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他们,以促进就业为天职,以服务用工为己任,积极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服务;他们,关注民生,真情帮助每一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有力推动了就业服务工作的全面发展;他们,在就业服务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诚信为本,有诺必践,恪尽职守,  相似文献   

2.
他们,以促进就业为天职,以服务用工为己任,积极为合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服务;他们,关注民生,真情帮助每一个求职者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他们,在就业服务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诚信为本,有诺必践,恪尽职守,率先垂范”的青年文明号精神;他们就是全国“青年文明号”——合肥市就业服务管理中心的青年团队。他们立足于就业服务窗口的特点,严格贯彻“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服务宗旨,以人为本,勤奋务实、锐意进取,有力地推动了就业服务工作的全面发展。他们以骄人的业绩获得了一个又一个殊荣:安徽省暨合肥市“青年文明号”、安徽省先进职业介绍机构、合肥市先进单位、全国劳动保障系统“三优”文明窗口、原国家劳动保障部记集体一等功、全国劳动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全国青年文明号……  相似文献   

3.
<正>济南市市中区就业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就业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根据区委《关于深入开展"转作风、抓落实、促发展"大讨论大调研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以落实"就业是民生之本"为目标,以服务民生为根本,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实施"服务模式、服务环境、服务理念、服务品牌"四个创新,努力开创"温暖人社·和谐就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中国就业》2013,(5):28-29
按:服务品牌的主要作用是展示服务理念、凝聚职工共识、赢得社会认可。作为公共就业服务部门,上海市宝山区就业促进中心根据"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和"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建立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逐步提出并形成了"双为双服务"服务品牌,助推实施更高质量的就业,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去年,区就促中心依托街镇、园区,大力宣传就业创业服务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全年共新增就业岗位27231个,区内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30100人以内;帮助632人成功创业,创业带动就业4095人。  相似文献   

5.
金潇 《中国就业》2014,(3):40-41
正2013年,葫芦岛市就业工作紧紧围绕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工作方针,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就业服务工作,以就业失业登记为抓手,积极采取"1234"工作模式,即"一个龙头,二个强化,三个平台,四个服务",坚持制度创新与工作举措创新并举,扎实推进就业服务多样化探索实践,打造多样分类跟进就业服务新路径和新模式,让城乡劳动者获得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高质量的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6.
一、强化援企稳岗促就业政策,助力稳就业保就业各地全面落实"六稳""六保"要求,进一步强化稳就业政策力度。黑龙江省以"百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持续扩大有效投资,聚焦"十四五"规划、"六个强省"、东北振兴等领域,创造挖潜就业岗位。江苏省以"高质量就业"为目标出台地区"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突出"五位一体"内容和"六个更加"举措,注重政府引领、政策协调、美好期待、服务体验、民生兜底。山东省出台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做好稳就业保就业10条政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烟台市牟平区劳动就业办公室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的劳动就业工作,以政策为支点,以创新服务方式为杠杆,建立健全了联企、“一条龙”服务、岗位进社区和利用导向培训“三个机制”,确保让老百姓成为就业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相似文献   

8.
2010年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全国开展了主题为"服务就业,成就人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服务对象主要是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各类基层项目服务期满的毕业生,特别是长期失业毕业生、零就业家庭和家庭困难毕业生。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广泛开展宣传,引导高校毕业生寻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建立基础台账,实施跟踪服务;大力收集就业岗位信息,开展形式多样的招聘活动;组织开展就业见习和职业培训,帮助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加强对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等。这是自2006年以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连续5年开展的服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专题活动。  相似文献   

9.
石凯  江维 《中国就业》2012,(9):34-35
近年来,阆中市就业服务管理工作始终围绕就业民生主题,以就业政策为支撑,结合本地产业发展,优化服务手段,创新工作举措,整体工作亮点纷呈。同时,该局创业、就业服务工作也吸引四川省13个地市州、70多个县市区前往学习借鉴,其典型示范作用突出,受到国务院嘉奖表彰,被评为"全国创业就业先进工作单位"。  相似文献   

10.
马常青 《中国就业》2012,(12):46-47
2008年《就业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为促进就业、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围场就业服务局全面履行就业服务职能,在积极开发就业岗位的同时,始终把强化职业培训,提升就业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摆在重要位置。五年来,累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4659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8224人、创业培训1718人、企业在岗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20016人、培训企业班组长295人、培养新技师85人。通过培训,  相似文献   

11.
八面来风     
《中国就业》2012,(5):60-63
黄山市"五创新""四达到"引领就业服务新局面"五创新"即:创新信息包装形式。制作并发放了5万多个由招工年画、重点招聘活动日程安排、就业岗位信息、进城务工须知扑克牌等组成的"就业大礼包";创新信息宣传领域。除面向农  相似文献   

12.
2002年以来,武汉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街道社区在市、区劳动保障部门领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就业工作到社区、就业服务在社区、社会保障进社区”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抓手,扎实推进平台建设,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建立健全帮扶机制,社区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效果。截止目前,全市已建立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1241个,开发社区就业岗位8.6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在社区就业的比重由2003年的18%增加到2006年的39.5%,涌现了以江汉区青松社区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社区,其中青松社区被评为全国劳动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回顾几年来的工作,该市突出抓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就业》2009,(10):64-64
2009年以来,松原市一直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重点,多次组织举办了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及创业成功项目推介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是研究制定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目标和措施,以正式文件分别下发到各县(区),规定各县(区)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园,并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考核之中。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全部开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配备专人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面对面的求职登记、职业介绍、政策咨询、岗位匹配等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就业》2013,(9):7-9
导语:"十二五"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促进大学生就业,不仅要靠政策扶持和服务帮助,使他们在现有产业和职业岗位中自主就业和创业,同时更要大力发展适合其就业的新产业并开发相应岗位。这不仅关系当前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领域,更关系未来逐步提高中国就业的整体质量。基于此,中国就业促进会受人社部就业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在推进就业工作科学发展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过程中,以"坚持精细服务助推就业,坚持创新服务保障就业"为工作要求,以"人本服务、务实高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开展"微笑服务·和谐就业"一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标准,规范公共就业服务行为,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科学做到"四个结合",增强服务透明度,扩大服务覆盖面,提高服务满意度,激发服务内动力,取得了显著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50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三个就业工作重点:高校毕业生、困难就业群体、农民工。四项政策措施:结合扩大内需保增长,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对企业降压减负,鼓励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功能,发挥就业服务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大规模培训。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就业》2013,(9):48-49
『点评』破茧而出是蝴蝶的人生使命,在痛苦的蜕变中让柔弱的羽翼丰满坚强起来,从而飞舞于万花丛中。身为一名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者,刘光源就像一只破茧的蝴蝶,在千头万绪的工作内容中,紧紧抓住残疾人就业这个难题,从残疾人就业心理辅导到残疾人就业岗位开发,从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到残疾人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铜陵市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服务为上”工作主线,以“助企业、稳岗位、促就业、强人才”为主题,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精心打造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平台,不断丰富就业人才工作载体,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注重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效能,努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全市就业形势整体向好,就业率稳中有升。  相似文献   

19.
地方动态     
正图片新闻安徽省铜陵市露采社区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情"专场招聘会,为失业人员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主办方在现场搭建咨询台宣传人社政策法规,引导求职人员树立"先就业、不待业"的观念,受到招聘单位和失业人员的普遍欢迎。(叶迎春)山西泽州:春风送来就业服务日前,山西省泽州县开展"春风送信息、送技能、送岗位"招聘活动,共有2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涉及机械制造、餐馆酒店、服装服饰等70余个工种、1000余个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20.
<正>临朐县人社局以开展"三项活动"为统领,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工作开展的主要抓手,突出就业、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和劳动关系四项重点,创新工作思路,推动了人社事业快速发展。搭建"四位一体"就业平台,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全覆盖。不断创新就业载体,积极搭建现场、网上、基层和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