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企业为分析一个投资方案在各种不确定因素作用下的风险情况,通常要计算投资方案处于盈利和亏损位置的盈亏平衡点。反映盈亏平衡点的指标主要有盈亏平衡产量、盈亏平衡生产能力利用率、盈亏平衡销售价格、盈亏平衡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在求解盈亏平衡点的过程中,我们一般假设生产总成本与产量成线性关系[1]或一种能够预先确定的非线性关系[2],而无论是哪一种关系,都离不开如何对固定资产在经济寿命期内提取折旧这一问题。目前,一般的企业多采用直线折旧法,这种方法计算简便,但未能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本文首先给出了几种现有的固定资产…  相似文献   

2.
浅谈商业银行盈亏平衡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志远  袁丽霞 《经济师》1999,(10):36-37
盈亏平衡分析也就是本、量、利分析,这是企业的财务分析与决策中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盈亏平衡分析是一种保本分析,它主要通过利润、数量、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如何确定平衡点、有关因素变动对盈亏平衡点的影响等等。保本并非企业的奋斗目标,因此研究盈亏平衡点似乎并无特殊意义。但是,通过对盈亏平衡点的研究,可以引伸出许多经济指标,正确运用这些指标,是企业决策的基础。一、盈亏平衡点及有关指标(一)盈亏平衡点的确定盈亏平衡点,是指企业收入和成本相等时的一种经营状况。我们知道,银行的利润高低主要也是取决于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线性本量利分析中,无论是具体方法的运用,还是分析的结果,实际上都是以产品售价、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不变作为前提条件的。在这个前提条件下,盈亏平衡图上表现出来的总收人函数、总成本函数与业务量之间成完全线性关系。但现实的经济环境以及市场情况的变化,并不能给企业创造这样的经营条件。实际的经营情况是,影响盈亏平衡及本量利分析的各个因素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首先,当我们考察产品售价时,就会发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随销量而变,即价格是销量的函数,可表示为P=f(Q),P表示价格,Q表示销量,f(Q)表示…  相似文献   

4.
盈亏平衡点方法的主要内容是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在管理会计中,通常以变动成本法为基础进行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它对企业进行科学的预测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在财务会计中,则以完全成本法为基础进行有关成本、损益等计算,提供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信息。由于两者依据的成本计算方法不同,导致了业务量达到变动成本法所计算的盈亏平衡点时,财务会计计算的损益往往并非处于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5.
盈亏平衡点方法的主要内容是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在管理会计中,通常以变动成本法为基础进行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它对企业进行科学的预测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在财务会计中,则以完全成本法为基础进行有关成本、损益等计算,提供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信息.由于两者依据的成本计算方法不同,导致了业务量达到变动成本法所计算的盈亏平衡点时,财务会计计算的损益往往并非处于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6.
企业经营的日的是追求企业利润最人化,盈亏平衡分析也就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单价、销售数量之间的关系计算山盈亏平衡点,并对盈亏平衡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量利式盈亏平衡分析在短期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阳 《技术经济》2002,21(7):53-55
1、问题的提出盈亏平衡分析法的基本形式是假设产销量、单价和成本及利润呈完全线性关系时 ,将企业的总收入线Y1=PX(式中 :P为单位产品售价 ,X为销售量 )与总成本线Y2 =a bx(式中 :a为固定成本 ,b为单位变动成本 ,x为产量 )集中表现在同一坐标图上 ,见图 1,当总收  相似文献   

8.
盈亏平衡点来自于本量利分析这种揭示成本、销售、利润内在联系的定量分析方法,而其中的成本又按习性可以分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这两大类成本的不同构成会给企业带来不一样的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图书成本构成的分解,阐述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与印数的关系以及为图书合理定价的策略,计算图书的盈亏平衡点,使策划编辑增强成本管理的意识,提高成本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边际分析探讨──具有目标利润的边际分析北京经济学院工经系赵树基有了需求分布.可以利用边际分析作出生产量(或进货量)决策.设追加一个单位产品售出的概率为P,增加的边际利润为MP,则未售出的概率为1—P.边际损失为ML.于是盈亏平衡点必满足MP·P—ML...  相似文献   

11.
变动成本是根据成本的性态特点,指其总额随着年产量的增减而发生同比例增减变动的成本。它主要指生产过程中耗用的直接原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其总额会随着产量的增减而增减。产品单位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将保持不变,不受产量变动的影响。采用这种方法,固定成本不必分摊了。如果将固定成本强行摊入产品成本,会使产量变动和成本变动两个因素混淆在一起,给预测和决策、控制和分析增加困难。因此,只有与产量变动有关的变动成本才能构成产品成本要素。  相似文献   

12.
量本利分析     
《经济师》2001,(5)
亦称保本分析、盈亏分界分析。指对业务数量、销售价格、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盈亏等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所进行的分析、研究。计算盈亏平衡点 (保本点 )是评价计划工作的一种模式。主要研究 :有关因素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为实现利润目标所应采取的措施 ,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果 ,不同的生产安排或生产方法下盈利的对比情况 ,以及利润的最优规划等。通常采用经过数学加工的损益来表示。在非盈利组织中相当于量本利分析的方法 ,称作“成本—效益分析”。它是用来衡量非盈利组织的各种服务项目所产生的效益是否与其成本相当。它有时也…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传统多产品现金盈亏平衡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运用动态时序临界收益法确定多产品的现金盈亏平衡点,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与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一、什么是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又称保本点分析或本量利分析法,即通过对业务量、成本、利润的分析,研究影响利润高低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与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研究业务量、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对利润进行规划的一种技术方法。量本利分析在规划企业经济活动和正确进行经营决策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它可用于中长期投资决策预测,可以采用多种方案比较分析,权衡利害得失,扬长避短,从中选出最优方案。盈亏平衡分析是一套科学有效的决策方法和管理工具,有助于物业管理经营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改善经营决策,达成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15.
项目多因素盈亏平衡分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多因素盈亏平衡分析的探讨福建省科技咨询中心林光宇众所周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影响项目盈亏平衡的因素是很多的,除了生产能力之外,还有产品的销售价格、生产成本等因素,而且,就通常情况而言,在相同的变化幅度内,价格和成本等因素对项目盈亏平衡影响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流行的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的不同求法的分析,得出盈亏平衡点的最优解的方法,从而澄清了在求解盈亏平衡点最优解的混乱,为企业决策提供了正确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带有需求分布的量本利分析──盈亏平衡点计算公式修正赵树基量本利分析又称盈亏平衡分析,在企业管理决策中有着重要作用。工业企业制定生产经营计划时,它常被用来确定保本产量以及为实现目标利润所应完成的最低产量,计算公式如下:并由此推断:在盈亏平衡点右方,每增...  相似文献   

18.
盈亏平衡点法在投资(经营)决策中动态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盈亏平衡点,又称保本点,它是指企业经营处于不盈不亏状态所必须达到的业务量(产品销售量或劳务量)。它是投资或经营中一个很重要的数量界限:因为企业先要“保本”,后才谈得上盈利,“保本”是企业得以继续生存的前提。所以近年来盈亏平衡点法在企业投资和经营决策中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应用。但目前我们所用的“盈亏平衡点法”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或业务量)仅是一种静态的计算方法,它没有考虑到钱的时间价值。由于一个投资项目投产后的使用年限往往有若干年,决策中若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这决策就失去了它的社会客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关晓光  王丽丽 《时代经贸》2010,(12):140-141
我国的生产者责任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障碍,其中最主要的来自于生产者。该制度的出台增加了生产企业的成本,违背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但是与此同时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对企业的长远利益有很大的影响。文章从生产者责任制入手,从定性的角度分析生产者责任制对企业的正负效应,继而在成本效益函数的基础上,分析企业回收的盈亏平衡点,为企业分析找到盈亏平衡时的回收数量。  相似文献   

20.
传统盈亏平衡分析是建立在"产销平衡"这一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的,对项目投产后所产生的现金流未考虑实际消费市场的供需情况的影响。而实际上"产销平衡"在市场竞争中是难以做到的。为了更贴近市场,更好地评估项目未来的现金流,在盈亏平衡分析中,应充分考虑到消费市场对项目产生的存货因素的影响,也即产销不平衡的情况。在生产性投资项目中考虑的存货因素的影响是对传统盈亏平衡分析法的改进,此时项目的盈亏平衡点和生产负荷都会先增大后减少,这样就可以这样就可以促进经营管理者加强项目前期的生产控制,提高项目的风险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