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与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及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大学生学习方式全面创新的基本要求,并从研究性学习的背景下探讨了大学生学习方式创新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带有科学研究的许多特点,又具有自身特有的内涵.文章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研究性学习与大学创新教育、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关系;同时,研究性学习是大学从塑造学生转变到学生自我塑造的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知识如原子爆炸般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而掌握和运用新知识需要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高校图书馆面对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必需实施新的战略部署和战略定位。研究和探讨高校图书馆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定位问题,对研究性学习的展开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学习方式的新型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独立学院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良好条件,需要深入挖掘,充分利用,进一步推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李献强 《魅力中国》2011,(21):361-361
研究性学习概念的提出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中具有深刻意义的变化,这一崭新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进中小学课堂,得到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的认可。本文从“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课堂提问为突破口”,和“以课堂讨论,辩论为形式”三个面探讨了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些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黄超 《魅力中国》2013,(5):218-218
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环节来达到教学目的。数学课程还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自身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的发展中选取有关数学研究问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一样,是从特定的数学角度和途径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例,通过亲身体验进行数学的学习。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有助于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变传统的“接受性、训练性学习”为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它有利于克服数学教学中注重教师传授而忽视学生发展的流弊,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研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高校都在推行新的教学模式,以保障教学的质量。研究性学习正是顺应了新教学改革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研究性学习中要注意选好课题,收集资料,整理成文,交流汇总,撰写报告。注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贾楠 《中国西部》2012,(12):24-25
网友调侃:幼儿园里讲共产主义,小学学习社会主义,中学学习集体主义,大学开始学习"立正稍息"……该玩的时候没有时间玩,正该学习充电的时候反而开始"报复性"的疯玩,多少学生在大学阶段挥霍掉了宝贵的学习时光,这一切反常的现象均与"反季节教育"揠苗助长的方式有关。是什么造成了"反季节儿童"这一现象的出现?又是什么阻碍了孩子的正常成长?带着这一系列疑问,中国著名的早教专家曹廷辉老师,就儿童教育问题接受本刊专访。  相似文献   

9.
叶淑群 《魅力中国》2009,(23):138-138
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以自然科学方法论为指导,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自主地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关注学生兴趣,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基于问题解决,面向真实生活;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模式与美学研究性课程的建构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具体表现在:美学自身发展的需要,美学课程体系完善的需要,转变美学教学方式的需要。由此可以构建为基于问题研讨为出发点,以专题研究为主线,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美学课程研究性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1.
刘士杰 《魅力中国》2011,(7):119-119
研究性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策略。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知识经济的产物,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如何在音乐研究性学习中,构建一种积极生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探讨的热点。如何开展中学音乐研究性学习?如何有效地解决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也是很值得探究的。  相似文献   

12.
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以自然科学方法论为指导,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自主地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关注学生兴趣,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基于问题解决,面向真实生活;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朱翠红 《魅力中国》2011,(6):241-241
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情景,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重视合作和交流,注重学习过程,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也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以及教师对研究性学习过程的掌握,角色的改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李宏 《魅力中国》2010,(3):68-68
新课程积极倡导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开发有效的物理教学资源,开拓新的教学方式。物理教师应该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改变教学方式,创设情景与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通过激发兴趣,唤起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互助意识,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李宝奎 《魅力中国》2014,(12):196-197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合作研究的形式获取知识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合作精神重要渠道。本文论述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与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该文在介绍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项目作业”内涵的基础上,得出“项目作业”是开展研究性学习形式的有效形式的结论后,重点讨论了“项目作业”教学应如何开展及成功实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戎朋娟 《魅力中国》2014,(16):133-133
新课改的春风吹来了新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未来的发展。研究性学习是课改的一大重点,为了提高学生探索表知、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我们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也要倡导研究性学习。但是以理性的眼光来看,研究性学习也有着很大的误区,本文重点分析了研究性学习的几个误区并提出了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张梦凯 《魅力中国》2010,(31):409-409
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宗旨是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探究解决语文学科的问题为主,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9.
王泽民 《魅力中国》2013,(14):153-153
由于新的课程不断的深化与改革,高中的数学教学也跟着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增强对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运用,不但可以激发教学对象对于数学的兴趣,还能够鼓励教学对象更加灵活自如的运用数学知识。高中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是在拓展新课程基础上的学习,是教学对象学习的关键部分。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模式,给高中数学的学习提供了创新性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梅 《理论观察》2010,(5):132-133
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已经进行了五年,但是陈腐的教学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应由传统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通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之有学习动力;激发学生,使之产生学习兴趣,热爱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