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近年来,唐山市加大知识产权工作力度,全市专利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截至2004年底全市已申请专利7171件,授权4977件,专利的申请和授权量约占全省总量的20%,居全省第二位;授权率基本上稳定在70%以上,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专利转化实施打开新局面。2004年,全市42家专利工作重点企业中,有150项重大专利项目转化实施。  相似文献   

2.
开发区动态     
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台知识产权奖励新政南京高新区知识产权试点园出台的知识产权促进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大幅提高了发明专利申请与授权的奖励标准,今后园区企业申请发明专利和获得授权,将分别奖励1500元和3500元。早在2007年,南京高新区就在全市区县和园区中较早出台了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区内企业的专利申请、授权等  相似文献   

3.
1992年12月,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珠海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6年来,区内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珠海市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正朝着建设高素质人才聚集、高质量经济发展、高品位人居环境、生态文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和实力加魅力的展示区这一新的目标迈进。2007年,珠海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5亿元,占珠海全市的2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66亿元,占全市总量的43.6%;高新技术企业产值622亿元,占全市的676%;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无锡市乡镇工业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2003年,全市乡镇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100亿元、利税总额228亿元,乡镇工业占全市工业总量的四分之三。2004年1-10月,全市乡镇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332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736.46亿元,完成利税总额22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68%、28.08%和28.17%。预计全年农民人均收入可增收11%以上,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乡镇规模企业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一、洛阳高新区“二次创业”的主要成绩 1.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的主要成绩2001~2004年,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95亿元,工业总产值383亿元,利税53亿元,出口创汇3.2亿美元,全口径财政收入8.48亿元,年均增长幅度分别达到37%、38%、43%、37%和26%。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产业》2006,(1):42-43
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2年11月建立的国家高新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累计开发面积8平方公里。高新区实际利用外资4.8亿美元.2004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30亿元,完成财政收入4.3亿元.出口创汇1.3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深圳自90年代初以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最为集中、最具影响的城市之一。200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064.5亿元,与1991年相比,年均递增53.2%,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8.1%提高到42.3%。深圳高新区正成为“创新的沃土,成功的家园”。  相似文献   

8.
《宁波经济》2007,(9):28-29
专利申请与授权 2006年,宁波专利申请数、授权数大幅增长,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1万件,达10412件,同比增长34%。其中,发明专利的申请量为1114件,占申请数的比重由2005年的7茗提高到目前的10.7%;实用新型2967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2004年,南京市软件产业规模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销售额在全国位居第五,而南京高新区的南京软件园则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占全市40%(其中,软件及系统集成、自主版权软件收入分别实现30和15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均达40%以上)。南京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软件在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其中,南京软件园占有50%的份额。  相似文献   

10.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重庆市的非公有制经济近年来发展较快。2006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60万个。增长速度超过15%;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增长1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2%。高出全市生产总值增加率6个百分点,其中增加值占全市GDP53.1%,比上年提高近1.3个百分点。到2006年11月,非公有制经济完成投资1152.84亿元,增长22%,占投资总量的59.3%;出口达到19.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的57.9%。2006年,非公有制经济纳税超过230亿元,增长40%以上,成为全市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从业人员新增40万人。达到605万人,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仅2006年大旱累计捐赠就达3600多万元。实践证明,重庆非公有制经济继续以高于全市经济增长速度的水平发展,已成为重庆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全市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都作出了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11.
肖夏 《中国经贸》2008,(2):74-75
近日,据中国海关发布的贸易报告显示,2007年的中国对外贸易总额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达21738亿美元。在传统大宗商品中,纺织服装业全年出口总额达1711.7亿美元。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150.7亿美元,增长20.9%,比上年回落8个百分点;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561亿美元,增长15%,比上年放缓3.7个百分点;全行业出口增速自2003年以来首次低于20%。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出口数量下降,尤其是丝制产品及毛革类产品降量明显,降幅达到20%~40%,且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4.8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这种呈现出口增幅回落、商品量减价升的现象,恰恰又显示出纺织服装业在新时期出口的整体态势,在2008年出现新的“拐点”,即由过去靠低成本、拼资源所形成的高速增长,或将转化为注重科学发展观、形成较好而稳定增长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我国控制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柳 《改革与战略》2014,(10):66-70
近年来,我国城市环境日益得到改善,农村环境却不断恶化。城市污染正在加速向农村转移,这是造成我国农村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针对我国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表现及其原因,提出控制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路径: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污染物的源头控制、防止农村成为污染企业聚集地和完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是可以相适应的。当前,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对策是:树立“和而不同”的思维理念;探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途径;建立健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系统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今年内将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似乎已经不成问题,但是作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级政府、国有企业如何适应“入世”后新的市场游戏规划,则越来越成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谋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昶  李芊 《产权导刊》2005,(7):37-38
一、正确界定战略投资者 战略投资者是指与标的企业业务联系紧密、以谋求长期战略利益为目的、持股量较大且长期持有、拥有促进标的企业业务发展的实力并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法人投资者.与一般法人投资者相比,战略投资者持股的安定性更强、集中度更高、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更大,因而是一种积极持股者和安定性股东.  相似文献   

16.
王晓慧 《新财经》2007,(4):27-27
2007年3月,国家发改委公布1000多种规格中成药限价,其中约70%药品价格下调,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600535)主导产品复方丹参滴  相似文献   

17.
《西部论丛》2006,(7):74-75
我是1986年参加建行工作的,现任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通化通钢支行行长,兼任通化分行大客户经理,具体负责对通钢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事宜。在客户经理的工作中,我秉承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奉献真诚的思想,实现了银企双赢的局面,并且作为成功的营销客户经理,我的事迹在建总行的〈建设银行报)上刊出。工作中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我能够带领支行领导班子及全体员工,围绕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凝全行之心,集全行之智,举全行之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质量保证为前提,以调整结构为主线,  相似文献   

18.
刘召田 《乡镇经济》2001,(11):33-34
为规范农村分配关系,探索建立规范的农村税费制度,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2000年度,江淮大地普遍开展了被称之农村第三次革命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各地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三个取消,一个逐步取消,两个调整,一项改革”(即取消乡统筹费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带来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取消农村教育集资;取消屠宰税;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政策,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方法)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纷纷研究制定了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实施方案,使农业税费改革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携雄厚海外资本及先进酒店管理理念来到中国的格林豪泰,在两年多默默苦练“内功”之后,于今年高高举起了品牌扩张的大旗,相继在全国经济、文化、地理重镇:武汉、北京、成都、济南等城市轮番“轰炸”,展开了大规模的开业活动。  相似文献   

20.
培育新型农民,推进农民的现代化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本质要求,结合我国农民的现状和特点,在查阅大量数据和文献的基础上,文章详细分析了农民向现代化产业者进行转化的必要性、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并分别从教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如何实行农民的现代化转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