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公司治理的涵义 公司治理是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力与责任关系,其最终目标是保证企业进行科学的决策和提高公司的业绩,从而使股东利益达到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公司治理不仅包括“静态”的治理结构,还应包括“动态”的治理机制。“静态”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度的核心,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与一般性私人企业的不同在于国有企业具有二重性,即“公共性”和“企业性”.创新和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构建我国企业治理体系,当务之急是要促使我国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由行政型向经济型转变.所谓“经济型治理”是指建立在股东主导型产权制度基础之上的治理体系,它必须具备保证科学决策、持续经营的运作机制,包括法人财产机制、激励机制、民主机制、监督制衡机制等,其行为必须是以市场为导向,追求通过股权、债权及其他经济性契约关系所维系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建立和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面向市场着力转换经营机制;由健全和规范监事会制度,过渡到从体制上、机制上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这表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已经提上了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本期“名家专栏”特发此。以引起读对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控制“内部人控制”和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时椿 《商业研究》2001,(12):109-111
我国国有经济严重的委托问题和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问题,是导致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关键因素。控制“内部人控制”必须深层次改革经济体制,在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建立起既有意愿又有能力选择、监督和有效制约经营者的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因而就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公司治理所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就是代理问题,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就是从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角度解决现代企业的基本问题。外部治理结构的含义 “公司治理结构” (corporategovernance),国内有“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治理机  相似文献   

6.
公司(企业)法人产权与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企业)法人产权与治理结构刘伟[作者介绍]刘伟,男,37岁,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现兼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经济发展理论及制度经济分析方面的教研工作。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论文近百篇。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或称公司体制结构,是指一组联结并规范...  相似文献   

7.
如何加快企业制度的现代化,改进与完善国有零售商业企业公司法人治理,我以为需要在"创造前提、健全制度和规范运行"三个方面下功夫.创造前提,指的是通过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创造有利于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的制度基础;健全制度,是要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形成有效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规范运作.是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要严格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各司其责,权力和义务不能相互代替.  相似文献   

8.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企业要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它要求企业面向市场、健全经营机制,并建立强有力的内部约束机制,来监督和保障企业经营机制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笔者认为,强化内部审计是完善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措施,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更需要强化内部审计。 一、内部审计制度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实行公司制的现代企业,公司制内部治理结构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形成。在产权关系和职权关系方面,他们有…  相似文献   

9.
<正>《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步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提出了要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一.法人治理结构的含义和基本特征1.法人治理结构的含义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内外部的一种契约或制度安排。也就是指一组联结并规范所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防范企业会计舞弊的对策措施如下:一、内在监督机制(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公司章程约束机制。公司董事和董事会要忠实履行“委托人”职责,负责管好自己的执行机构;经理要依章程和职责行事。监事会监督公司的财务收支,对经理进行监督和约束。公司实行董事长兼任总经  相似文献   

11.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需要,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相互渗透、相互需要、相互促进,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股份公司产权结构与法人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运成 《财贸经济》1996,(11):12-16
股份公司产权结构与法人治理结构黄运成一、产权结构的重要性公司产权结构是指公司所有者的结构,也即公司股东的结构。公司的产权结构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法人股东和个人股东之间的结构。第二个层次是法人股东内部的结构。公司产权结构的形成一方面取决于发起...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共同载体是企业组织,在这个载体中,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公司治理的推动,公司治理的优化需要内部控制作保障。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失衡问题。其主要因素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完善有效的监控机制,信息和沟通系统不健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和加强内部控制,应改善股权结构,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构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使二者协调发展,相互作用,最终实现公司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4.
姚斌 《商业会计》2006,(11):57-57
本文提出防范企业会计舞弊的对策措施如下:一、内在监督机制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公司章程约束机制。公司董事和董事会要忠实履行“委托人”职责,负责管好自己的执行机构;经理要依章程和职责行事。监事会监督公司的财务收支,对经理进行龄督和约束。公司实行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要峰快按《公司法》的要求进行职务分设,防止出现董事长、总经理和监事共同对公司的“内部人控制”。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企业制度下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要求企业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由企业的经营者代所有者行使管理的职能,并接受所有者的检查和监督,因此构成"三会一层"的公司治理结构。本文对新《公司法》对公司治理结构修订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应依据新《公司法》建立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本文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分析了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一、我国跨国集团公司治理中存在的核心问题目前,对跨国集团公司的理论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投资、贸易等方面,研究其治理模式的比较少,而且基本上是在阐述一些表象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不少母公司至今没有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没有设置董事会和监事会。有些企业虽已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却又不完善,董事会与经理层高度重叠,常常集决策权与经营权于一身,这种结构自然不利于相互监督。同样,国外子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也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和控制关系,即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机构设置,明确各机构的责权分配,达到三者之间约束和权力制衡的目的。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理解为有关企业组织方式、控制机制、利益分配的所有法律、机构、文化和制度安排,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都必须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而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质是权力分配制衡机制。商业银行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就是要解决代理人的“…  相似文献   

19.
吴可夫 《商业研究》2004,(17):74-76
财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具有很大正相关性。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有利于财务信息质量的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的提高也会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优化股权结构,实现法人大股东控制型治理,预防内部人控股,增强董事会的监督力度,完善治理市场和资本市场,降低代理成本是提高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任相丽 《中国市场》2010,(52):154-154,156
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管理,要提高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提高人员素质进行岗位轮换、强化外部监督与约束机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