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襄阳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推进,引进企业越来越多,用工需求量急骤增加。2013年以来,襄阳市企业招工难、留人难、用人难问题越来越突出,用工难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企业发展的瓶颈,直接影响着襄阳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企业用工难的主要症结企业用工需求量急骤增加,劳动力数量相对减少一是新增企业和现有企业扩大规模,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岗位的增加与劳动力增长不成正比。而另一方面,襄阳市城镇新成长劳动力逐年减少。经统计,今年可供给的劳动力为15.8万人(其中新成长劳动力7.8万人,失业下岗人员7.7万人,复  相似文献   

2.
春节刚过,从东南沿海向中西内陆,"民工荒"呈蔓延之势,"用工警报"越拉越响:一边是堆积的订单让不少企业提前到初八初九开工,另一边却是人员短缺使得企业开工不足。"用工荒"是经济回暖的表象,还是经济转型的必然?如何破解"用工荒"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山东企业管理》2010,(2):39-40
春节刚过,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似乎在拉响新一轮“用工警报”:一边是堆积的订单让不少企业提前到初八初九开工,另一边却是人员短缺使得企业开工不足。  相似文献   

4.
《中国就业》2014,(1):48-48
正2013年,湖北省仙桃市就业局通过了解把握当地企业生产的季节性规律,推动企业用工信息互通共享,搭建"用工联盟"平台,指导企业实行"错峰借人",对缓解当地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的就业结构性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对重点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增减变化的动态监测,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和用工变化情况,实现处于旺季和淡季的企业之间员工的错峰借人。如每年下半年燕京啤酒、亲亲果冻、康派克冰淇淋等企业为生产淡季,而旺旺、真巧、米老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是典型的农业大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无法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近年来,随着宿豫区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快速增长,过去只有在发达地区才会遇到的"用工难"问题在宿豫也日益突出。农民想就业,企业要用工,看似触手可得。然而,现实却是一边是农村劳  相似文献   

6.
<正>新年之后,各地"用工荒"再度如期而至,东西部用工拉锯战再启。一方面是东部、南部企业用工缺口较大,招人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是中部、西部企业用工需求扩大,农民工开始"回流"中西部,河南、重庆等传统劳动转移大省,不仅省内转移超过省外,而且转移就业差额进一步扩大。正因为争夺的是同一批劳动力,所以才出现了"用工荒"、"招聘难"。争夺同一批劳动力,又说明东部、南部的企业与中部、西部企业还处于同一竞争水平。虽然中部、西部在产业链方面还不如东部、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春节前后,金华市用工缺口峰值达11万左右,企业招工问题仍然存在。该市着眼于改善用工机构、提高劳动者就业稳定性,积极开展"三转三提"活动,为企业用工找到活源之水、稳定之基、留人之法,成效明显。转变企业外出招工模式提高中级技能人才在企业用工中的比例"校企对接"行动是当前缓解企业用工难的一个有效途径,它既能为企业提供"活源之水",也能有效解决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可谓一举两得。对外实施"4333"校企对接行动为增加校企对  相似文献   

8.
《中国就业》2012,(3):59-59
今年春节过后,不少地区“用工荒”、“招工难”的报道再度见诸各大媒体,且似乎比往年更为来势汹汹。许多工厂都遭遇了“用工荒”,即使大涨工资、海派红包也难招满人。很多企业甚至将招工阵地前移,到火车站、汽车站、劳务介绍所等一线“抢人”,但目前节后用工市场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对此,社会各界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用工难、用工荒成为目前企业发展中的一个"紧箍咒"。如何缓解技能人员需求短缺,选择灵活适用的用工方式以满足企业的人力需求,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公司技能人员的用工状况与需求趋势,提出了公司技能人员的用工应对策略和建议,以期为公司在新形势下选择合适的用工方式应对用工压力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0.
"林总,新春劳务供需见面会到你们企业登记应聘的求职者,实际到岗的有多少,原有的员工春节后返岗率如何?现在生产如何?还缺工吗?""郭副县长、邓局长,让你们费心了,前几天的招聘会,来我企业登记应聘的求职者,现正陆续前来报到,目前已到岗的有30多人了。而且老员工的返岗率达到了93%,创下了新高。从企业现有的订单来看,用工紧张问题基本上解决了。但从企业满负荷工作的要求看,大约还缺二、三百人。"2013年以  相似文献   

11.
卢诺 《中国就业》2020,(4):36-36
疫情发生以来,山东省淄博市人社局、市就业服务中心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突出抓好复工复产、稳岗就业工作,强化"四网"联动,出实招硬招全力纾解企业用工难题。密织用工监测网建立日调度制度。聚焦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需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单位,对淄博市15家疫情物资重点企业用工实行24小时动态监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就业》2008,(4):51-53
为了解掌握受南方雪灾影响的我省企业用工情况,采取有效对策缓解企业缺工状况,2月18日至21日,省劳动就业中心由周平主任带领的“企业用工情况”调研组赴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等沿海用工量大的设区市调研。从沿海设区市本级及南靖、长泰、集美、南安、晋江、涵江等县(市、区)座谈了解的情况上看,南方雪灾对企业用工带来了一些影响,部分县、市短期内出现了缺工较多的现象。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企业劳动用工面面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我国企业用工现状,推动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的完善,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期间,我们对北京市、上海市、黑龙江省、辽宁省、浙江省五省市的111家企业进行了调查,其中,公有性质企业46家(含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8家、股份合作制企业8家)、非公性质企业45家(私营独资及合伙企业26家、私营有限责任企业19家)和外资企业20家。主要情况如下:一、我国企业劳动用工的现状目前,我国企业劳动用工呈现以下特征:1.形成以劳动合同工为主、劳务工为辅的用工格局随着劳动合同制度在我国的实行,企业已形成以劳动合同工为主、劳务工为辅…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春节刚过,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已陆续传出一片用工难之声,甚至有些中西部地区传统的农民工输出大省的中心城市也出现了用工难的迹象。有人  相似文献   

15.
<正>《劳动合同法》在着力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还规定了较为灵活的用工形式,为企业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提高竞争力提供了"护身符"。"护身符"一:"限期完成任务"用工案例:南方某大型农场有5000亩甘蔗需要在两个月内迅速收割,但农场劳动力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6.
彭杰 《企业导报》2014,(15):156-157
随着国家劳动用工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一方面促进企业依法规范用工,体现劳动用工的公平性,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用工风险和人力资源成本。本文通过分析电网企业的用工模式现状、用工模式优化的必要性,并对电网企业用工模式优化提出建议,包括:注重公平就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规范用工管理和收入分配结构性问题,促进员工队伍融合,大力提升整体员工队伍素质与能力,尝试在企业内部构建"内部劳动力市场",动态开展组聘和竞聘,增加员工的竞争意识,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升级。  相似文献   

17.
王功领 《人力资源》2023,(17):100-101
<正>企业缺工问题与经济、人口、职业等诸多客观因素及企业自身因素有关。整体而言,一线城市企业更多面临常年的用工荒挑战,二、三线城市企业则以特定时期的用工荒为主。但二、三线城市以及周边县域企业的用工缺口规模通常大于一线城市,这和当地制造企业的员工规模整体较大有关。近期,笔者对S县企业用工情况及缺工原因进行了调查,采集企业基本信息,包括生产经营状况,企业行业类别、员工人数、用工需求,并向企业人事工作相关人员和其他员工开展缺工原因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从调查统计情况可以看出,当前S县企业缺工问题仍然普遍。本文仅以S县为脚本,分析当地缺工原因及对策,供其他地区或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关于用工难的问题,我们曾经议论过,也介绍过一些用工不难的企业的经验,但是如今好象困难比过去更多了,所以还值得进一步讨论一下。不能说当今中国已经劳动力不够了,不能支持经济建设的发展了。广大农村需要向城市转移的劳动力还有几千万人。全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前,经过30多年的演变,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固定工为主体的用工制度.这种用工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国家对企业用工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依靠行政手段,直接控制企业用工数量、用工形式和用工办法,以固定工为主,兼以少量临时工作为补充,形成了我国特定环境下被称为"铁饭碗"的用工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调查浙江省某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用工情况,认为后疫情时代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合力构建用工就业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