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会计环境的日趋复杂以及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会计人员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企业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更加大了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和难度。文章认为,要促进公允价值的有效应用,会计人员必须充分认识会计职业判断的重要性,准确把握公允价值与会计职业判断的关系以及公允价值可靠计量的条件,全面提高会计职业判断的能力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大力发展公允价值会计之际,为了对公允价值会计有更深入的认识,促进公允价值会计更健康地发展,本文从国际会计视角研究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通过参考国际会计发展层次,分析公允价值会计发展利益动因,提出公允价值会计发展协调方式,考虑公允价值会计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关于公允价值下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资产评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计量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最大问题在于公允价值的可靠估计,这也催生了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新的资产评估业务。只有了解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资产评估与公允价值会计的关系以及在公允价值应用中所发挥的作用,才能更好的探讨如何为会计计价提供公允价值的评估服务,以推动公允价值实践运用的深入,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4.
2007年的企业会计准则改革扩大了公允价值的运用,为以薪酬操纵为目的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通过公司管理层选择会计政策的动机和如何对新发布的会计准则做出反应来看,在适当的范围内科学、规范地使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并加强公允价值应用监督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计量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已不能满足需要,探索在不同的环境下采用不同的计量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会计计量模式的构成和公允价值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性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公允价值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社会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众多学者也对公允价值做了很多的研究,然而专门针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相对要少的多。本文主要从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会计的定义、公允价值会计的目标、以及公允价值会计的计量属性和计量方法等方面探讨了有关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体系问题,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公允价值下财务报告目的资产评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计量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最大问题在于公允价值的可靠估计,这也催生了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新的资产评估业务,使得财务报告目的的资产评估异常重要。文章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与资产评估的关系,探讨如何更好地为会计计价提供公允价值的评估服务,以推动公允价值实践运用的深入,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公允价值都是国际会计界的一大热点,与此同时,公允价值对于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也越来越成为热点话题。文章基于公允价值理论,就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相互关系展开分析,进而提出一些在运用公允价值时有效兼顾会计稳健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计量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已不能满足需要,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会计计量模式的构成和公允价值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性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种新的会计计量模式-公允价值会计逐渐发展并被应用到会计管理当中。尽管公允价值会计能够极大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却很弱。新旧准则在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上变化很大,正说明我国尚不具备全面采用公允价值会计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公允价值应用矛盾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系统的核心问题,主要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公允价值是目前国际会计界盛行的计量属性。本文将公允价值界定为狭义的概念,将其作为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模式。由于公允价值的应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我国目前应用公允价值的经济条件尚未成熟,未来公允价值应用的前提条件是与经济环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12.
论公允价值应用中的会计寻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劲松  曾勇  罗乐 《新智慧》2007,(5):10-11
本文从会计寻租的涵义入手,分析了寻租者利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寻租的原因,指出了潜在的公允价值会计寻租者,并针对利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寻租的行为提出了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3.
考察不同时期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态度及其转变,发现1930年代的"恶意资产重估增值"导致SEC长期抵制公允价值应用,而1970至80年代的通货膨胀、市场波动和危机事件促使SEC彻底改变态度,成为公允价值会计的推动者和捍卫者.SEC的明确支持和肯定是公允价值会计渡过2008金融危机的关键,SEC主要官员的态度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有实质性地影响.  相似文献   

14.
资产减值会计是界于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与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之间的一种特殊会计,是联系两者的桥梁,要真实公允反映资产价值的根本途径是全面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模式.  相似文献   

15.
公允价值在会计中的实践已经证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确存在重大的缺陷,它使会计计量的稳健性原则受到巨大冲击.本文从宏观、微观、市场行为、市场参与者心理等角度解析公允价值理念的意义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会计中的运用应当审慎.为修正"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缺陷,宜采用"平准价值".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很重要的变化是重新引入和使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文章对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定义、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定性以及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定位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我国我国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定义陈旧过时,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定性不准确、定位不合理,因而需要进行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7.
公允价值会计不应成为金融危机的替罪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批评不绝于耳。然而分析表明,公允价值会计不但对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贡献度”有限,相反还起到了抑制金融危机恶化的作用。忽略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核心因素,把“罪责”强加于公允价值会计是避重就轻,舍本逐末。不能否认公允价值会计存在“盯模”等不完善的制度缺陷,但是一味否定公允价值会计也不是明智的选择。最大限度发挥公允价值会计的优势,改进其劣势,应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完善会计准则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公允价值会计旨在根据当前市场状况对资产和负债的真实经济价值进行计量。但由于我国一度采用历史成本会计计量,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一直持小心谨慎的态度,使得其在实践界成为了一个摆设,实证的文献寥寥无几,使得公允数据在实施中难以取得,财务报告层面,对于制定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理论发展和战略步骤实施上,实施难度很大。下面论文就对公允价值会计理论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会计,不仅仅是单纯的反映信息,而是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重要因素。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的新属性,是会计信息架构的热点议题。会计信息作为经济主体之间进行各国商务沟通的语言,其计量方式对会计学的影响意义很大。公允价值一直作为各国政府和会计机构治理研究的对象,很大程度上对经济社会发挥其推动作用。然而公允价值在理论实施中。仍然会遇到许多难题,这就需要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以期实现会计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在许多具体准则中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意昧着我国现行的会计计量属性不再单一使用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属性,必要时可使用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标准.本文通过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需求,指出了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规范公允价值计量采取的对策,以使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真正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需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