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点篇     
《中国就业》2014,(1):9-12
正智力密集型产业智力密集型产业是以智力资本为主要生产要素,高度依赖智力成果,大量聚集智力型员工,主要提供以智力、知识、技术、经验、信息、技能为核心生产要素和服务的产业。智力密集型产业包括全产业和半产业。全产业是指主要基于人的智慧、知识和技能为生产核心要素的产业;半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其它组织提供以智慧、知识和技能为核心要素的智力密集型服务的产业。从实践角度看,智  相似文献   

2.
王廷婷 《活力》2007,(4):46-46
一、协调全国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与供给 政府首先应在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上做文章。广大的西部是高校毕业生新增就业的好去处。国家虽然在政策上给了一定的优惠条件,但是还是不够吸引人,主要的问题是西部给的待遇太低。这要求国家财政适当向西部倾斜,在国家的拨款中,加大其中用于接收人员的经费比例,增加他们接收高校毕业生的能力,使高校毕业生成为“智力扶贫”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3.
《中国就业》2013,(9):10-15
乔尚奎(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巡视员):研究初探是迄今为止国内对发展智力密集型产业和开发相关职业岗位问题最全面、最系统、最权威的研究。最近,中国就业促进会组织专题研究,完成了《关于发展智力密集型产业和开发相关职业岗位的研究初探》课题报告。报告对智力密集型产业的内涵作了系统阐述,分析了国内外相关实践、成功做法及启示,论述  相似文献   

4.
《中国就业》2013,(9):7-9
导语:"十二五"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促进大学生就业,不仅要靠政策扶持和服务帮助,使他们在现有产业和职业岗位中自主就业和创业,同时更要大力发展适合其就业的新产业并开发相应岗位。这不仅关系当前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领域,更关系未来逐步提高中国就业的整体质量。基于此,中国就业促进会受人社部就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宜春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创新服务工作模式,开展就业创业服务“六进高校”活动,有效帮扶了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创业。仅2009年,促进高校毕业生成功对接就业创业4684人,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见习519人,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134人,为宜春建设“亚洲锂都、宜居城市、森林宜春、月亮之都”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7,(10):196-199
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受到高度关注,当前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衡量从单一的关注就业数量(就业率)逐步向综合衡量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转变。本文以云南省为例,梳理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基本特征为就业率水平持续较高但就业质量不佳。通过进一步对影响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以提升就业质量为重点,分别从政府、高校、毕业生三个层面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就业状况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前,浙江省东阳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才智力引进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规定,支持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和硕博生实践基地,为高校毕业生见习培训和挂职实践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8.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的核心问题。本文从阐述高校毕业生就业对接企业的现状出发,剖析了劳动力市场需求矛盾的根源,分析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对接企业的因素,指出应正视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中的弊端所在,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企业人才需求对接机制,以促进社会需求和就业良性互动,提升人才素质,形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企业人才需求良好对接。  相似文献   

9.
今年国庆节前,河北省在开展“迎国庆就业援助进家人户专项活动”的同时,扎实推进以“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高校毕业生创业导航行动”及“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活动”为主要内容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取得显著效果。11月3日,河北省政府又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从即日起,利用三个月的时间,集中力量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大学生教育为主线,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胜任力为目的,反思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大学生人本教育理念2个方面提出适应我国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的新模式,从而期望以更为科学有效的方式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大学生教育为主线,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胜任力为目的,反思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大学生人本教育理念2个方面提出适应我国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的新模式,从而期望以更为科学有效的方式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大学生教育为主线,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胜任力为目的,反思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大学生人本教育理念2个方面提出适应我国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的新模式,从而期望以更为科学有效的方式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13年上半年就业形势分析会主要内容是:围绕如何判断当前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特别是经济增速减缓对就业的影响;经济转型、产业调整和新型城镇化对就业的影响;大学生和农民工两大群体就业的新趋势;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当前应着重解决的问题与对策建议等四个议题,对就业形势的现状及未来走向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尤其值得提到的是,在5月份党中央、国务院就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密集地做出一系列部署的新形势和大背景下,与会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建言献策,成为此次会议的一大亮点。为此,本文在报道会议整体情况的同时,侧重摘要宣传专家学者们关于如何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些主要观点,以供广大读者参读。  相似文献   

14.
谢瑗 《中国就业》2013,(1):30-31
中国的青年就业问题,在现阶段主要表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尽管相对于一些失业率较高的国家而言,中国的青年就业状况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但是仍然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主要表现为总量压力持续加大和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对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要位置,特别是将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陆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具有较大扶持力度的政策,并通过加强职业培训、就业见习、就业服务等一揽子措施,积极促进有就业愿望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5.
2010年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全国开展了主题为"服务就业,成就人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服务对象主要是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各类基层项目服务期满的毕业生,特别是长期失业毕业生、零就业家庭和家庭困难毕业生。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广泛开展宣传,引导高校毕业生寻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建立基础台账,实施跟踪服务;大力收集就业岗位信息,开展形式多样的招聘活动;组织开展就业见习和职业培训,帮助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加强对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等。这是自2006年以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连续5年开展的服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专题活动。  相似文献   

16.
推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园区建设,既是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全民创业就业的有效载体。2009年以来,松原市就业服务局紧紧围绕“稳定就业年”这个中心,以长城高校毕业生创业园为载体,打造大学生就业难题之破冰船,用创业带动就业,有效地推进了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7.
浦北娟 《企业导报》2012,(9):233-234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校教育的最终环节,关注毕业生,就是关注高校自身发展。毕业生就业思想教育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就业力和就业质量。本文主要从完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开展毕业生就业思想教育方面,谈促进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并不少,而培育出的大学生难以达到社会要求,是什么原因才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文章论述了大学时期大学生的现状,剖析了构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内生原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了说明,给出了培育大学生就业内生动力的治理路径。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会对学生造成影响,而就业内生动力是影响就业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9月中旬,由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和中国就业促进会共同举办的"网络创业促进就业"、"发展智力密集型产业和开发相关职业岗位的研究初探"课题报告会在京召开。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出席会议并讲话。人社部办公厅、政策研究司、就业促进司、失业保险司、人力资源市场司等司局负责同志,以及中国就业促进会的相关人员出席会议。会议由就业促进司司长刘丹华主持。会上,中国就业促进会陈宇副会长概括介绍了"网络创业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就业》2009,(10):64-64
2009年以来,松原市一直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重点,多次组织举办了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及创业成功项目推介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是研究制定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目标和措施,以正式文件分别下发到各县(区),规定各县(区)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园,并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考核之中。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全部开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配备专人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面对面的求职登记、职业介绍、政策咨询、岗位匹配等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