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构建企业“营销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更全面地认识和分析企业营销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引入了“营销场”这一概念,从场论的角度认识它、分析它。并通过一系列相应交织在一起的营销方式所产生的场能,吸引消费者,促使其产生购买行为的影响范围,以开辟市场营销分析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2.
在企业营销的发展过程中,营销变量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物质维、能量维和信息维三个维度的虚拟空间。营销管理状况决定着营销变量在虚拟空间的变化,从而形成现代营销场。企业能力是现代营销场的场源,对企业营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营销场的传播是通过现代企业营销势和营销力来传播的。  相似文献   

3.
营销场域:市场运作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营销概念化为皮埃尔.布迪厄意义上的场域,营销场域就是一个市场实践的社会空间。运用营销场域理论,对周宁人在上海经营的钢材市场可作这样的分析: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中,周宁人把这种境遇内化为自身习性并融合自身拥有的各种资本,形塑了一个在上海从事钢材贸易和拥有几十个钢材市场的庞大群体,这是一个行动者与市场同质双向建构的市场现象。  相似文献   

4.
布迪厄是法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他提出的"场域"、"惯习"、资本"等概念对其他的理论流派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包括女权主义流派。女权主义作为一个新兴的理论流派,旨在为广大女性争夺合法权利(力)和地位,摆脱受压迫的地位。旨在从布迪厄概念中的"场域"、"文化资本"、"话语权"和"符号暴力"四个方面来看一下其思想对女权主义在争取女性合法权利(力)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宋洁 《中国物价》2011,(12):58-60,65
20世纪80年代,组织理论研究开始转向新制度主义,并提出了“组织场域”概念。本文采用组织场域这一分析层次来研究组织变迁,认为组织变迁是组织在组织场域中进行的,组织场域是组织变迁的动力源泉。组织自身、场域中的其他组织以及政府构成了组织运行的制度背景,同时也为组织变迁提供了不同的动力。在组织与场域中的其他组织互动过程中,组织变迁得到正式化、制度化和合法性。  相似文献   

6.
物流场理论及其在物资流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冰  王诺 《商业研究》2011,(4):188-191
为研究物资流动的内在机理,本文借鉴物理学中的场的概念和原理,构建了物流场理论分析框架,对物资流动过程进行了场论分析,揭示了物资流动的机理:物流势差是物资流动的本质原因,物流场力是推动物资流动的直接力量。运用物流场理论较好地分析了中东原油出口的地域流动情况。  相似文献   

7.
冯飞 《商业研究》2007,(5):121-125
基于伯特.罗森布罗姆的营销渠道受重视理论和弗兰茨和兰文的营销渠道“六力模型”理论,分析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营销渠道在获取竞争优势、降低农产品储运成本等方面的重要性,以及营销渠道力薄弱、渠道利润流失的状况。提出应通过加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实力、营销渠道建设、市场营销组合要素配合等,提高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营销渠道力。  相似文献   

8.
借用物理学中的"力场"理论,运用类比的方法,提出了组织文化场、组织文化场强度、组织文化力、组织文化场效应的概念,并作了具体的描述。因而,我们可以把组织文化的作用虚拟为一种场的作用,即组织文化场,再从场的角度来分析探讨组织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这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范亮 《网际商务》2004,(9):18-19
改革开放25年来,中国营销人在不断“进口”的先进营销理论和营销大师们的“训示”中,脚步踉跄但却发足狂奔,留下了很多血与泪的教训。被称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书籍《定位》写于20世纪80年代,然而中国的多数企业至今还在青春盲动和迅速衰老、死亡之间演练生存游戏;菲力蒲、科特勒被美国营销协会推举为营销思想界的第一领袖,但  相似文献   

10.
《成功营销》2010,(8):144-144
对营销而言,互联网不是战术,而是战略。 2009年,《成功营销》首创推出“湿营销”概念,讲述互联网大发展背景下深刻的人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及其对营销的意义;2010年,《成功营销》再次首创推出“轻”概念,延续“湿营销”背景,讲述一场发生在企业战略层面以及营销决策人头脑中的思维风暴。  相似文献   

11.
潘勇 《财贸研究》2006,17(3):53-57
通常认为,互联网的出现有利于消除消费者的信息劣势,但事实是,电子商务市场的“柠檬”问题却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实际上被强化了,它可能会降低人们对网络交易的信任感。为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以“柠檬市场”理论为出发点,分析了信任缺乏的内在机理,并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了建立网络信任的策略思路。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basic social process of “personal legitimising” and illustrates its influence on marketing activity. Personal legitimising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individuals manipulate situations to suit their own agenda. The link between personal legitimising and an organisation's marketing activity was discovered using a grounded theory research strategy within a UK management consulting firm.

Personal legitimising has two groupings of behaviour, namely “obstructing existing marketing activity” and “driving new marketing activity”. Within the former are the categories of “stigmatising”, “pseudo endorsing” and “smokescreening”. The latter incorporates the categories of “latching on”, “self indulging” and “bragging”.

The paper has three parts. The first explains the basic social process of personal legitimising. The second shows how grounded theory methodology was used in this context. The third develops the possible contribution of personal legitimising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marketing.  相似文献   

13.
《商对商营销杂志》2013,20(4):55-67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respond to the commentaries by Professors Spekman, Wilson, and Woodside on their article, “Business Marketing: A Twenty Year Review” and share their thoughts on the future of business marketing. In responding to the commentaries, the authors concede that while their review has started the dialogue, much remains to be done. They conclude with a call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broad-based research task force to develop a research agenda and to coordinate research efforts that systematically address the key problems facing business marketing and research practices in business marketing.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推拉理论”为基础,构建包含农业技术进步、新型城镇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内的计量模型,利用1998-2012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形成的“推力”和新型城镇化形成的“拉力”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有显著作用,农业技术进步的“推力”由大到小依次为西部、东部和中部,而城镇化的“拉力”由大到小依次为中部、西部和东部。  相似文献   

15.
市场营销中之“定位”理论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市场营销理论经历了劳夫·瑞夫斯的“USP”理论、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菲利浦·科特勒的营销管理及消费者“让渡”理论与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价值链理论,目前则发展到了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的“定位”理论。市场营销理论是随着市场的发展与完善而不断发展的。每个阶段的市场营销理论都是有其前提条件的,企业在运用“定位”理论时要充分了解这些条件,才能更好地运用“定位”理论服务于企业。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是我国在新的形势下提出的国家战略。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是以“五通”为主要内容的合作,这为我国包括零售业在内的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选择和市场机遇。我国零售业海外目标市场选择、市场进入以及海外投资风险管理等关键的战略决策,与“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在理念上高度契合,在内容上高度重叠。为此,应该积极探索中国零售业“走出去”与“一带一路”两个战略的联动发展问题。文章基于零售业国际化的文献分析,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内容,构建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对接“一带一路”的理论模型可以从融入途径、融入模式、融入战略、融入策略以及融入保障等方面来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7.
抖音凭借遥遥领先的日活跃用户数成为音乐短视频行业的代表,其盈利模式无可厚非地承载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对短视频盈利模式进行探究发现,广泛传播和精准营销是短视频盈利的关键。研究从传播的5W要素和4C营销理论出发,深入分析当前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在5W传播模式和4C营销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音乐短视频平台的盈利模型。同时将平台盈利现状和使用与满足理论、拟剧论等高度融合,提出了充分满足用户需求、激发用户表达欲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8.
Editorial     
The author looks at the weak performance of Marketing in the UK over the past 30 years from a practitioners viewpoint. Four recipes for marketing disaster are identified: “thrust marketing, marketing department marketing, accountant's marketing and formula marketing”.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marketing performance will improve when practitioners learn to recognise more easily areas of false marketing and theorists are able to define more clearly what marketing actually is.  相似文献   

19.
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敏 《商业研究》2002,(4):28-30
企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以顾客为中心 ,并取悦顾客 ;以顾客为中心不是一句口号 ,必须将“顾客满意”置于企业所有目标之上 ,以实现顾客需求和期望为企业努力方向和员工行为准则。以顾客为中心来源于顾客信息的获取 ,新的组织设计、有效的内部营销和精心设计的服务提供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