲜游线路3条特色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10.
体育旅游属特色旅游产品,其开展必须依托特定的资源条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挖掘四川开展体育旅游的资源优势,对于开发四川体育旅游产品,合理利用四川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镇为例,文章论述了建立旅游特色镇的基础条件,并从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创新方面提出如何建立梁弄旅游特色镇,同时对梁弄镇的开发运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都市旅游标识导向系统标准化建设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了解都市旅游标识导向系统构成的基础上,对上海都市旅游标识导向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此提出了推进上海都市旅游标识导向系统标准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卢晓  泮秀芬 《城市问题》2012,(4):42-45,88
对上海大型体育赛事旅游进行了研究,在探讨上海赛事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赛事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构建了上海大型体育赛事旅游产品体系,提出了上海体育赛事旅游发展战略措施,以期为我国体育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晓瞬 《价值工程》2013,(32):317-319
简述乡村旅游的主要特点及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阻碍,探讨以城乡统筹为发展支撑的乡村旅游在交通体系、功能结构、空间形态和文化景观等四个方面的要求,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洪阳镇观光型旅游产品进行分析,并提出其发展乡村旅游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朱萤  刘云 《价值工程》2012,31(23):165-167
文章在阐述昆明近郊旅游与旅游地产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近郊旅游业系统———旅游地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及计算方法,以星河温泉小镇为例,对其近期旅游业及旅游地产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星河温泉小镇的旅游业及旅游地产处于高度耦合中级协调阶段,其旅游业及旅游地产都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且旅游业相对于旅游地产发展较为落后,文章藉此提出了星河温泉小镇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古镇旅游开发的热潮过后,许多古镇由于旅游商业服务与为原居民服务的商业都设置在老镇区内,游客及本地居民的需求超出了生态承载能力,对古镇风貌造成了破坏。吸取之前古镇旅游开发的众多经验,结合金泽镇的空间文化特色,本文提出依托原有古镇,新辟商业服务中心及旅游服务设施的开发新模式,建设生态化的城市环境,既保护古镇有利于旅游发展,同时也照顾原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旅游形象已成为旅游研究和开发的新领域,旅游形象的定位和提升对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古镇旅游热潮的掀起,针对特色古镇的旅游形象定位和提升势在必行。罗城古镇因其独特的船形街建筑布局而扬名海内外,但其旅游形象需要在游客头脑中创造性的明确定位,并不断获得提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指导旅游小城镇总体规划层面的空间发展方向决策及用地选择为研究目标,结合惠民镇总体规划,以镇区为研究范围,从用地适宜性评价、旅游特色引导及空间优化三方面入手,通过实证论证其可行性,以期为旅游小城镇空间发展方向决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连顺 《价值工程》2011,30(24):305-307
夏甸镇是招远市南部重镇,根据自身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改善农产品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可持续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夏甸镇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宏观背景下,积极实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解决夏甸镇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借鉴西方的先进理论,结合夏甸镇农业的具体情况,对现在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合相关的战略分析方法,对夏甸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20.
龙娟 《价值工程》2014,(12):324-326
近代旅游业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以休闲与文化等精神性旅游需求为特征的旅游者不断涌现,传统旅游资源难以满足现代旅游者的需求。模仿式古镇逐渐超出了传统资源的地域性和文化原真性范畴,笔者以彝人古镇为例,从真实性视角,游客的体验,古镇自身形成的文化对模仿式古镇进行研究,探讨新兴旅游产业的可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