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创新: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管理发展与创新的源动力来自其所在的理财环境,特别是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知识经济与电子商务等等的冲击,当代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已经明显不完全适应21世纪财务管理的环境。为了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财务管理的需要,财务管理将以理财环境的变迁为契机,其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将成为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是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创新,其特征为:财务目标的变化,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投资决策的重点,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将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等。一方面是财务管理方法的创新,其表现为网络财务的出现和应用,是将“网络”这种工具和“财务”这种管理方法进行组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兴的管理技术,网络财务突破了财务管理的时间限制,同时也拓展了财务管理的空间范围。  相似文献   

2.
高校理财环境是指对高校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内外各种条件的统称.高校理财总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并受环境影响和制约.本文通过论述高校理财环境的变化,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重视货币时间价值,合理调配资金;加强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理财环境及财务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理财环境是指对高校理财活动有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的内外部条件。高等学校的理财活动总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本文从目前高校理财环境的主要特征出发,研究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所处的理财环境,最后提出了适应高校理财环境的财务战略。  相似文献   

4.
葛玉兰 《经济师》2013,(10):89-90,93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和财务工作程序将受到重大影响和冲击,对医院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医院应通过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念、培育良好的理财环境、健全规范的理财制度、打造优秀的理财队伍,实现医院财务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5.
财务管理发展与创新的原动力来自其所在的理财环境,特别是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知识经济与电子商务等等的冲击,当代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已经明显不完全适应2l世纪财务管理的环境。为了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财务管理的需要,财务管理将以理财环境的变迁为契机,创新其理论与方法,这已成为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是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创新,其特征为:财务目标的变化,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投资决策的重点;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将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等。一方面是财务管理方法的创新,其表现为网络财务的出现和应用。是将"网络"这种工具和"财务"这种管理方法进行组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兴的管理技术。网络财务突破了财务管理的时间限制,同时也拓展了财务管理的空间范围。  相似文献   

6.
试论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和财务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钫 《经济师》2006,(12):87-88
文章分析了高校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对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以及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通过增强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意识,提高理财质量的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海艳 《经济视角》2012,(3):131-132
高校理财环境是指对高校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内外各种条件的统称。高校理财总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并受环境影响和制约。本文通过论述高校理财环境的变化,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重视货币时间价值,合理调配资金;加强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8.
贺妍 《当代经济》2009,(19):136-137
财务风险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企业财务风险来自它所依存的环境并且贯穿于企业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等各个环节.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财务管理的日益重要,财务风险也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因此,财务风险的管理在企业理财工作中尤其显得关键.本文从财务管理的内容出发,分析了财务风险的来源,并提出了既强调目标管理,又重视过程管理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为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会计决策是在财务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的。所谓财务决策,就是在企业财务活动中,为实现预定的理财目标或解决新遇到的重大财务问题,根据对理财环境的分析,确定具体理财目标,拟出可以多种替代的方案,从中选出一个最适宜的方案,予以实施的一系列行为。企业活动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层次,都存在着如何正确决策的问题,决策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过程的始终,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对网络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发展方向分析问题,文中介绍了网络环境财务管理模式,探讨了网络环境与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网络财务与财务管理、网络财务与财务管理的在线、网络财务与管理信息、网络财务与财务信息、网络财务与办公模式和网络财务与网上理财,提出了网络财务管理模式实施的要求,加快社会信息化网络建设、提高企业信息化程度、构建网络财务下的安全保障体系和强化政府在网络财务系统实施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校财务管理创新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期,国际、国内环境迫切要求我国高校财务改变原有的管理体制、管理观念、管理内容和运行模式,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宏观和微观的制度环境决定着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的基本边界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金融创新是金融深化的突破口,金融监管作为一种管制手段对金融创新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不同类型的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在"博弈"互动过程中共同促进金融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财务管理是从始至终贯穿于高校师资培训项目的综合性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良性平稳运行有助于确保教学、科研等一系列培训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精细化是高校师资培训项目财务管理的趋势和方向,它要求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地创新和完善。通过介绍师资培训项目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整理出高校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措施和建议,以使得财务管理更加适应社会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面临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传统金融理论和实践已无法应对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有必要进行金融创新以适应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具有新的特征,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应积极发展碳金融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校财务管理主体的财务工作人员,是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的关键因素。高校财务管理管理中如何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为高校教育的有序开展提供后勤支持,是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阐述了高校财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并提出了提高高校财务人员素质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6.
财政体制是处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具体体现。建国后我国的财政体制伴随着经济体制的变迁经历了四个阶段:统收统支财政体制阶段、财政包干体制阶段、分税制财政体制阶段、公共财政体制阶段,每一次财政体制发展阶段的调整既蕴涵着新制度的创新,又有旧制度的保留,财政体制在渐近式制度变迁的推进过程中产生了路径依赖。要破解财政体制变迁中的路径依赖问题,完善现行公共财政体制,体制创新是必由之路。其基本思路是:推进财政制度的宪政变革,建立与完善本国的宪政体制,建构"有限"兼"有效"的现代政府;因地制宜实施政府层级改革,在区分经济发达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基础上,对政府架构进行变革;"财政职能-财政体制-财政管理"的改革三位一体协调共进,只有三者相互协调,才能保证财政体制改革的效果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7.
新疆财政支出状况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政府职能不断扩大,财政分配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依据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地方财政支出在整个国家财政支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新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元文化、资源主导的经济结构等原因,在政府行使其职能时必然有别于其他省份,本文通过分析新疆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现状,提出应建立促进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优财政支出规模,进而提高新疆财政支出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非正规金融机构已成为当今阻碍温州经济发展的障碍。文章从生态学和制度创新视角出发,首先运用大量数据对温州二元金融体系的特征、负效应和产生根源进行了系统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政府为管理主体的温州金融生态体系模型,诠释了金融生态体系中各部门的职能设计以促成各项金融制度的耦合,进而实现金融生态的理念并最终形成温州金融生态体系。此外,还给出了构建温州金融生态体系的具体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中国的影子银行业务得到快速发展,金融脱媒现象不断加剧,一方面适应了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与银行的创新冲动,另一方面使得中国的金融系统比以往传统的金融系统更脆弱。通过对于影子银行的全面分析,追溯其产生的根源,寻找相关对策,降低其对我国金融系统的风险,同时能够更好规范影子银行的发展,充分放大其融资的有利效应,推进我国金融创新的监管机制,并建立风险预警体系,提高防范能力,使得金融系统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Using firm‐level data from 2006 to 2013 for a se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we examine the effect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innovation. Financial development boosts innovation by improving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investment in strategic sectors as well as facilitating technology to promote growth. Using binary response models and instrumental variable techniques to correct for endogeneity, we find robust but puzzling results. Contrary to most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financial development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probability of a firm to innovat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effect is conditional on firm size, and only larger firms benefit from financial development. These results are robust to different measure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etric specifications. We argue that this is a result of the design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in regard to the lack of capital and institutional system. Consequently,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uld first generate appropriate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if they want financial development to spur growth through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