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财富》2006,(4):122-123
“君子自强不息”、“君子坦荡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在中国人看来,“君子”是优秀人格的集大成者,但在千百年后的今天,这种单纯强调奋斗、人格修养的“君子”定义已经无法涵盖中国精英人士对生活和对自我的理解与认知。观澜湖高尔夫球会近来力倡的2006“新君子生活”正是谋求赋予“君子”新的内涵:他们追求成功、享受生活,他们懂得处世之道,更向往天人合一境界的妙趣。精英阶层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更追求生活品质,对于这种诉求,高尔夫这种公认的“绅士运动”无疑是最佳载体,而作为国内顶级高尔夫俱乐部,观澜湖的会籍也就成为选择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近一年来,一个接一个明星(无论是明星人物还是明星企业)令人愕然地现出原形——那是他们最真实当然也是最不愿让人见到的一面。他们苦心经营起来的品牌资产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巨大的负资产。以“三鹿”为代表的多家奶制品企业的“毒奶粉”事件,王石的“捐款门”,还有“周老虎”,“艳照门”……惊愕、愤怒之余,公众也感受到某种莫名的兴奋。  相似文献   

3.
我们已经明白,人们的心理感受,往往并不反映真实的利益得失。在经济学家看来,人们不是用言词,而是用行动,在社会和市场上表示出他们的取舍:老太太一面在说,“哎呀,太贵啦,这些菜哪里值两块钱一把哪”,一面又掏钱买菜,这说明她认为用手上的钱按照2元一把的价格把那把菜买回来是值得的,有交易利益。  相似文献   

4.
陆国丽 《商》2014,(23):107-108
君子是儒家比较重要的概念,是儒生们追求的理想人格。《大学》作为儒家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其从君子之意、君子之性、君子之径构建了一套有体系的君子观,即君子意为“慎独者”,“明明德”是君子之性,“格物致知”君子之学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王逸凡 《华商》2010,(5):74-76
西方奢侈品经营者“征服”社会精英们有相通的一点:他们卖的不是简单的产品,而是一种非凡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今天,江苏“双50”评选结果正式公布。在此之前,全国“双百”评选结果隆重揭晓。在全国“双百”评选中,与江苏有关的入选人物共有33人,其中在江苏作出突出贡献的本省和外省籍人选人物12名。这些全国“双百”和江苏“双50”人选人物,是江苏的骄傲,是宝贵的财富。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名字,令人感动,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7.
张迪 《中国拍卖》2014,(11):18-19
《礼记·问玉》一文中曾记载:子贡问于孔子日:“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7何也7为玉之寡而珉多欤?”孔子曰:”非为玉之寡故贵之,珉之多故贱之。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由此段对话。可以看出在春秋战国之际.中国儒学的创始人孔子赋予了玉具备美德、玉为君子化身的理论,使在中国有着八千年历史的玉文化深入人心.直至今天。  相似文献   

8.
一说到谈判仿佛就是刀来剑往腥风血雨的场面,能左右这个局面的谈判精英们也是个个神勇异于常人。我们对“谈判精英”的认识通常是模式化盹举止得体、待人热情、精于世故、通晓业务、反应灵敏。在旁人看来,他们是集合了自信和强大,是谈判取得成功的重要力量。然而,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相似文献   

9.
陶平江 《商界名家》2004,(6):103-103
今年4月,一篇《亲历联想裁员:公司不是家》的文章在网上广为流传,给2月开始联想裁员危机再添不少压力。柳传志不得不为此站出来说话。他一面为公司的产业震荡给员工带来的命运变迁而深表感伤,一面又振振有词:“从发展的角度看,有员工说‘公司不是家’是对的。”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专门研究“沟通之术”的群体。他们最擅长的是“整合”,整合信息、文化、人脉等各种资源。通过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适宜的人物,发布适时的信息。他们名不见经传,但在各种高星级酒店、会议中心举办的某某论坛上,他们总是会伴随你所熟知的重量级人物一起出现在现场,只不过你的目光很少关注他们。当参会的你正在为台上你所钟情的人物和话题神采奕奕时,幕后的他们正翘起嘴角,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11.
雅克&;#183;斯顿伯格在《你是我的夜晚》中讲到:“不管被投入到商业领域中的物品是轮胎还是棺材,他们总是企图触及潜在客户的同一个部位腰带以下,这对大众而言是淫秽,对精英来说则是性感。”  相似文献   

12.
“奥巴马这一刀,令华尔街精英们哗然。他们还不知道,他们寄生的那个毒瘤,或许才是奥巴马的真正目标。”  相似文献   

13.
张腾军 《商界名家》2007,(6):112-112
他们是中国富豪阶层中“草根”的典型代表,站在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草根与精英的十字路口……今天的豫商,正在靠着他们骨子里流淌的中原文化,用血性和行动来改变世人对“河南人”的印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即将破产的地产商 现在是凌晨三点。在都柏林的政治人物和商业精英最喜欢流连的“多赫尼和内斯比特”酒吧里,房地产大亨肖恩·邓恩弯下腰,从脏兮兮的地板上拾回一分钱。  相似文献   

15.
凌平 《广告导报》2004,(11):5-5
“人物”有两种:一种是在生活中,那些大大小小的杰出人士,都能称得上“是个人物”;另一种是在艺术作品中,那些让老百姓看了喜爱,记忆度高,津津乐道的“角”,也算“是个人物”。这些人物,被赋予了鲜明的性格,再依托在活生生的生活基础上,使得电视作品的故事结构也就有了生命。行话叫作:这些角色立住了。  相似文献   

16.
《成功营销》2012,(2):94-95
“创新100营销精英榜”是《成功营销》杂志“营销百人”系列的经典专题。从2005年开始推出.连续七年,旨在树立创新营销领域的标杆人物,激励更多的企业和营销精英勇于创新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在盛产精英的IT界,女性精英凤毛麟角,而漂亮又具有创新力的女性更是少之又少,一般人不会把这样的“她”和男性主导的IT世界联系起来,无法想象“她”只身一人在上海创业取得成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浙商》2010,(22):113-113
汇立公馆身处闹市,但本身却非常安静,并且很有情调。情调的一半来自于装修,另一半则来自法国的红酒和精致的美食。汇立的股东们都是名副其实的“饮君子”,自己一个人喝不过瘾,于是就组建了今天的汇立酒业。有了红酒,当然也要有相应的佐餐,作为“为食者”的他们,于是又和别人合作,种养一些自己喜欢吃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广告》2005,(6):151-151
高给商业人士是与众不同而又非常重要的一类人群.他们在公司商业决策,公司购买决策、个人奢侈品消费、媒体接触习惯等方面的行为特点,对企业广告公司及媒体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以下一组数字摘自《世界经理人》杂志最近公布的“经理人的时尚商品品牌意识和消费习惯”的调查结果。这是《世界经理人》的副出版人陈咏荧在4月于上海举办的“商业精英的时尚消费主义”活动中公布的。  相似文献   

20.
想起了小草     
曾辉 《光彩》1996,(12)
想起了小草’曾辉一提起个体户,无论大小,人们就会想到那些说一不二、财大气粗的“款爷”来,潇洒之至,也诱人之至。是的,这些也许是人们最容易看到的个体户的一面,然而,人们很难留意到他们艰难创业,吃苦冒险,甚至惨淡经营的另一面。“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